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看瓜记

2020-10-25抒情散文江南行
野地的夜晚安静神秘,只能听到夜虫的鸣唱和人的呼吸。有月色的夜晚,月亮在天上注视着人间,你的一举一动逃不过她温柔的眼睛,仿佛它能洞穿你内心的秘密。在心底她是你夜晚唯一的精神寄托,她除了能照亮月色中的田野,还能照亮你的内心,让你不再孤独和害怕。
           
  野地的夜晚安静神秘,只能听到夜虫的鸣唱和人的呼吸。有月色的夜晚,月亮在天上注视着人间,你的一举一动逃不过她温柔的眼睛,仿佛它能洞穿你内心的秘密。在心底她是你夜晚唯一的精神寄托,她除了能照亮月色中的田野,还能照亮你的内心,让你不再孤独和害怕。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最难熬,天光消隐了,大地陷入死一般沉寂,无边的黑暗从村庄,流经麦田,扑向你的眼睛,比瞳仁还黑的夜色,在心底潜滋暗长,被无限放大,仿佛一个个妖魔鬼怪在眼前乱舞,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攻击。   这是麦收时节常有的景象。我一个人,牵着一只大黄狗守在一张破旧窝棚旁。窝棚是一个自制的简易窝棚,床是家中破旧的木板床,在上面用竹竿支起一个圆拱形,然后搭上草席,最后再盖上白色的塑料布,用来遮挡雨雾和露水。床上再铺上草席和被褥,一个简易的窝棚就这样制成了。我躺在床上,大黄狗拴在床沿上,手电筒放在枕头旁,还有切西瓜的刀子,也放在一旁,给自己壮胆。只露出两只眼睛惊恐地打量着夜色,以及夜色下的西瓜地。   窝棚有时搭在瓜地中间,有时搬到路边。西瓜地一旁是麦田,另一旁是菜地,具体讲是黄瓜架。无论是潜伏在麦田,还是躲在黄瓜架下,我都无从防备。在乡村,偷瓜的人虽然很少,但不能不防。每每此时,我内心充满的悲壮,仿佛自己就是一个英雄,在执行一项神圣的任务,但同时,又担心自己力量过于弱小,不是人家的对手,万一受到人家的攻击该怎么办,内心又多了一分惊恐。曾经多么渴望,自己能像西游记中的那个弥勒佛,把自己变成瓜田里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好偷偷地打量过往的行人以及前来偷瓜的人,而自己又不被发现。   更多的夜晚,我在渴望着乡村的灯火。乡村的灯火,就像一双明亮的眼睛——母亲的眼睛,吸引着我,温暖着我,让我不再害怕和寂寞。看着它,我才能安然地进入梦乡。我知道父母很辛苦,每天不到3点就要起来赶往几十里外的集市去占地方,卖蔬菜,还有西瓜。晚上还要摘菜,捆好,漂洗,装筐,然后设计好位置,以便装更多的东西在车上,所有的程序进行完毕,也已经到夜晚11点了,他们才能睡去。没有办法,我只好替父亲分担一下他身上的重担,主动到瓜田去看瓜。   西瓜成熟的时候,往往是麦收时节。父亲一边忙着采摘蔬菜和西瓜,一边还要张罗着收麦子。金黄的麦子收割完毕,裸露出黄土地,还有刚探出头的套种的玉米苗。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而心情却有些落寞。以往的遮挡不见了,按说更利于我看瓜了,可是,我却感觉自己心里也少了一些屏障,反而更不安全起来。   后来,种西瓜的乡亲多了起来,我也有了伴侣。大多是半大小子在看瓜,没事的时候,我们就近聚在一起,点着防风罩的蜡烛,一起闲玩扑克。谁要是输了,就往脸上鼻子上贴纸条。阵阵笑声在野地里恣意地飘荡,驱走了孤独和害怕,多了几分融洽和安全感。