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雨后的田野

2020-09-24抒情散文杜永生

雨后的田野
[文/杜永生]燥热的天气终于在一整夜一整天的大雨中得到了稀释。温度一下子凉爽了许多。显然,这样的大雨给农作物特别是刚插栽的秧苗带来了极大的滋养,同时,由于充沛的雨量使许多农人们感到欣喜的是,还有那么点水田的秧可以完全的插栽下去
雨后的田野
[文/杜永生]

  燥热的天气终于在一整夜一整天的大雨中得到了稀释。温度一下子凉爽了许多。显然,这样的大雨给农作物特别是刚插栽的秧苗带来了极大的滋养,同时,由于充沛的雨量使许多农人们感到欣喜的是,还有那么点水田的秧可以完全的插栽下去了。   因为去老家接孩子,使得我在半月之后又一次可以在熟悉的田野上走走了。考虑到雨后的道路泥泞不堪,母亲坚持要我穿上一双胶靴。母亲的坚持也使我放弃了“如实在难行,必光脚丫子”的意想。出了家门,我趿拉的脚步与坚实的路面的接触,有一种亲切感并以震颤的方式传导进入身体。很快,我出了村口走在公场上,显然,空旷的场面已被大量的雨水完全浸透,看似平静而平展,实则当你踏踩其上必有沉陷之感。其实,这个时候,不管你是否穿着胶靴,一定是选择场边的草地而行。绵绵的软软的,那些丰厚茂密的杂草绝对能承载起你的重压而不至于身体沉陷或粘黏泥巴。泥土和草野的清芳扑鼻而至,使我有着神清气爽的惬怀感。我同样是选择在场边的草地行走,这些鲜活的杂草湿漉漉的,是不是因为我的踏踩而使它们不满,那些盈留其身的雨水还是毫不留情的洇湿着我的裤管。在场的东边,有几个人弓着腰身在挖蚯蚓。蚯蚓是钓饵。难道他们是去钓黄鳝?一问。果然如此。不禁反问,现在还能钓到黄鳝吗?能。只是没有以前多了,而且,只要钓到的一定还是大的呢。挖蚯蚓的是金伯、赵子还有儿时的伙伴正宜。

  此刻,田野上一派葱茏的景象。所有的植物,漉漉莹润,都是蓊郁蓬勃,欣欣向荣着的。秧苗已经活棵,一些插栽很早的则呈深绿色,这是水稻逐渐圆行的景象。刚插栽不久的秧苗,因了大雨的浇灌,整个苗儿像浮趴在浑浊的水面上,实际,它们已开始了扎根。

  旱地上的农作物,如芝麻,棉花,山芋,大豆更是欣欣然,在清风的鼓动中摇晃着嫩娇娇水灵灵的晃脑,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大雨,已经使干燥板结的土壤得到了彻底的稀释。它们自从被安种下来之后,也就渴望着一场透彻的大雨。这个时候,山地上是没有农人去光顾的,他们把贯注的目光投向了水稻田里。

  很明显,田野上到处都是农人的身影。他们的手里或肩上都拿着或扛着一把铁锹。他们在自家的水田里,神情极为关注。看看田间的水量是否过剩了,过剩了就得导引出去,不然对水稻的成长是不利的;要是那些地势稍微高的水田,则可以引水进来,使得水稻能有充分的水量。他们熟稔耕稼之道,什么时候都会付诸于最为真挚的情感。乔队长蹲在田边,粗糙的大手轻轻地抚过稻苗,拂过那片绿色,仿佛抚摩新生的婴儿,充满了爱怜。他们刚收下了金色的喜悦,又种下了嫩绿的希望。

  任爷家的一块足有两亩的水田里,可谓白浪浪的一片。由于水田地势低洼,只要一下起大雨,就蕴蓄着大量的雨水。应该说,这是村里最好的一块旱涝保收的水田了。干燥的日子里,水田容易蓄水,而大雨天,多余的水量就可以直接排放进水塘里。任爷近八十岁的高龄,还从事着繁重的农活。我是非常敬重老人家,就是现在,他耕田犁地还是那么有力,那么利索。他种了一辈子的农田,对土地对农活有着极为深刻的感情。曾经听他说过,种田的人要是两天不捉把儿不干活儿,那么,胳膊就软了,腿就软了,心也瞀乱了。此刻,他用铁锹在田块靠近水塘的一边,挖了四个缺(口)子,汩汩流淌着的水欢快的奔涌进水塘里。我问,稻田里的水量到底保持在什么位置最合适呢?任爷笑呵呵的说,只要超出根部十公分以下就可以。何况这天气还阴沉着,没准夜间还有大雨呢。所以,今天这四个缺子就让它淌着。

