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苏州印象

2020-11-02叙事散文meng20042004200
小时候,父亲的一位苏州朋友给他寄来一幅苏绣,画面是苏州园林的部分景象:一个小亭子,隐现在远处绿树丛中,旁边是一座小石桥,桥下有清澈的流水,晶莹剔透,水边有一个打着红伞的白衣女子,走在弯弯的甬道上,她的面容被伞遮住了,只看见窈窕的身姿在春光里
  小时候,父亲的一位苏州朋友给他寄来一幅苏绣,画面是苏州园林的部分景象:一个小亭子,隐现在远处绿树丛中,旁边是一座小石桥,桥下有清澈的流水,晶莹剔透,水边有一个打着红伞的白衣女子,走在弯弯的甬道上,她的面容被伞遮住了,只看见窈窕的身姿在春光里妩媚着……   一直生活在北方,从没见过这么美丽的小桥流水景色,我们全家人都惊诧于让人心醉的美丽中了。父亲请一位艺术家朋友用精美的玻璃框把苏绣镶嵌了,挂在墙上,一幅四季不变的江南春天便氤氲在我们家里。   从此,苏州给我留下的印象便是,它是一派秀美如画的人间仙境。   那幅画如同一团酵母,催生着我的想象,让我不断丰富对苏州的印象:青山碧水,粉墙黛瓦,亭台楼阁,绿柳拂地,桂棹兰桨,采莲女子,悠长的小巷,清醇的茶香……在我的想象里,它是一幅气韵生动的风情画,是一首灵性跳动的山水诗,一花一草,一池一沼,都彰显着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   高中时,学习袁宏道的《虎丘记》,从文字里听到了苏州的声音,苏州,便在我的印象里动感起来,对苏州的印象也更加立体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那一方具有灵性的土地,蕴育了具有灵性的人群,我从袁宏道的文字里,了解了热爱自然、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苏州人。因为对苏州的衷爱,我把《虎丘记》背诵得烂熟于心:“……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简短如诗的文字,把虎丘山上的歌唱写得美轮美奂,我一次次把文字立体起来,幻化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的情景,台上是如痴如醉的演唱者,台下是如醉如痴的听众,虎丘山的一年四季,迷醉在音乐里,那是怎样一种人文的绝美。后来,在电视上听到了苏州评弹《太湖美》,那种吴侬软语,如细细溪流,似丝绸般柔软又富有弹性,令我心旷神怡,不知不觉,把我带进了温婉浓郁的江南水乡意境。《虎丘记》和《太湖美》的缠绵悱恻,让苏州给我又留下了别样的印象,它像一首清新温婉的诗。   在我的印象里,苏州人的性情,应该和这里的山水相和,温婉,闲适,心里装满摇曳的诗情,生活得自在逍遥。而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则让我对苏州又平添一层敬重。在遥远的明代,遥远的京城里,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竟然是苏州人流露出最强烈的反抗情绪。激进的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朝廷特务在苏州逮捕东林党人时,柔婉的苏州人一下子威猛起来,他们全城出动,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和皇帝最信任的“九千岁”进行激烈的对抗,终有五人被捕当刑,他们竟意气扬扬,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彰显了苏州人的浩然正气。苏州百姓又把这五位被杀的普通市民,葬在虎丘山脚下,立了墓碑,让他们安享山色和夕阳,让他们“明死生之大”,彰显“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英名。苏州,柔情的外表下,自有一番傲气和狭骨,他们把正义内敛在心底,支撑着一撇一捺的人形字体,一旦需要,就会一览无余地释放出来。

  对苏州的向往积淀得更厚了,如同诗人久积的诗情,总想爆发出来,直到变成诗行,心才会熨帖安稳。我在北方小城上大学时,经常和苏州求学的高中同窗通信,向他打听苏州的细枝末节,林林总总。他每次回信都是厚厚的一打,但写不尽苏州的美丽风情。后来,他干脆说,你亲自来感受它吧!我久积的梦想,一下子找到了变成现实的路径。五一长假,我乘一夜火车,终于置身于那片朝思暮想的土地。   当我置身于苏州时,发现苏州美景和我多年积淀的印象完全重叠,完全是江南山水景色,完全是如诗如画气韵。同窗带我坐了小船,在小桥下、楼阁前,在大小水间徜徉;在园林里走了走,感受了曲径通幽的多元思维;在商业广场里逛一逛,感受了现代时尚的冲击;到茶楼里小憩一下,欣赏古典的茶具清淡的茶,品味了休闲的味道;在霓虹闪烁的夜晚,去大街小巷和亭楼水面捕捉了扑簌迷离的光影。几天的游览,让我如同穿行在画中。   此次苏州之行,让我对苏州的历史文化印象,变得厚重起来。苏州几千年的历史内涵,在我这个朝拜者的心里荡漾,使我多年来对苏州的爱慕,顷刻间找到了最深邃的理由。   同学把我带到了古老的盘门上,给我讲述远古的吴越之战,讲解伍子胥老先生当年设计此城的情况,让我从现代化的都市气息中寻觅到更古老的吴文化底蕴。我站在盘门的城门边向上仰望,仿佛望见坚守在城墙上的一排排士兵,仿佛看见了吴王巍然站立在城楼边,用深邃的目光望看远方,风吹起了他的长袍。我从城楼旁一长串的红灯笼和陈旧的印有“吴”字的旗中,看见了春秋时期的纷飞战火;我从缠绕在城墙上的绿色藤蔓植物中,看见了苏州的历史沧桑。   在苏州,我还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沿街的店铺无论大小,都在厅堂的墙上挂有一幅唐代张继的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书体或行或草,技法有优有劣。千百年间,苏州人在先辈留下的一首诗上找到了自己的座标!既文雅又潇洒,既内涵丰富又寓意深刻,苏州人从一首诗中读到了灵感,从一座寒山寺和枫桥引出淡淡的思古之幽情,很符合苏州人清静、温文的性格。这首诗把吴文化丰富得蕴含万千,绵长而博大,完全成为苏州的一笔宝贵财富。从寒山寺走出来,登上虎丘的古塔剑池,走过留园的长廊水榭,你会觉得经过千年沉淀的苏州文化已经自成一体。苏州,一直在默默又精心地营造着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已浸透到每一个苏州人的骨子里。   而苏州,又是崭新的,如同一只巨鹰,腾飞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大潮里。这种印象,让我从思古幽情里澎湃沸腾起来。苏州工业园——金鸡湖畔,为苏州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苏州的古典画又添一笔现代的符号。   苏州之行,更加充实了以前的印象,觉得它着实像山水画,像抒情诗,更像一杯多味的茶,清淡,舒爽,可口,饮后,却是回味无穷,有一些感觉,已完全沉淀在生命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