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乡土怀旧系列之三十:深秋,挖胡萝卜串起的往事

2020-10-12叙事散文于文华
◆乡土怀旧系列之三十:深秋,挖胡萝卜串起的往事文/于文华有人说,不了解往昔的苦,就无法体味今日的甜;不明白过去的酸涩,就不能感知现在的幸福;不体察遥远年代乡村的苦痛,就无从深切感觉今天农村的变迁。那一天,正值国庆长假,在老家黄墙土砌的泥屋小
     ◆乡土怀旧系列之三十:深秋,挖胡萝卜串起的往事
             文/于文华
 
  有人说,不了解往昔的苦,就无法体味今日的甜;不明白过去的酸涩,就不能感知现在的幸福;不体察遥远年代乡村的苦痛,就无从深切感觉今天农村的变迁。   那一天,正值国庆长假,在老家黄墙土砌的泥屋小院,情不自禁地,我再次将我的笔触、我的思绪,陷入怀旧情感与往昔久远回味中。   院子里,苍老的父亲,花白头发的母亲与我,围在小山样大大小小的胡萝卜前,手拿切刀、小刀或剪子,将胡萝卜缨子一个个削去,扔在一旁——它们将和土豆一起存放,储存在地窖里,一个冬春的蔬菜,就可以无后顾之忧了。胡萝卜可以生吃,做成凉菜。可以和土豆一块煮着吃,甚至可以烧着吃,是农家那个时代中午的主食。个头齐整的,圆满丰润的,单独放在一起,让我回家时带些。
家乡人趁小麦出穗后浇水时,顺便在麦田里扬撒些胡萝卜种子,就不管不问,让其自由自在地生长。到割田时胡萝卜已然不知不觉吐出了绿绿的缨子,让你不得不钦佩生命的奇迹与魅力!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生怕弄坏一根。待打完场,麦子归仓,一切入库,才腾出手来,专门浇一次水,将枯死的麦根一根根仔细拔去。那些催根拔节、起身上路的胡萝卜,大大方方地站在天光下、风雨里,一天天茁壮成长,不知不觉间在地层里悄然长大。我们在地边不知试探过多少回,土层太厚太硬,强行无法拔出来。找块薄薄的石片,挖去四围的土,左右摇晃一番,使劲拽出来一根红红圆润,仅仅有小拇指粗细的,还未感觉出什么滋味就咽进了肚中,只觉得清脆、甜香,旁边的土层都松动了,想再挖一根吧,这次一定好挖!但实在太小,吃起来一点都不过瘾。可是禁不住馋虫的围攻和胡萝卜的诱惑,连着找了几根,都那么钎细弱小,连小拇指粗细都没有,可是已经挖出来了,咋办呢?将它原模原样重新栽植在那个小小的土壤里。但失去生命与活力的东西,再怎么伪装与掩盖,都毫无办法挽回鲜活的生机。明眼人一看那些焉头耷脑的胡萝卜樱子,就心知肚明肯定有人拔过。   半晌,父亲幽幽地说:那个年月,要是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胡萝卜,该有多好!从父亲断断续续的叙述与回忆中,我的眼前不觉浮现出这样一幅黑白画面,仿佛从沧桑岁月走着,逐渐闪回到我的眼前: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耐不住矿上伙食的低劣,考虑到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日子一天比一天陷入绝境的现状,未给矿上打招呼,偷偷从镜铁山溜出来,返回家乡,留下了终生遗憾。火车停站时,他看见一旁的农田里,有人在挖胡萝卜,就好说赖说,用节省下来的钱,买了大半挎包脆嫩多汁,芳香甘甜的胡萝卜,好给饥饿之极的家里人一个惊喜,让他们好好解个馋。   列车行驶中,许是口渴,许是肚饿,也许是禁不住胡萝卜香香的诱惑,男子不自觉地从挎包中取出一根,兀自细嚼慢咽起来,像吃一块稀罕的饼干与点心般小心翼翼,像咀嚼天下最好吃的美味般细细品尝——那时候,一定恰有一缕光线从窗缝里钻进来,将那人沉入陶醉状的模样定格为一幅剪影,吸引四邻乘客好奇的目光与观望。要是搁在现在,有谁为吃一根平常而随意的胡萝卜而眼热,有谁巴望一眼一个吃香贪婪的人。可在困难时期,在饥饿年代,在谁都吃不饱肚子的岁月,一根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胡萝卜,无疑于现如今一根味美的香肠、一块实惠的面包、一个香喷喷的汉堡包……恰好列车员经过,不知是胡萝卜奇妙的香味吸引了他,还是胡萝卜红润的外表被他的眼睛捕捉,总之他掏出了10元钱,想借此换取父亲挎包里的胡萝卜——他从父亲紧紧护住的像宝贝似的挎包,以及手中吃了多半截的胡萝卜得知了一切。在当时,10钱,对一个农村家庭,是笔不小的数目。但父亲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即使列车员用10元钱买几根也不行。那中年男子一定是钻了牛角尖,一定是脑筋没有转过弯来,只是一心想着一进家门,给渴盼食物的家人一顿美味。气急之下的列车员撕扯了手中的10元钱(我绝然没有半点诋毁人民币的意思,只是如实实录当时生活原状),愤愤然狠狠瞪了父亲一眼……   父亲再一次陷入了沉思。我问他:你用胡萝卜换上10元钱,下车后到商店或者副食品店,就不能购买一些好吃的?