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DE人和牛

2020-09-24抒情散文牛学伟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10 编辑

  大约三十年了,那一缕风就一直这样柔柔地吹拂着,把我的眼窝拭地亮亮的,一回头总能看到那人,那牛。夏日里,谷子成熟了,收割的谷子一层一层码成一道长城,秸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10 编辑 <br /><br />  大约三十年了,那一缕风就一直这样柔柔地吹拂着,把我的眼窝拭地亮亮的,一回头总能看到那人,那牛。

  夏日里,谷子成熟了,收割的谷子一层一层码成一道长城,秸秆根朝外,谷穗一律向里。几个女人就背对这谷垛的长城,坐着谷穗,面前摊着谷杆。她们熟练地把谷穗掐下来,丢在面前,把没头的谷杆顺手扎成把码在旁边。虽然这谷穗掐下来,还要摊在晒场中央,用马拉的(甚至还有牛拉的)磙子碾上几十遍,乘风扬出金黄的谷粒,每户也才分到小半袋,可是她们很满足。顶着暖洋洋的日头,在珠帘一般厚实的谷穗中间干活,一边说些家长里短的闲话。不远处,一群麻雀唧唧喳喳,伺机飞过来。一朵云从谷垛后面升起来,她们顿时忙乱起来,正要找草帘或麻袋掩盖刚刚堆起的谷穗,那朵云打个照面又悄悄走了,没下一点雨。

  母亲一个夏天就一直坐在这里。

  秋天过去,树叶黄了,渠畔河岔里落满了树叶。每天早上我们挨着庄子后墙拾粪的时候,母亲已经拎着几个大麻袋扫树叶去了。那时候拾粪的孩子很多,有时一个人看到一抔粪,往往同时有几个人喊:“我的。”结果大家挤在一起争吵起来,最后只好用粪叉把粪扒拉成几份,一人分几个粪蛋,然后哗啦散开,又顺着曲曲拐拐的庄子圈舍寻去了。一个冬天过去,我能捡一车粪,母亲也扫了满满一草房树叶。这些开春都要交到生产队算工分的。有了工分才能分到粮食。

  今天看到楼下一簇一簇的女人穿着时髦的衣服在一起唠嗑、打牌,看到小孩子把小纸片剪地满地飞舞的时候,我还会想起那一段时光。

  隆冬时节,天冷的实在出不了门的时候,我们会在院子里支一个大木筛捉麻雀,然后塞到炉洞里烧着吃,屋子里整天弥漫着一股焦羽毛的气味。母亲这时候就一直坐在炕上。村子里缝棉袄棉裤的人,做棉鞋的女人三三两两进来。母亲把布平铺在炕上,用一块硬土疙瘩在上面轻轻划几个泥印子,大剪刀伸出去,稍一迟疑,嚓嚓几下,一张布就剪成几块碎布片了。母亲把布片收拾起来,递给来人,顺手下一片布嗤地又铺好了。

  我一直弄不明白,母亲拿起一张麻纸,往对方脚上一比划,嚓嚓几刀,一个鞋样就剪好了。据说照母亲鞋样做的鞋大小正合适。逢年过节,村上那些新衣新鞋有多半是母亲裁剪缝制的。

  之所以还想起一头牛,是因为它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它的欢喜和它的无奈今天也都觅不见了,只有一缕缕微风一次次吹拂到我的眼前。

  那是一头大犍牛,黄白相间的皮毛,尤其是脖子和身子几乎一般粗,一对粗短角。这都是后来的样子。这之前,它还是一头刚刚断奶的牛犊,浑身瘦骨嶙嶙。它每天被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驱使。它拉着一架子车土粪,走在一支往地里运粪的车队后面。吱咛,吱咛,车队就这样悠悠地行进。有时走得实在太慢了,与车队落下一段距离。老女人就把手从牛的胯下伸进去,拽着牛的卵子挠痒,牛仿佛也是一个不苟言笑的老人,轻轻扭扭屁股,紧走两三步,又悠悠慢下来。那时候,生产队几乎所有成年的牛后脊背都打得没毛了,只有一层干花花的牛皮。老女人无奈,大吼一声,牛仍然无动于衷。女人只好一手抽打牛背,一手拽着车轮,这才慢慢跟上队伍。

  第二年,那牛就分到我家。它依然慢腾腾的。我们在它的后背上抹了香油,又披上一条旧麻袋,不久,它的背上就长满了油亮亮的黄毛,高耸的胯骨和肋骨也慢慢低下去,浑身显得圆嘟嘟的。每天放学后我都牵它到草湖吃草,母亲收工也给它捎带一捆青草,吃剩的饭菜也给它留一份。不到半年,这头牛的雄风就抖起来了,往田里送粪也呼呼哧哧,一辆架子车套在身上,似乎就像拉了一个大铁锹,几乎没啥分量。再后来,这牛长的太大了,连车辕里也套不进去了。母亲就想把它卖了。

  这头牛一定不会活到今天。许是被人买去就宰杀了,或又为谁驱使了几年,最后油尽灯熄之后吃了肉。

  那真一头好牛,一头可怜的牛。响亮的鼻息,一双有力的角。我现在常常想起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