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解词:指鹿为马

2020-11-18抒情散文江湖一刀

??儿子出生在城里,成长也主要在城里。虽然每次回乡下老家,都要教他辨识庄稼、蔬菜和植物,但从两三岁,到十二三岁,儿子仍像讥讽下乡知青的笑话所说,区分不开韭菜和麦子,指认不出红苕和花生。记得读四年级时,他刚八岁多点,有天放学回来,说老师要求
??儿子出生在城里,成长也主要在城里。虽然每次回乡下老家,都要教他辨识庄稼、蔬菜和植物,但从两三岁,到十二三岁,儿子仍像讥讽下乡知青的笑话所说,区分不开韭菜和麦子,指认不出红苕和花生。记得读四年级时,他刚八岁多点,有天放学回来,说老师要求写篇作文,内容是有关植物的。妈妈让他写桃花、梨花、杏花什么的,他想了会儿,却说: ??“在乡下看到的,全都忘在城里了!” ??这话,无端引发了我的感触。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风物人情,所见不少。进城后,那些物事也刀刻一般,留在记忆里。我写过一些乡土散文,便是因为这记忆。对我们这代人,越是在城里,越容易想起乡下的种种。虽然那滋味,多有苦涩。儿子却不同。他成天所见,无非高楼大厦,终日所闻,不过车声人声。偶尔随我们回乡下,也不过匆匆过客。他不可能在花朵中,留一星半点痕迹。花朵们对他,也很难有什么印象。回到城里,自然也就很快地忘了。所以,他的感叹虽是随口而出,却让我觉出淡淡的凉薄。 ??不知怎么,竟想到“指鹿为马”。觉得这个词,极具寓言色彩。或者说,更像一个神秘的谶语(chèn,迷信中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凶”事,不吉利的事。有个成语就叫“一语成谶”)。只是,它的指向是在现代。我感觉,它是为人类的丧失而预设。 ??当然,一开始并非这样。像大多数成语一样,它也有故事和出处。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於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大意是说:赵高有篡位野心,但对朝臣的支持率没底,便想法测试。他牵了只鹿上朝献给二世,却说献的是好马。二世笑说:“丞相搞错了吧,怎么把鹿说成马呢?”赵高说:“陛下不信,可问众大臣。”大臣显然知道赵高的意图:一些胆小者低头沉默。一些谄媚者阿谀说是马。当然,也还有些人坚持,说是鹿。 ??这就是“指鹿为马”。字典里说,它常用来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就民族历史发展而言,这是个特殊事件。赵高的权威,通过这荒诞的故事,得到确认与加强。在赵高剪除固执己见者后,《史记》说:“后群臣皆畏高。”因赵高权重于人,能借二世名义狐假虎威。在秦朝短暂的历史上,三位丞相:吕不韦、李斯、赵高,都很有名。吕和李斯都是始皇的宠臣。赵高是宦官,是趁始皇驾崩,和李斯密谋,假传圣旨让公子扶苏自杀,扶持次子胡亥上台,并设计害死李斯后,才得以专权的。估计二世多少有些昏聩、无能,所以赵高才敢那样嚣张。 ??就国人精神历程而言,这也是个重要事件,对后来者有普世意义:它为弄权者树了一个榜样,如何瞒天过海,如何狐假虎威;它也给智识者立了一根标杆,指出两条泾渭分明的路,一条是生,一条是死。或者用后来曹操所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它警示后人:聪明要收敛,糊涂最安全。所以,在泛黄的史册中,无论从借酒佯狂、剪发杜门者身上,还是装聋作哑、难得糊涂者背影里,都可看出它的影响。即便到当代,也还有储安平、张志新、张中晓等人,用血肉之躯,一次次印证着那个暗示或诅咒:“说真话者死”。 ??这故事值得思考、玩味的地方,还多。二世再昏庸,也不至傻到鹿马不分。而赵高虽大权在握,但毕竟在二世之下,以这样的方式测试人心,未免过于张狂。因此有人大胆猜测,赵高当时牵上大殿的,不是梅花鹿,而是麋鹿。就是俗称“四不像”的那玩艺儿。
