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信笺里的红蔷薇

2020-10-29叙事散文若荷
信笺里的红蔷薇若荷新年收拾家务,从一个旧日记本里,我再次看到那叠已经变了颜色的信笺,一种已经久违的感觉在心里油然升起。顺脚走向阳台,在阳光下的茶几上轻轻静静地坐下,低头,将十指轻拈如兰,小心翼翼地抽出信笺,铺展开在膝盖。还是那么熟悉的纸张,
                 信笺里的红蔷薇
                   若荷   新年收拾家务,从一个旧日记本里,我再次看到那叠已经变了颜色的信笺,一种已经久违的感觉在心里油然升起。顺脚走向阳台,在阳光下的茶几上轻轻静静地坐下,低头,将十指轻拈如兰,小心翼翼地抽出信笺,铺展开在膝盖。还是那么熟悉的纸张,字迹却是有些陌生的样子了。只所以收藏,不是因为字体的龙飞凤舞,幼稚的年纪,还不能写出多好看的字来,只会让每一个字,端正到一笔一画,囿在一个一个的绿色格子里。那不是什么情意绵绵的情书,更不是少女怀春的私秘日记,而是一封来自老山前线的回信,岁月流逝,细数,已然有二十几年。和信笺夹在一起的,还有一枝红蔷薇,已经干枯了,被日记本压得扁平,那颜色,却不失鲜活。   应该是一个清晨,我从一个深宅小巷里出来,独自踏上人生的第一步,就开始有零零星星的雨从天空飘落下来,若有若无的细雨带着对天空的无限柔情,肆意洒在贴了门钱的人家的门廊上,未及摘下的年时的红灯笼上,还有刚刚换了季节的小巷两边的柳树上,洒在我的衣襟上,头发上,使人更显一些轻薄。不一会儿,额前的留海便盥洗一般潮湿地低垂下来,狼狈地贴在额际。   雨打湿了眼睫,无端地绕上了一股水气,感觉有些凉,有些暖,是混杂不清的那种新鲜感,是旧年逝去的冬天,盼望复苏的一个崭新的心情翻版。有泥土的气息从脚底透进身体,我不知道如果在这个时候,让一个曾经自己熟悉的人看到是什么样子,我在他眼里都有什么样的感觉,但起码,是并不使人感动的。不感动于我的老气横秋的花季岁月,不感动于我的沉暮心情和模样,不感动,如同那一时刻,站在绵绵细雨里的我,亦不感动于那个春天,不感动于那个春天里的第一场雨一样,包括它给世界带来的特有的新鲜空气,以及将要为大地为泥土为人类催开的绿树花朵。或者他们以为,纵是万般变化,恐怕麻木了的,我的心田,也不会泛起一点点美丽的涟漪。   我自是这么以为,是自卑使然。那年我十六岁,已经参加了工作,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不是不想读书了,而是不想让父母操心,不想父母为我吵架,那个时候,那一年,不知为了什么,父母经常为我是在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还是考大学的问题上吵个没完没了。我相信,我家的日子在当年还是比较富裕的,姐姐哥哥都有工作,父母是国家干部。但最终,还是父亲的观点占了上风,我还没有任何的准备,便开始了出外单独谋生的生涯。因此我对父母充满了戒心,以为自己是抱养来的孤儿。从小我就这么自问,也问过父母,却被笑问得太傻。因为这些,我几乎在整个青春花季里都是不开心的。人生在我面前变得越来越茫然。   是新年里的春天来临之后洒下的第一场雨,“春雨贵如油”,是生活在泥土地上的农民惯常说起的一句美丽的谚语,也是我们以为的春雨之所以珍贵的所在。“春雨落在归鸟的翅翼上 我听到一声清脆”,这是诗人的赞美,也是中学时代,曾经把这些美丽的诗句悄悄抄写在日记本里的幼稚。然而此后,我却再也感觉不到春雨催花以及万物拔节,感觉不到生活的绚丽和古人眼里的“润如酥”,还是朱自清眼里的“细如牛毛”?春雨少了夏雨的激情与热烈,而更多的则是她的绵延与温柔;虽然少了秋雨的寒冷,却激起我更多的渴望春天里的温暖。   伤春,使我在这个春天,感觉时光漫长了起来。更令人伤感的是,一个同事的突然离去,再就是,从另一个同事那里,又听到她一位好友轻易地把生命放弃,好像是热恋中的人突然分手,导致了她不仅永远闭锁了自己的感情,也永远放弃了自己如花的生命,放弃了所有人的爱与牵挂----她的父亲,她的兄妹,还有这位向我诉说的朋友。这些同事,因为家庭情况的不一,虽然我们一起参加的工作,但是她们都比我大好几岁,有的已经名花有主,在她们眼里,我还有些花季少女的少不更事,所以她们不想和别人说的话,却喜欢和我说,向我倾诉,我知道,任何人都有倾诉的愿望和快乐,但在那个年龄,我只有听的份,却不能和她们一样痛快淋漓地倾诉一场。我怕让她们笑话,十六岁的年纪,心却已经老了。那些日子就一直板结着,一整天笑容不见,就像活在一个苍白漫长的冬天。   有一天,我到单位的一个空阔的场院里,发现有很多人在一张墙壁前围观,我走上前去,发现那上面有一张大红喜报样的纸张贴着,年轻的好奇心促使我挤进人缝,终于,我看清那上面的字迹,那是一封来自老山前线的信。早在我进单位的时候,单位惟一的电视里便天天播报老山前线的情况。那一年是1985年的春天。那封信的内容我细读了一遍又一遍,有人嫌读又忘记了,就拿小本子抄,我也失急火燎地跑回宿舍,翻出一个日记本和钢笔,跑回那所洁白的墙壁面前端端正正地把那封信抄了下来。到了晚上,我嫌现场抄写时的字迹不好看,又在一叠专门给同学写信用的梅花笺上重新誊写了一遍,写完,把它叠得整整齐齐,压平夹在新买来的日记本里------- 尊敬的纺织厂的姐妹们,你们好!
