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有师如兰香悠远

2020-10-19叙事散文茌山石
山东宁津是当年蜚声国内外《大刀记》作者郭澄清的故乡,虽然至今我还未曾到访过那里,但对那里的一切又好像早已熟悉了,特别是代代秉承相传的深厚文化底蕴,让我这个也算老乡的鲁西人甚为感叹和仰慕。如今那个北方的小城不但活跃着一大批知名书画家、民间艺人
  山东宁津是当年蜚声国内外《大刀记》作者郭澄清的故乡,虽然至今我还未曾到访过那里,但对那里的一切又好像早已熟悉了,特别是代代秉承相传的深厚文化底蕴,让我这个也算老乡的鲁西人甚为感叹和仰慕。如今那个北方的小城不但活跃着一大批知名书画家、民间艺人,而且有一个影响全国的文学创作群体正叱咤文坛,甚而连他们以加工各式各样桌椅和地毯为主的经济主导产业,也凸显了全民艺术创作的文化内涵。其实我的这分印象只是得缘于对一个人的相识、相知,和交往。   那是二○○五年春天,朋友介绍我去中财文学论坛,初去乍到的陌生和好奇,让我对一个叫高迎春的版主甚有好感,他勤奋,好像每天都在发主贴;他热情,别人的帖子他都会及时回复;他有才气,他的主贴精湛典雅恢宏大气别具一格;他有责任心,回帖都是及时精到言辞恳切鼓舞人心。更兼他的个人信息里注明的是山东宁津人,我便更觉得这个老乡格外可亲可敬了,便及时在论坛给他留了信息,那便算是我和高老师第一次直接联络了。后来也是因为他给我回帖时的诸多鼓励,让我喜欢上了中财,让我留在了中财,也让我为文学而躁动的心紧紧地和中财连在了一起。   但说来惭愧,我虽得高老师不断指点和鼓励,因为凡我的主贴他总会在第一时间给以回复并加精,但我却连高老师的性别年龄也不知呢,而且在他主动通过手机给我发短信时,我竟冒昧的问其年龄,得知已五十开外后,我竟又按其姓名中的女性内蕴直呼其为“大姐”,你说尴尬不尴尬。还有令我为之惭愧的是,每逢节日到来时,高老师不是寄来贺卡就是发来短信,弄得我汗颜不已之余即便提醒了自己要在下一个节日到来时,一定赶在第一时间先向高老师问好,可每每还是花开迟暮晚表一步。好在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珍藏着让我尊敬、让我钦佩、给我力量、给我智慧的高老师的慈爱形象,我想心诚则灵,诚以动天,心有灵犀的高老师也会知我诚挚心情并宽容我的缺礼的。   高老师给我最大的帮助,也是让我永远铭记在心的,还是在中财论坛开展“围绕散文写作问题采访会员朋友”活动时,他作为版主之一特意推荐了我,并为我写下了篇幅不短褒扬有加的评论文字。高老师说我的文章 “思逐风云、笔摇五岳”,还说我的散文具有“平淡入妙的语言,空灵瑰琦的意境,蕴奇蓄香的构思”,这让我很是为之惶恐而又激动。应该说高老师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全面阐述我的散文观并精心评点我的散文的方家之人,属于在我散文创作征途上扬鞭催马的伯乐,其知遇之恩,能不让我为之感激吗?!   其实高老师不但对我有着如此厚爱,他对许许多多的文学爱好者都也付出了难以估量的心血,即便并不活跃在中财论坛,而是通过友人间的博客或聊天得知了高老师情况的,也都为高老师的待人诚恳与热情、写作勤奋与才气而折服。我一直觉得高老师在虚幻的网络世界里是真正的德高望重之人,这比在现实中获得如此殊荣的称号来得更为难得,这是一种在并无多少约束和限制的氛围里,靠个人的自我修养和品质树立起来的大众形象,仅凭这一点,也足以让我为之相形见拙自叹不如,却又庆幸与之相识当属三生有幸。