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小姨的考学经历

2020-11-05叙事散文清茗
外婆一共生养了九个子女,除去死过一个儿子之外,还余下五个闺女和三个儿子,小姨排行倒第二,在五个闺女当中排行第五。家里人除了小舅喊她“五姐”之外,其他的人都喊她“五儿”。小姨自小虽然不是很聪明,但她凡事都能做利索、可体,用我们当地的一句土语来
  外婆一共生养了九个子女,除去死过一个儿子之外,还余下五个闺女和三个儿子,小姨排行倒第二,在五个闺女当中排行第五。家里人除了小舅喊她“五姐”之外,其他的人都喊她“五儿”。

  小姨自小虽然不是很聪明,但她凡事都能做利索、可体,用我们当地的一句土语来说,那就是(liao liang)。外婆让她到集上去买东西,十来岁的小姨从来都不会忘记买几样东西,而且绝对会把东西买得是又便宜又好。生产队里分东西的时候,不管多热的天,她都穿上又肥又大的衣裳,跑前跑后忙个不停,一趟趟的往家里“偷”东西,每回分东西,小姨准能偷回家一小堆。用村子里那些爱嚼舌的老娘们的话说就是:这丫头片子贼精,大人也比不上她偷的多!村子里来卖小鸡的商贩,小姨总会在人家发觉不了的情况下,往家里多偷几只,不像有些“笨丫头”刚把小鸡雏塞到袖筒里,就让人家给翻了出来,鸡雏还经人家不说,还免不了要挨卖鸡人的训斥,有时候甚至会惹来一顿语言极其恶毒的漫骂。但谁叫那个年代穷呢?队里分得粮食不够吃,全家人的盐钱可都是在“鸡屁股银行”里喂出来的呢。其实在那样一个吃不饱挨饿的年代里,偷东西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丢人的事儿,大家都偷,如果不偷,挨饿的次数就会多,挨饿的时间也会更长。那个年代的人们可能从来不会想填饱肚子之外的事情,整天为了一张嘴和饿到前胸贴后背的肚子发愁,所以偷也就更算不上是什么犯罪的行为了。   小姨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但外公却不让去,理由很简单,一则是家里太穷,小姨在家是一个难得的好帮手,二则是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作怪,三个舅舅都能去上学,偏偏不让闺女去上学,虽然二舅是一个十足的傻子,但外公每天还是撵着他去上学。平常乖巧听话的小姨在上学这件事儿上,却丝毫不向外公妥协,坚持要去上学,而且以不吃饭作为和外公对峙的筹码。三天之后,饿得已经晕倒三次的小姨胜利了,外公外婆不得不依了她,让她去上学。   小姨知道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她格外的刻苦和努力,每个学期都难领回六块钱的助学金,外婆则用这六块钱的助学金买盐买菜,也算是能缓解一下家里的窘况。夏天的时候,晚上全家人都在院子里头乘凉,可小姨却把自己闷在蚊账里,靠着拇指盖大小的一盒清凉油支撑自己苦熬一个又一个的夏夜;那年月的冬天冷得刺骨,夜里更是冻得窗户都咔咔作响,小姨把个热水瓶子捂在怀里,用冻裂的手写了又写,算了又算。小姨虽然每天都拼命的用功学习,但初中毕业之后却没能考上高中,那时候高中的招生人数少得可怜,三五个村也考不出一个高中生。再说,一个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家庭,谁有那个闲钱让孩子去念书,就算是念书发助学金,那念书白搭的功夫也是舍不得的。   没考上高中的小姨就意味着要回家务农,她没哭也没闹,只是安静的收拾好自己的书包,跟着外公回到了家中。但回家之后的小姨却异常的安静,除去干活儿和吃饭之外,就坐在凳子上呆。她饭也吃得很少,那年月本来就营养匮乏,连玉米面儿都不管够,小姨自小就身体瘦弱,再加上念书的这些年中,体力和脑力都严重透支,又细又绒的头发更是一把一把的往下掉。最后小姨病倒了,连走几步的力气都没有,在平地上都跌跟头,两只眼睛空洞着,没有一丝的生命光彩。看到小姨这个样子,外公又有点于心不忍,本来他是不准备让小姨再去复读的,但他又怕小姨万一个出个什么意外,所以外公又答应让小姨去复读一年。   复读后的小姨,更加的努力学习,就连做梦的时候都在背数学公式。