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七月,与你相约

2020-11-10叙事散文寂寞沙洲

七月,与你相约有些路也许你一生只走一次,那却是你心灵的朝圣之路,需要用你太多的记忆去堆积。有些地方也许你一生就会晤一次,那却是你精神的绽放之地,需要你一生的牵绊去触摸。有些时候,因为一个地方你记住了一条路,有些时候你因为一条路而铭记了一个
七月,与你相约   有些路也许你一生只走一次,那却是你心灵的朝圣之路,需要用你太多的记忆去堆积。   有些地方也许你一生就会晤一次,那却是你精神的绽放之地,需要你一生的牵绊去触摸。   有些时候,因为一个地方你记住了一条路,有些时候你因为一条路而铭记了一个地方。也许每个人心灵上都有太多的景点,有些是用心灵去温暖的,有些是用脚步去丈量的。   有人说,向西之路,是朝圣之路。我感觉那茫茫的戈壁是需要我们带着心一颗温暖的心去解读的。   那两个字——敦煌,因为千佛洞而点亮了世人太多的眼眸,那庄严肃穆的佛影,那飘逸灵动的飞天,那大师们讲经的生动细腻的场景温暖了世界上多少游客的目光。   其实我的心灵上也一直有一条路是通向那片神圣之地的。可是,我知道敦煌不是我一个人的敦煌,那莫高窟更不是我一个人的莫高窟,我是个俗人,我的心灵解读不了那么多高深而又浅显的佛教的奥秘。   我走过许多佛教圣地,每一次在导游的生动细致的讲解中我几乎感动的潸然泪下,那种敬畏那种巨大的感动确实填满了我的心,那一刻我的心灵是柔软的,我就感觉宗教是属于灵魂的东西。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宗教,可是它太神圣了,它就轻轻沉睡在我的灵魂深处,我不是不敢惊醒而是惊醒不了,我不敢用我的浅薄的文字去造次,所以那种敬仰那分感动只是留在心里。   去年的七月,我去了青海的塔尔寺。我一进门,我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心灵好像是飘荡在很遥远的地方,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看着那天空中袅袅的青烟,嗅着那香火的味道,我忽然感觉人世间有些事情很奇妙,这些高僧们四大皆空了,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眼里几乎不食人间烟火了,可是佛教圣地却是最具烟火的地方。   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檀香的味道,那来来往往的游客更是为清静的寺院徒增了好多热闹。听着导游讲着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也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三绝”,我的心里就被一种敬畏填满了。我们跟着导游一处都没有放过。其实在宗教面前我们都是过客,听着导游对佛教的一知半解的解说,我倒觉得真正的佛在每个人的心里,能解读多少就能顿悟多少,那也是心灵的一种能力吧。可是我还是喜欢很虔诚地去听,我看到那里有一块石头,写着“歇脚石”,石头在正午的阳光下泛着温暖而柔和的光。导游说,那是宗喀巴的母亲背水歇脚的地方。那一刻,我忽然想到有人说的好,母亲就是佛,天地下母亲的心就是一颗佛心。   那块石头不知道被多少温暖而又虔诚的手触摸过,我似乎看到一个老人孱弱而踽踽独行的身影,我的心里忽然就柔软的一塌糊涂。背过阳光轻轻抹去眼角的泪水,我知道那是流给母亲的泪水。   同行的朋友说:“你们文人就是多情,回去该好好写篇文章了。”我说:“不是所有的感觉都可以用文字来表达的,灵魂深处的东西文字是无能为力的。”   走出大金瓦殿,看到一些信徒正在磕长头,他们脸上没有我们俗人的虔诚,只是一脸的平和与释然,身体下的木头很自然地磨出了两条腿的形状,在膝盖触地的地方木头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我就那么静静看着,我不想问他们到底磕多少就够了,我知道对他们来说没有像我们常人的数字概念。   坐在车上我一路的沉默,我就坐在司机旁边。司机是个维吾尔族的小伙子,他看了我一眼说:“你一定是想那些磕头的信徒吧。”