父亲顿了顿才回答我的提问:当时没想那么多,一门心思想着进门就给你们吃的,再说那时哪里找副食票、粮票,进商店啥都买不成……那是一个有钱无处花的年月呀!   我提着父母精挑细选、长短粗细基本一样的几十根胡萝卜,坐车返回县城的小家。舒适的中巴车上,我的思绪又一次闪回到三十多年前的一幕。   那是十月七日的事情。记忆中异常清晰地记着这个不寻常的日子,是因为这日子和中国命运息息相关。早上刚上课,老师进门告诉我们,说是帮一个生产队挖胡萝卜,叫家近的同学回家取铁锨。听说要挖胡萝卜,谁都有些喜悦和兴奋,因为可以光明正大、大吃特吃那些水果一样的胡萝卜,不再偷偷摸摸、提心吊胆地偷着挖。不多时,二十几把铁锨扛在肩上,几十个年轻的乡下孩子排着队伍,踏着有些潮湿的乡间土路,向田间进发。时令恰至深秋,秋叶如蝶,飘飘落落,有些积水的地方,已然结了冰,太阳照射下宛如一块块的小镜子,明亮,透明。   队长在地头简单交代一番,就放手让我们挖。这活谁都会干,只是强调不要挖烂。只需挖开一个茬口,一茬一茬挖,一拉就行。果然,我们按照他的吩咐,加上地面被雨浸泡打湿的缘故,挖的十分快捷和利索。挖一会,找一根圆圆的,看起来水分十足的,拿绿绿的缨子仔细擦擦,便大嚼特嚼起来。这么多、这么好的胡萝卜,有谁为吃几根而说我们,又有谁不想吃富含胡萝卜素的水果一样的东西呢?   太阳升到树梢高时,大部分人已干的有些乏累。都是些不会干活的人,刚一出手就一阵猛干。经常劳动的人,往往像老牛一样,慢慢干、匀匀地出力,惟其才能持久恒远地劳作。而愣头青的我们,却是三分钟的热潮,太阳一热,加之出了些力气,全身发热,干活的进度明显放慢。有人赶快去地头的白杨树下纳凉,有人去找水渠里的落沟水喝,有人将铁锨放到,坐在上面看起了小说,有人仰面躺在挖下的胡萝卜堆上,闭眼假眠起来,而差不多的人,都手里拿根胡萝卜,美滋滋地享用着。   突然,班上的宣传委员来到地头。他不是在校园出黑板报吗?怎么……他兴冲冲地说:快停下来,集合队伍,到学校去,老师说有任务。   啥任务这么紧急,胡萝卜刚刚挖了一阵子,正干的起劲,宣传委员神色庄严地说:老师说是大事,一个不剩全回去,要上街游行。   早上凝结成冰的路面,此时全湿了,我们踏着泥泞的路面,双脚沾满了湿泥,有些不太高兴地回到学校。街上,我们看到有些同学已经出动,在街上张贴着宣传标语。学校里,有人拿出多时不用的彩旗,有人取出锣鼓,摩拳擦掌地演练着。我们看到这一幕,变得有些激动,有些惊奇,有些热血沸腾。听说是粉碎了“四人帮”,黑板报已经全文抄录了《人民日报》发表的,著名诗人郭沫若的“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的诗歌。   集合好队伍,校长做了动员讲话,说了游行的重大意义,注意事项,全校十几个班级的上千名同学浩浩荡荡出发了。由于参加劳动,我们班同学的衣服都有些尘土,鞋上还沾了不少泥巴。农村学校没有专门的盥洗室,有些爱干净的同学路过水沟时匆匆洗了一把脸,有些爱美的女同学利用教室后面水桶洒地的水,忙忙擦洗了一番,大多数同学被集合的号令催促着,挤着站到了队伍里面。游行队伍走过大街小巷时,起初我们班的同学有些自惭形秽,但我们喊的口号、气势一点也不比其他班逊色,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精神抖擞,忘记了挖胡萝卜的劳累,忘记了身上衣服的尘土与脚上的泥迹。路人议论纷纷:啥是 “四人帮”?就是四个坏家伙,中央把他们揪出来了!乖乖,我的妈呀?江青是毛主席的老婆,都抓了起来,他要是听毛主席的话,安分守己,也不至于如此下场。一个妇道人家,抓天哩挠地哩,这下活该,天算不如人算……   这样两幅黑白与灰色画面互相交织、叠加、印证,由于农家普通菜蔬的胡萝卜串联在一起。前一幅画面揭示的是:我的父辈们坚强地挺了过来,懂得什么时候都要珍惜一粒粮食、一个生命!家乡有些老农民,每每在吃完饭后,有舔碗的习惯,这是困难时期留给他们的永远记忆。而第二幅画链接的是中国彻底的拨乱反正,是彻底否定“两个凡是”,是“真理问题的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全面逐步推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粉碎“四人帮”!不过,在当时,我们全然不知道也不可能明白,我们的宣传游行和后来中国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有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若说记忆是一条婉转流淌的缠绵长河,往往不经意的一缕风,猛然间的一个思绪,恍惚间的一丝记忆,都会簇拥起一朵朵的浪花。而那些由胡萝卜勾连的画面,绽放出美丽的浪花,引发我走回岁月岸边,放飞联想,重温故乡酸辛而甜美的梦想。
(全文3448字)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