小姨一年的苦功没有白下,第二年她顺利的考上了高中,但三年的高中生活却让更是倍加煎熬。住高中得住校,学校离家很远,一个月才放一次假,小姨每个月都会带着一筐子玉米面的窝头和一篮子地瓜面的饼子,然后在学校的伙房里要点开水泡着吃,连咸菜都舍不得买,只是从家里带上一罐头瓶子酱或者一瓶子咸萝卜条。因为她知道自己能念高中是多么的不容易,像她这个年纪的农村姑娘早就是一个能挣工分的整劳力了,而她不但挣不了工分,还得靠家里养着,可想而知,她的心里肯定是充满了愧疚和负罪感的。   那时候考大学不像现在这样,什么人都能考,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参加高考的人,必须是高三毕业的应届生,而且要经过三次预考之后,才能确定参加高考的资格。第一次预考是在全校考,大约得刷去三分之二的人,剩下的三分之一的人然后参加全县的预考,又得刷去剩余三分之一的一半,而剩下的这六分之一的人一个月之后还要参加县里的第三次预考,又得刷去将近一半的人,最后得以参加高考的人数则是少之又少。但就是这少之又少的最后一批人要想考上大学也是比登天还难,往往是一个乡镇也考不出一个大学生,一个县里考出去的大学生也数得过来。而小姨在第一年高三的时候在第二次预考中就被刷了下来,没有得到参加高考的机会。
没有办法,在预考中被刷下来的小姨不得不又回到了家中。回家之后不久的姨,就有人给介绍对象,说是一个当兵的,那年月当兵的很精贵,不像现在这样,什么阿猫阿狗的人物都可以去当兵。外公外婆很中意这本亲事,但小姨说什么也不同意,非要再回高中去复课。外公外婆吸取了前几年她考高中时的教训,怕她再出意外,于是只能同意她回去复课。但那时候高三是不允许复课的,复课生没有学籍,没有学籍就意味着不能参加来年的高考。不过复课的人可以顶一下预考没过关学生的学籍,不过这样就得叫被顶人的名字,而且一叫就得是一辈子,连户口都得用人家的才行,当然这是违法的事情,不过在当时的时候却是一种最普遍的获取复课资格的方式。外公外婆只同意让小姨去复课,其它的事情一概不管,全凭小姨自己一个人张罗。外婆有一个妹妹当时在县教育局工作,据说脾气极其古怪,一般人很难接近她,就连外婆这个亲姐姐她也不怎么往来。小姨便去求她,也不知道小姨用了什么办法,外婆的妹妹居然很痛快的就给小姨开了后门,重新给她办了学籍不说,就连名字也还是用自己的真名字。   第二年的高三生活,小姨是拼了命的学,可惜的是在最后一次的预考当中又被淘汰了,小姨欲哭无泪,只能又收拾东西回家。就在小姨回家的第二天晚上,外婆做了一个梦,梦见观音菩萨对她说将来家里会出一个才女,迷信的外婆很信奉这个,于是就和外公商量再让小姨去复读一年。就这样,小姨又开始了她的第三年高三生活,可事与愿违的是,小姨虽然通过了三次预考,可在最后的高考中又落了第,依旧与大学无缘。   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小姨自己绝望了,也死心了,多年的拼命学习让她感觉到累了,也厌倦了,她不再奢望自己能够靠上大学而跳出农门,她认命了,更重要的是她受不了村里人的冷嘲热讽,更不愿意再给家里增加负担,新娶进门的大嫂连个好眼神儿都不给她,动不动就摔脸子骂糊涂街,这让她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侮辱。正好这时候,村里的小学招民办老师,而小姨又是村里唯一的一个高中毕业生,所以就顺理成章的被录用了。   教了三个月小学的小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初中时候的校长,老校长语重心长的对她说:以前曾经有一个女生连考了六年才考上大学,现在在省城工作,你才考了三年就不考了,这多可惜啊!校长的一番话又重新点燃了小姨心中曾经给她带来许多痛苦和希望的大学梦,于是她又一次在全家人的反对声和大嫂的白眼中,再一次回到高三去复课。   有一句古话说:黄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四年的高三学习之后,小姨终于考上了,尽管考上的只是一所泰安的中专学校,并不是她所梦想和期望的大学。