就连没有月亮的夜晚也变得异样美好,更有一个小伙伴,他家里有收音机,每晚咿咿呀呀地响个不停,我们轮换买电池,一边欣赏音乐,听故事,一边看着瓜田。声音驱走了孤独,也为自己壮了胆,有时不知不觉地听着收音机就进入了梦乡,梦里阳光一片明媚……   多少年了,我再有没有回到过那样的夜晚。真希望,时间就在那时停滞。现在不要说青青的麦田,墨绿的瓜地,偌大的窝棚,就是头顶这轮圆月,我也很少能注意了,每天回到家,吃过饭,歇歇脚,溜达溜达,读会书,时间就悄悄溜走了,再也寻觅不到儿时的童趣了……             青青豌豆香   四五月份是豌豆的花果期。紫红的花儿沿着青青的麦苗探出娇小的头颅,仿佛披着一层淡雅的紫纱,像一位浅浅微笑的少女在那里多情地打量着你。那时,我和伙伴们一起在麦田里割猪草,一边割,一边聊,累了就坐在麦地里歇歇脚。有时嬉闹,就掠一枝豌豆花,献给经常分给我猪草的姐姐,带在她的秀发上,人儿也顿时生动清爽起来,红红的脸染红了一地的庄稼,一朵朵豌豆花,星星点点地开放在绿海里。   在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豌豆。不过单种的很少,差不多都和麦子一起在年前套种。收了豌豆再收麦子,一点也不耽误农时。青青的豌豆花香,淡雅的草味儿,青涩的麦子香,沿着麦田行进,一浪一浪打在春天的柳梢头,顺着河流向两岸,向下游飘荡,一点一滴地渗透到村子,无声无息地进入人的鼻孔,内心。   掠一把清绿的豌豆,放在手里,细小的尖儿偶尔刺痛你的手。拿到家里,支起罩儿,两三把火,就闻到一阵阵扑鼻的香气。从沸水里捞出,轻轻用手一挤,豌豆就跳跃着进了嘴里。柔滑,香甜,还没来得及仔细品尝,就早已进了肚子里。有时割草渴了饿了,直接捏些放到嘴里,顿时嘴角生津,满嘴清淡的味道,比薄荷还有滋味。   最喜欢母亲做的豌豆窝窝,豌豆凉粉,还有炒豌豆。把豌豆打成细面,用水和面,捏成形态各异的窝窝头,放在锅里蒸,二三十分钟,取出,一枚枚窝窝就成了口中的美食。家中来客,一时又做不出那么多菜,豌豆就派上的用场。可调可炒,煮熟了,放上葱花,姜丝,油盐酱醋,一拌,一道下酒的好菜。   不过那时,最渴望的还是母亲用豌豆做的凉粉。母亲先将豌豆洗净,用清水浸泡一夜,取出,另换清水,用石墨磨成浆。然后用纱布过滤去渣,再用细网筛过滤二三次。最后将过滤的粉浆搅匀,待其沉淀后将上层清水取出,把中间的水粉和底层的粉浆分别盛入缸内。再找来铁锅,加入清水,小火烧开,把水粉倒进去搅匀,再将粉浆用温水稀释好,待锅中水粉烧开,下入锅中用木棒不停地搅动,当用木棒挑起粉浆能起丝后,再改用小火继续搅动直至挑起的粉浆呈片状流下时,就出锅。放到用开水洗净,表面抹油的盆里,清晾成粉块。一切都就绪,再把凉粉块倒扣出,用刀切成小块,放进葱姜、蒜泥、油盐醋酱、糖、花椒面、味精等,再撒上些香菜,母亲的豌豆凉粉也就大功告成了。清凉,爽滑,到嘴即化,凉到心底,美在心间……   据学过医的父亲讲,豌豆有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还能防癌治癌。对于这些知识,我那时不太明白,我切身的感受是它能清洁大肠,保持大便通畅。不过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伤身,豌豆粒吃多了也会导致腹胀,切莫贪食。   不过,现在从市场上买回的豌豆制品,大都一个味儿,仿佛少了一些东西,我想起来了,那是少了一些田野里的青青草香味儿,还有母亲浓浓的爱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