??这猜测不无道理。世间事,真正的赤裸裸,真正的肆无忌惮,总是少数。即便秦桧要谋害岳飞,也知道假传十二道金牌,想出个“莫须有”的罪名。赵高当然也知道,二世不傻,君臣不傻,所以只能偷天换日,瞒天过海,靠貌似神离、靠模棱两可,靠像雾像雨又像风,来迷惑、诱引和欺骗。因此我以为,指鹿为马的实际情形,可能是: ??第一,故意,或因故意而装作无知; ??第二,无知,或假装无知以掩饰故意。 ??故意,总有企图,有阴谋,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日本把钓鱼岛硬说成了的领土;骗子将废弃零件当作尖端技术兜售;奸商把人工培育的人参当野生参骗钱……类似事例太多,且不说吧。因故意而装作无知,有个经典的案例:“皇帝与新装”的故事中,除说真话的小孩外,上至皇帝,中至群臣,下至百姓,为显示自己并非愚蠢(骗子说:只有愚蠢的人才看不到),都故意不说出皇帝“裸体”的事实,显然是故意。 ??无知,和假装无知以掩饰故意,情况复杂,很难区分。所谓“四不像”,是说其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身似驴。正因它“四不像”而又“面似马”,才有被指鹿为马的可能。若真是这样,我宁愿相信群臣是真无知。但另外的情形,就很难说了。比如下面这话:“同样一块钱,在农村的实际购买力比城里高。也就是说,如果换算为相同购买力,农民的实际收入高于其名义收入。”这可是很有意思的逻辑。城里的钱,到农村就升值,仿佛持美元、欧元、英镑者,来到中国。而这观点,据说出自某经济学家,即学术。你说这是无知,还是假装无知以掩饰故意?专家,总不会真无知吧?那他又要故意掩藏什么呢? ??不过,这还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的,是另外的情形。 ??池莉在一篇文章中,讲到一件事:语文考试,她女儿将填空题“青青的瓦”,写成了“清清的瓦”。问她如何出错,女儿问:“什么是瓦?”池莉写道:“我这才猛醒,她这个7岁的小人儿,的确还从来没有见到过瓦,更何况‘青青的瓦’。”她由此感叹说:“现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到处高楼林立……青青的瓦已经变成一个遥远的带着乡村气息的故事。” ??当青青的瓦,成为遥远的词语,成为只属于乡村的物事,城里的孩子,如何感知到瓦的意味?瓦的意味消失,瓦蓝的“蓝”又该如何描述?当我们抬头,想起那曾经美好的词语:瓦蓝的天,可是,我们眼里,只有那样的灰暗,低沉,如何能让我们将它与瓦蓝发生联系?而当越来越多的词语,伴随着它的“能指”消失,我们该如何理解它的“所指”?批林批孔时,有人曾抓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大做文章,以为孔子无知。可现在,有多少人能够说得清五谷是哪五谷?又有多少城里孩子,能区分出麦子和韭菜?现在的家庭里,水是自来水;电是自来电;火是自来火(用煤气)。孩子们没见过长辈在烟熏火燎中煽风点火的场景,他们如何能从字面上理解“煽风点火”的意义? ??儿子现在读初中,不断地接触到古诗词,那样优美的句子,那样深蕴的意境啊。可是,当他根据那些句子和意境,想要“按图索骥”时,却只有失望。林立的高楼大厦间,雪花难以飘落积存,他如何理解“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每到春天,风尘蔽日,黄沙漫漫,他如何体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如何感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如果有一天,他到了黄河边,看到常年断流的河水,干枯的河床,他该如何回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宏大和磅礴?他该如何坐实李白的豪迈和浪漫?他会不会以为,他的乡党,那个叫李白的人,是在信口开河,或故作夸张? ??蒹葭。白露。鹤唳。鸢飞。猿啼。虎啸。莺鸣。蓝天。白云。青山。诸如此类的美好词语,正在远离我们的生活。而这种远离,并非词语的没落,而是词语所指称的事物的丧失,是我们所置身的社会意蕴的丧失,是我们的美好生活和感受的丧失。电视里现场直播过老虎产崽的过程。当播音员说到:全球只余30多只野生华南虎、30多只野生东北虎时,我不禁想起一个词语,照猫画虎。现在,我们该如何教孩子画虎?也许,真的只能照猫画虎了吧。只是,我知道,没有切身的观察和体验,那结果,势必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回到指鹿为马吧:如果有一天,鹿和马都不存在了,我们该如何给后人讲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如果他们想要区分鹿马,我们如何给他们提供鲜活生动的标本?如果他们不能确切分辨鹿马,该如何避免自己不“指鹿为马”,如何不盲从于别有用心的人“指鹿为马”? ??这样的问题,我是没能力解决的。所以每想到这个词语,就觉得莫名地悲哀。为我们自己,更为我们的孩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