但在八十年代初期,能考上中专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中专生也是很吃香的,分配工作的时候比大学生差不了多少。收到中专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外公外婆高兴的破例在家摆了一桌酒席,邀请亲戚朋友来家吃了一顿饭,然后又给全家人包了一顿白面饺子,而小姨则如释重负的睡了两天两夜的安稳觉。可就在临到学校去报到的前几天,突然出了一个小小的意外,本来被外婆放在柜子里的录取通知书却莫名的不见了,就好像长了翅膀自己飞走了一样,把柜子底都翻到了,还是找不着。通知书找不到了,小姨急得抱着外婆哇哇大苦,而外婆则心里也打起了鼓:难道五丫头就这样没福?难道真得就不是吃公家饭的材料?连续找了三天的录取通知书,还是没有找到,小姨眼里的泪都哭干了,整天坐在炕头上,两眼漠然,黯淡无光,不吃不喝,就像让人抽走了魂儿一样。   那年月的人脑袋瓜实成,不像现在的人这样聪明,从来没想过没有了通知书,再去找有关部门补办一张什么,只知道没有了通知书就意味着去不了学校,人家学校不会承认录取你这个学生。就在离到学校报到的头一天中午,外婆在屋里纺线,纺着纺着就累了,在不知不觉中靠在炕沿上打了一个磕睡,居然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外婆梦见一只白鸽子从东边的天空飞来,嘴里还叼着一封信,从她家的院子里落下之后就把这封信一下子丢到了一个铁筒里,然后就飞走了。外婆醒后,觉得这个梦有点蹊跷,于是就开始到院子里去看看有什么铁筒之类的东西,但家里除了挑水的桶是铁的之外,根本就没什么铁物件。就在外婆就要放弃寻找的时候,猛一抬头,就在供奉玉皇大帝的小天坛里发现有一个铁香灰盒,外婆把小香灰合一拿,小姨的通知书居然就在铁盒底下压着,而且是被叠的方方正正,像是故意藏进去似的。当时外公和外婆都认为是贪玩的小舅舅在家里人不注意的时候丢拿出去玩的,因为通知书上花花绿绿的,比烟盒上小人的脸鲜艳多了。可多年之后,真相才被揭开,原来是可恶的大舅妈怕小姨去上中专花家里的钱,才把通知书给藏了起来,她以为藏到天坛底下就不会有人知道,可她万万没想到外婆的一个梦就把她的如意算盘打翻了。虽然当时已经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外婆家里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起色,但给大舅娶媳妇差不多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外公和外婆都已经是年近60岁的人了,二舅舅又是傻子,需要照顾,虽然母亲她们出嫁之后也时常捎些面和菜回家,但大家的日子只能说是比在生产队上要过得相对好一点,多余的钱依旧还是没有的。而大舅妈自打进门之后就一直闹着分家,但好面子的外公和外婆始终没有同意分家,毕竟在当时跟儿子分家过的人家还是很少。不过幸好大舅妈还没坏到骨头里,要是她万一把通知书给撕了的话,那小姨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去上中专念书了,或者她在藏通知书的时候,心里也有一丝的担心和恐惧吧。   就这样,经过一波三折之后,小姨总算是顺利的进入了中专学校学习。那时候,只要是考上学,不但学校不收一分钱的学费,而且学校给发足够的饭票和菜票,连吃饭都包了,并且馒头和米饭管够。在三年的中专学习生活中,小姨省吃俭用,每个学期都能省下几十斤的饭票和几十块钱的菜票,只要是学校一放假,她都把省下来的饭票和菜票全都买成馒头和能长时间储存的生姜或者是土豆,然后从火车上带回家来,让全家人都能饱饱的吃上一顿白面馒头。   中专毕业以后,小姨被分配到县生资公司,当了一名会计,一下子从一个地道的农家女变成了一个让农村人羡慕端公家铁饭碗的城里人,这不仅是小姨多年拼搏和努力的结果,更是小姨坚韧和痛苦斗争的胜利。但在这漫长而又艰苦的考学路上,小姨所付出的血汗和眼泪,考学过程的辛酸和痛苦,或者只有小姨自己最清楚吧。 2007-10-2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