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峡谷古道上的风雨桥

2020-11-17叙事散文朱荣华
黑潓江峡谷的马帮古道上,曾有过几座“风雨桥”,但现在仅存的只是茄叶的那座“花桥”。在翠屏村的松树邑有一座风雨桥,白族话叫它“感搬古”,应译为“冷板桥”,或者是“凉板桥”人们称它“凉桥”,在66年开修“甸濞公路“时,桥被拆除,现在松树邑人仍称
  黑潓江峡谷的马帮古道上,曾有过几座“风雨桥”,但现在仅存的只是茄叶的那座“花桥”。   在翠屏村的松树邑有一座风雨桥,白族话叫它“感搬古”,应译为“冷板桥”,或者是“凉板桥”人们称它“凉桥”,在66年开修“甸濞公路“时,桥被拆除,现在松树邑人仍称那地方为“感搬古孟”。   乔后井有一座“永安桥”, 那桥和茄叶的“花桥”修建于同一时期;那永安桥也被66年的罕见的洪水所毁。因为茄叶村的何大发先生当年到过永安桥,清楚地记得,桥上所记的造桥木石工的工头和茄叶桥是同一个人,双廊人。现在仍能在茄叶桥的中梁上看到他的名字。   茄叶村,离古道小镇“炼铁街”约四公里,是“茶马古道”和“蜀身毒道”都要经过的一个小山村。村子对面有个叫“马店坡”的地方,是古道马帮经常歇息之地,曾有人在那里专门开设马店,故而得名。   那茄叶,本来应该叫“钱邑”因为白族话称“茄叶”为“稿咬”,意译为“富有的地方”,那就是“钱邑”了,因为不敢显富,旧社会,“富有的地方”常常会招来麻烦的,“钱邑”和“茄叶”本来是同音的,所以就改叫“茄叶”。   茄叶风雨桥,始建于清同治时期的“乙丑”年,应为1865年,因为桥上所录的,当时筹措建桥诸事的 的茄叶乡绅中有尹俊生,从其现存墓碑所记,尹俊生的卒年是“光绪九年”(1883年),也就是建桥后十八年,尹俊生去世。   据村里老人传说,这座风雨桥建造之前,这茄叶河上就有供马帮过河的石板桥,但常常被洪水冲毁,改建成土石木结构的风雨桥后,那约四米多长的石板仍存放在桥边,直到66年才被用于上茄叶田边的便桥,现今,此石板还有一条在那里。   茄叶“花桥”和松树邑“凉桥”,都有是南北而跨,架在从罗坪山流入黑潓江的小河上;乔后的永安桥是东西而跨,架在黑潓江上,桥身要比前两座桥大,是通往拉基井、兰坪,怒江的古道木桥。   流经茄叶的那条小河,就叫“茄叶河”,是当时上下江的分界,那座风雨桥上还写有“平锁两江”的字样。   那时,罗坪山上林木茂盛,夏季雨量充沛,这些由东向西流入黑潓江的山溪、小河也会暴涨洪水,平日里搭建的便桥常被冲毁,人畜都无法通过,南北通行的茶盐古道上的马帮会时常受阻。   清乾隆开始大兴盐道,为了方便将乔后井的食盐畅通无阻地运往漾濞、下关、云龙、永平、保山、腾冲等地,官促民办,各方筹集资金,建成这几座又美观又牢固的风雨桥。   这几座风雨桥,结构大同小异,桥身和桥亭都用青瓦所盖。松树凉桥和永安桥都是纯粹木结构的,桥两头的两个桥亭连着中间的桥身,桥亭都是四面出廓,层层相托,榫榫相扣,构成斗拱飞檐。   桥身有效地利用弓形桥拱的优势承载力,同时,桥身两边都有增加了两根斜撑木,形成了每边两个大三角形,增加其稳固性。   所不同的是,茄叶风雨桥两头的桥亭是用青砖和土丕砌成的墙围在左右,看起来更加坚实,而且那土丕砖墙用石灰抿好之后,用水墨国画装饰,更显得古朴大方,壮观高雅。   茄叶本村和附近各村村民,积极损资投劳,建成了这座让村民们引以为骄傲的风雨桥。平时,人们都喜欢到桥上纳凉聊天,炼铁赶集的日子,下江乡人都要从这桥上经过,嫂子大娘们就在风雨桥上摆个凉粉摊子,顺便卖几双草鞋。   每年的正月里,村里就租几箱戏装,顺桥跨河面向东北方搭个大戏台,桥身就围成后台,村子里的男人们都登台演戏;四村八寨来看戏的人,就在小河两边的沙滩上,树荫下,兴趣盎然地看茄叶人红红绿绿地演着乡戏。   妇女们则忙着做凉粉,做核桃糖、米花糖、饴糖、小白糖;用小簸箕或篾桌子摆到小河滩上去卖点小钱。还要预备下饵块,鸡蛋;远处的亲戚们来看戏时,女人们忙放下手中的小子生意,把亲戚们拉到家中,让他们美美地尝尝茄叶人的鸡蛋饵丝,让他们领略茄叶人的热情好客。

  茄叶风雨桥建成之后,在茄叶村民们的精心呵护下,几经洪险,仍能安然无恙,特别是47年和66年,两次都差点毁于暴洪之中,可它现在仍作为历史的见证而矗立于茄叶村前。   83年,茄叶河河水改道,丢下这风雨桥孤伶伶地那里经受着风雨的剥蚀和嘲笑,成了有桥没河的古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