人生得一良师难矣,也足矣!还有什么比在你的人生征途上总有一个父辈般的智慧长者不断的激励着你、关心着你,更让你为之心旌摇曳魂魄涤荡的呢?!   还在十几年前,《黄河诗报》主编桑恒昌老师曾根据我的名字给我的新书题字:“做学问不一定本科毕业,做人却必须本科毕业。”而我想,尊敬的高老师其实就是做人和做学问都“本科毕业”了的。原以为他这个大半生一直在工商部门工作的行政干部,是不会对古典文化有过多研究的,殊不知他的散文和散文杂感,却信手拈来般融入了珠玑俯拾的古典韵致,让我这个曾当过15年中学语文教师的“先生”也为之倾倒了。   高老师的散文杂感,多以古人散文之论展开想象的羽翼,缘于彼而不拘于彼,纵横捭阖点石成金,言人之未言,发人之未发,读之令人心绪律动,受益匪浅。而高老师的散文更是堪称一绝,常常是现代与古典一体,叙述与抒情相融,淳朴而不失雅致,雕琢而不失淡然,属于亲切而庄重、幽然而清丽、恬淡而厚实的那种。特别是他近年写的一系列有关花卉植物的几十篇丽章佳构,仅其诸如“紫菱如锦彩鸾翔”、“ 带雨梨花素玉妆”、“ 薄荷花开蝶翅翻”等等的题目,就能让人为之眼前一亮思绪顿活了。   正是缘于这诸多文字内外的深切感受,让我早已产生了一种向高老师当面请教和谢忱的迫切愿望,近日一个偶然而又必然的机会,得以让我邀约了高老师来我们江北水城聊城游玩了一天,也算是了却了我多年的一个心愿!在约定的车站旁远远看到高老师,我一眼就断定对面快步急行而来的必定就是他了,只是和我在其博客上看到的照片有些出路,生活中的高老师少了一分匠气,多了一分真诚;少了一分清秀,多了一分淳厚,给人一种殊异的亲切感,特别是在他看见我后急匆匆向我走来时身子前倾的样子,着实让我心灵为之一颤。   为欢迎高老师的到来,午宴我设在了风景秀美的运河岸边的“鸿运楼”,并邀请了当地的诸多文友前来作陪。高老师不胜酒量,他只是喝了几杯红酒,我虽然还要担当驾驶员的角色,但为了深表敬意,我竟“违规”喝了八两白酒,山东汉吗,就这样,为友情而豪饮,打心眼里觉得值。好在平日自己还有些酒量,加之人逢喜事心情愉快,不但没有因酒误事,反而借酒兴言,一改我平日矜持木讷不善言辞之窘,既活跃了宾主相处时的气氛,又彰显了自己的热情。   午后陪高老师一行参观了聊城的标志性建筑——光岳楼,又拜谒了一代英模孔繁森纪念馆,后驱车沿十里长廊的胭脂湖观湖光帆影浩渺烟波,再驻足植物园赏千木竞秀百荷争艳万种风情,所到之处,高老师总是感于彼形于色,或思或语,时而默默记下什么,时而潜意识地感慨着什么。而在植物园时,一向对花木情有独钟的高老师,简直一路当了大家的导游,他既能脱口而出许许多多奇花异草佳木藤萝的名字,又能一一作纵横古今的详尽讲解,让我们在尽情享受大自然之风景如画妙丽如歌的同时,也增长了难得的学识,这是高老师留给我也留给大家的最深刻的印象。黄昏之时,挽留高老师不得,只好依依送他,好在大家约好不日再见,而且随行的妺姚真诚而幽默地说:“晚上见,晚上网上见。”是啊,正是虚幻的网络使我们得缘相识、相知,又相交,而由虚幻来到真实,由真实再到真情,却是缘于一个人的魅力,缘于一个网络使者的魅力,因为正是由于有了高老师的德高望重,才有了这番以文会友相见恨晚的难得相会。   自此,在我的人生岁月,在我的文学旅途,在我的心灵轨迹之上,便深深地烙下了高老师那充满慈爱与智慧的永恒身影,他就像我一向钟爱的兰花一样,馨香四季,伴我千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