  提笔前,请接受我们一战斗的军礼!
  我们是原部队35282部队的特务连战士,9月22日,我们在团政治部看到你们那充满希望和关怀的锦旗和各种慰问品,在此我们代表本部全县86名战士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他们简要讲述了在老山,在猫耳洞,在半米深的泥浆里度过的那个日日夜夜,在烽火硝烟的战场上冲锋陷阵,还有宁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一步生的豪迈;写英勇的战士们怎样以血肉筑就的长城来抗拒敌人的犀利的武器。这些事迹在当年可谓家喻户。本部全县86名战士,是指来自我的家乡沂蒙山区的那些入伍参军的战士,他们都是我身边的人们曾经的同学、同事,他们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就生活在我们这片沂蒙山的土地上。他们,全县86名战士,就是当时进入战地的人数,当我抄下这份前方来信的时候,他们,有的已经重残,有的已经光荣牺牲了。英雄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心灵得到强烈的震撼,使当年的我在思想上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   从此这封信就跟随着我,激励着我,考入师范,毕业后做了一名幼儿教师。这是我最喜爱的一份工作,虽然现在我已经离开这个岗位,但是我一直都怀念着,想着怎样有机会再体验一下做幼儿教师的生活。做幼儿教师是不容易的,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教他们唱歌跳舞,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教他们各种常识,给他们讲做好孩子的道理。大家说的孩子王孩子头,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我不知道这些工作是卑琐还是伟大,但我却是工作着并快乐着,并以此为此生最乐意奉献的事业。离开这个工作之时,我哭了三天三夜,这是真的。   后来的日子里,我一直没有忘记这封老山来信,一直把它收藏在最显眼的地方,二十几年来,不管搬多少次家,我都不会更新收藏的位置,是怕记忆不能够轻易把它找到。那本日记便也一直存放着,怕失去记忆里的物象,所以不敢轻易换掉。也正由此,在数十年的大搬家大转移当中,这封信都没有丢掉,不仅没有丢掉日记和信件,我还在无意间把一束红蔷薇夹在了那个日记本里,数十年过去,再看到它,竟然让今天的自己深深的感动,那只不过是一封普通的前方来信啊,却因在那些日子里将我激励着,而变得不一般起来。哦,是的,它本来就不是一件一般的信件,它是一个历史的见证,是与那个年代有关的人们的一份深深的感动。每次我打开来,都有一种肃穆凝重扑面而来。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就着春天的明媚阳光,再次将这封信展开,我默默地读了一遍,然后重新将它们折叠起来,复夹回到日记本里,放在书架的最上方的左角。那本日记是红颜色的,红,在所有的颜色当中算是最醒目的了,而那枚红蔷薇,更映衬了那种如血的火红。红蔷薇,是开在春天的一种植物,她以自己的繁茂盛丽喻示着生命的风韵和生机,她们绚丽开放的时节,大概正是我抄信的那个季节,也是从此我不再情绪消沉的开始。那封信,它不是刻板的说教,不是训斥,而是作为感动,让我一步步走向成功。我把那枚扁平干枯了的红色的蔷薇举到眼前,上面已经不是花香,而是书墨以及陈年的味道,我想等到春天,花墙上的红蔷薇开了,再换一朵。   又是一年的春天,新世纪的2008,中年的我,早已不再有那种空虚无聊的心了,我知道怎样以坚强的毅力战胜各种困难,怎样怀着十足的信心去争取胜利。我知道“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我知道蹉跎-,就是光阴白白地逝去。看见吗?那溪间蹦蹦跳跳的桃花水?还有还有,这时节的风。风没有方向地吹来,吹出了不同的色彩,吹动了不同的心绪。我感觉,这季节的风,给我送来了春花秋月,让我们静静地感受到如金的阳光、舞动的绿色和清新的空气,徜徉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好中,我感受着生活的多姿多彩。每当回想起生命的种种美好,我便有一种对生命、生活的感动,每天都有一点甜美、一点幸福的感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