我笑笑,很震惊他的洞察力,他说:“那里面磕头的很多都是藏民,他们之所以很贫穷就是因为他们把一年收入的70%以上投资到寺院了,他们很多都是一步一叩首来到这里朝圣的。他们很虔诚,一路上只是带着水和干粮,生活很清苦,。还有些磕长头的信徒要绕着青海湖磕一圈呢,你想那需要多久?”我说:“也许人是需要有点信仰的,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可能我们看来苦,只要他们不苦就行了,在这个地球上每一条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也许只有在宗教面前才人人平等。”   那一天,心里一直感觉很拥挤似乎又很空洞,回来之后我不敢多触动。   而今天,当我走下火车,看到那茫茫的戈壁滩,看到高远的天空,我忽然就感觉是天空的高而显得地面空旷了,还是因为地面的空旷而感觉天空格外高远了。我看到了绿油油的庄稼,我看到了农民劳作的身影,我感觉在你管是在贫瘠还是富饶的土地上,天底下的农民都是一样的。   在七月的炽热的阳光下,敦煌这所城市就安安静静卧在这个戈壁滩上,安详地裸露着粗砺的肌肤灼伤着我们的视线。看着火车站上那么多的出租车和司机们那娴熟的拉客语言,我忽然感觉,一所城市就和一个人一样,不管你是荒凉还是繁华是贫穷还是富有,她都有生存下去的理由。我就感觉上帝给每一个人的都不会太多,同样给每一个地方的都不会太多。   一个窟,养活了一所城市。   当我看到那悬崖峭壁上的那些石窟,我的心灵确实有一种巨大而扎实的震撼。周围的红柳在阳光下安详地晒着太阳,也许只有她才可以与历史永恒。我的心灵为之颤动。   我们很自觉的跟在导游的后面,导游拿着手电筒给我们讲解着那些壁画。我视力不是很好,可是我听得很仔细,每一窟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窟都镌刻着一段历史,看着那些斑驳的壁画,我似乎触摸到了先人们的体温,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唯有泥土与历史永恒。我依旧一路震撼一路感动,我不知道自己该问点什么亦或说点什么,我的沉默里有太多的难言的情愫。   导游讲到维摩诘大师,那一刻,我的脑袋里想到了那位几乎踏遍唐代的每一寸土地的诗人——王维,心灵就像是在潮湿的地方洒落了阳光一样,有一种潮湿的温暖蔓延。是啊,他才在他的文字里找到了真正的佛,也许每一个文人的心里更应该有自己的佛,那个“空”字闪烁在他的诗句里,我感觉空字不空,那是一种淡出世俗之外的境界。   据导游说,莫高窟共742窟,可是我们在手电筒微弱的光芒下看了也就十几窟。我知道我来此地就是想用我的心脏感觉下历史的心跳,想用我的思想的触角触摸那些精神的高地,我是顿悟不了什么的。   走出莫高窟很远了,我又回眸凝望,我要把那一天的阳光融进我的生命,我要把在七月的阳光下泛着的柔和的光芒的窟镌刻在我的记忆里,我要把这座被称为“东方艺术明珠”的地方暗藏在我的心陬里,这座“墙壁上的图书馆”夹在我记忆的书签里。还有红柳,白杨树以回眸的方式记住。我知道,这个地方有太多的文字了,我单薄的文字浅薄的思想是触摸不的她的灵魂深处的。我到脚步再走多远那也是我无法到达的高度。   我就让自己记住,有那么一个阳光裸露的七月的夏天,我独自去过了。也许是为了解读什么,也许是为了明白什么,可是我独自回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地方,也许我今生就去一次,那是一次精神的绽放,是我灵魂的朝圣,我什么也解读不了,我好像也没有明白什么。我不是佛教的信徒,可是我是我自己的信徒,我知道我的心里是有佛的。我不会一步一叩首,可是我的心里有一扇门在面对那些柔软的目光的时候会悄然打开。   这个夏天,在那片焦灼的土地上,我什么也没有留下,也许我的脚印已经被风带走,我心灵上的潮湿也许会被炽热的阳光一点点风干。可是我知道,这个七月,我与你有约,我的心里有你的足音,我的生命里有你的体温。   我知道,有些地方,也许我们走了好多边,我们记不住它的方向,有些地方就走一次,我们无法忘却它的荒凉。   这个七月,我来过,我没有留下什么。这个七月,我走了,我没有带走什么。   你依然是你,以你不便的姿势温暖世人的视线,我依然是我,用不便的脚步丈量我脚下的路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