  不远处是几个手里提留着笼子钓鳝的人。我好奇的走过去。老远的就问,钓到了没有。是金伯的朗然应答:出来了就没有空手的。显然,他是有收获的。近前,他把笼子递过来,你自己看看。嚯!还真的有一条足有斤把重的黄鳝呢。金伯又到了水田的埂下,扒拉开密匝厚实的杂草,专心致志的寻觅着鳝洞,不时地将手中的钩子伸向洞内,并用手指发出“得得”的声音。这是诱集黄鳝的声音。是用食指和中指弹击出的美妙的音符。看到金伯钓鳝那麻利的动作与专注的神情,我不禁又想起了小的时候跟随着父亲去钓黄鳝的场景。

  父亲在当时是个钓鳝的高手。至今还有许多人啧啧称奇呢。其实,父亲钓鳝从来也不讲究什么天气的,他最喜欢的是在骄阳似火的大中午出去。这个时候的黄鳝也是最容易被钓到。为什么父亲能成为钓鳝高手,我想这还是与他的观察有关。而且,他对于钓鳝的饵料,即蚯蚓还是非常注重选择的,他每次挖的蚯蚓都是些通体绿黄、肥硕,不仅个大而且非常“臊”的一种。当观察并确定洞内一定有鳝时,不紧不慢,拿出一条鲜活的蚯蚓,放在手心,双掌空心“吧嗒”一拍,原本蠕动着的身体立即成条状,迅速穿插在钩上,顿时弥漫出阵阵的浓烈的“腥臊”味儿。这个味儿对于洞内的黄鳝来说,就是致命的诱惑。把钩子轻放洞口,黄鳝就会迫不及待的很劲地咬上,紧接着就是拼了命的挣扎。每次,他出去了,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大的黄鳝拿到鱼行变现,小的则成了鸭子们的美食。

  在前方的河堤上,一个放鸭者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二子。我疑惑了。他怎么放起了鸭子。这是我绝对没想到的。他光着膀子,叼着烟,手里的一根竹竿的顶端栓着一截红色的布条,呼啦啦响动着。看到我,高声喊,过来吹吹。走近他。短竖的头发,黝黑的脸颊,壮实的身体,阔大的裤衩。也是好久没他的消息了。问他怎么养起了鸭子。他说,现在种植这么点田亩只能够养家糊口,又没有其他的手艺还是养鸭子比较合适。他说去年就开始养鸭了,是在老丈人家,那里的环境很适合养鸭呢,而且纯收入有两万多。那么,为什么不在原先的地方养鸭呢?他显得很无奈。摇摇头。一声叹息。说,其实那里非常适合养鸭,只是在去年秋季许多的土地被征用了,也只好在这里养殖了。今年他养殖了有三百多只麻鸭,如今的鸭子个个都在斤把重了。我就说了,我小的时候也放过鸭子呢。他说,我知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当时放鸭子是不穿衣服的。我哈哈大笑。尽管他的年龄比我小上那么两岁,但对过去的生活场景还是记忆犹新的。

  曾经在六岁的时候(秋天上学了),家里也是养殖了二十多只鸭子。当时母亲从炕坊买来的是三十只,鸭子放到有斤把重的时候,还没有少过一只呢,只是有一次因为我的疏忽大意,因为过量的喂食而使几只鸭子活生生的给撑死了。当时年龄小,像这样的大雨之后,根本也不穿什么衣服,就光着屁股赶着一群鸭子(其他的同龄伙伴都是这样的)。还有,这个时候放鸭子是很惬意的。把鸭子赶到秧田里,随由它们去觅食,我呢,赶紧去网鱼。网鱼,就是用一个网兜子卡在一个田缺(口)子上,从上游的秧田里一定会有许多的鱼虾被冲滑进来。那个时候,鱼虾非常多,尤其是龙虾多的到处都是。那一天,我在大汪田里网了有近十斤的虾子,这些虾子都是青皮的,壳软而肉丰。回来后,把这些虾子统统剁碎,喂鸭子。本身鸭子在田里吃的就够饱实的,可还是禁不住美食的诱惑,一个个的嗉子饱满而浑圆。那承想,到了次日的早晨起来,打开鸭圈,发现竟然死了六只。当时也没想到是撑死的,母亲焦急中手摸着鸭嗉子,大声训斥,这是硬被你喂撑死的。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那种过失是难免的,毕竟年龄太小。

  从田野上回去,又遇见了几位去自家田里看看的乡亲。他们或是刚帮工回来,或是做工刚结束(他们一刻都不愿闲着,忙完了农活,就在附近的工地上做着拎泥桶的活儿,每天有八十元的收入呢)。返城时没走宽阔的104国道,而选择了新修的乡村公路。雨又开始下着。我开车的速度显然很慢。左窗子是半开着的。慢不只是因为安全,还时不时的把目光投到公路边的农田里。尽管只是匆遽的一瞥,但在这些农田里神情贯注着的农人给我的是深切而亲切的感受。对于这些躬耕田亩之间的质朴勤劳的父老乡亲油然而生的就是一腔的感恩与虔敬之情。(全文3080字于09年6月8日夜)

[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09-6-11 06:45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