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乡村年味

2020-09-24抒情散文昨夜秋风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53 编辑

    在我居住的地方,紧邻着一处乡村校园的操场,平时,那座操场是学生们的乐园,但是一到寒假,等学生们的身影渐次消失了的时候,那里就成了大人们的天地了。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53 编辑 <br /><br />    
   在我居住的地方,紧邻着一处乡村校园的操场,平时,那座操场是学生们的乐园,但是一到寒假,等学生们的身影渐次消失了的时候,那里就成了大人们的天地了。乡村里的春节比城市来得早一些,在我们还没有感觉到春节的脚步的时候,他们却早就厉兵秣马了。乡村里有一些过年会的习俗,节目是不能仓促上马的,所以每天路过那里,我都可以看见一些身着各色服装的年轻队员们在那里排练,他们都是从各家各户抽出来的年轻人,当然是少不了喜好这一因素的。除了喜好,可能还会有一些收入,所以这样的排练很能吸引村庄里优秀的年轻人。我们单位,有一个姓高的年轻人,每到这个时节,总要请上那么几天的假期,来参加他们村庄的汇演,说什么一年了就盼着这个时候呢。他急迫的心情往往会感染我们的情绪,尤其站在那里看他们演练,就觉得人家的春节过得有味道。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想其中的“春”并不只是指春天吧,一个春节的好心情照样会让一年开一个好头,而这样的汇演无疑是好心情的源头。
   多年以前的节目简单,无非是锣鼓加上一些队员,没有规模。而这几年,情况就复杂多了,有了大型的仪仗队,而引申出来的长号、小号,还有服装,少了哪一项似乎都是一种残缺。为了完美,他们就早早地计划排练。有一些年轻的队员,大概是新手吧,小号的音调不是很协调,不是高的有些刺耳,就是在哪里噎住了,断断续续的,他自己急,看的人也急,他们憋红了两腮,气恼的表情还没褪尽,就赶紧进入下一轮的演练,看来干什么都不是想象得那样简单。
  除了这些乐手,简单一些的应该是那些秧歌队员,秧歌的步伐易学,只要你跟在那些秧歌队员的后面照葫芦画瓢就会成为一名秧歌手。但要跳出名堂来,还是需要用心的。一个秧歌队,往往会有好几个灵魂队员,他们掌控着一个秧歌队的节奏,“生旦净末丑”,少了哪一个角色也会黯然失色。在他们中间,我最喜欢的是那些“丑”角,本来他们的妆画得就极滑稽,扭起来的时候,就更夸张,身体的幅度发挥到了极点,再配上幽默的表情,使你从心底里忍不住发笑。我们单位里有一位师傅,每年的春节都要参加他们村里的秧歌队,而且专跳丑角,每每看到他那酣畅淋漓的“浪”样,我都无法和平日里斯斯文文的他对照起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入戏”了,当然更重要的是他的快乐。他几次邀请我们参加,但我们都没有勇气跟他一起“浪”,索性当看客了。
  秧歌队的表演大都是在正月,年初一一过,他们便会小规模的走街串巷。在我们单位,只要一听到那咚咚的锣鼓声,就知道他们来表演了,在办公楼的场地上,热热闹闹地跳上一阵儿,直到单位的领导出来感谢他们,他们才会鸣金收兵。这样的秧歌队往往会有好几拨,弄得单位里的年味也跟着他们一起浓了起来,偶尔迟来一两天,心里还会悄悄地涌上一种盼望。真正热闹的时光是在正月十五,那些排练了一个月的秧歌队们开始从他们的村落里走出来,沿着大街,边走边扭,然后汇聚到一个广场上进行汇演。六十多岁的母亲每年都不顾我们的反对,去广场看他们演出,母亲说,她就是喜欢那种气氛,人山人海的,要多热闹有多热闹。母亲的话让我不解,以她的年纪,热闹的场面已经不适合她了,她寻找的,也许就是这种浓厚的年味罢了。
  正月过后,所有的锣鼓都销声匿迹了,再路过那所学校的操场,已经看不到那些排练的队员了,安静的校园里,隐约的有学生的读书声,只是偶尔在学生们升旗时响起的号声,让人觉得这个春节的年味似乎还没有散尽。(1375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