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敏感词

2020-09-24叙事散文张生全

敏感词脏话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中学生守则》明文规定的,你们要严格遵守啊!初中时,年轻的女班主任谆谆告诫我们。肯定遵守啦老师,可是,啥是脏话呢?我怎么知道!年轻女班主任满脸通红。你不知道你咋判断我们说的是不是脏话?年轻女班主任目瞪口呆,半
敏感词


脏话   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中学生守则》明文规定的,你们要严格遵守啊!初中时,年轻的女班主任谆谆告诫我们。肯定遵守啦老师,可是,啥是脏话呢?我怎么知道!年轻女班主任满脸通红。你不知道你咋判断我们说的是不是脏话?年轻女班主任目瞪口呆,半天憋出一句,知道也不告诉你!你不告诉我们,我们咋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万一不小心说出来了,你可不准罚我们哦!贫啥子贫?去去去,一边呆着去,调皮鬼!

  敏感词就这样,一开始就是个悖论。

  年轻女班主任,我们猜想她是知道的。比如念“批评”的时候,她念成“pei评”,“曹丕”她也念成“曹pei”。还有,“冒尖”这个词,她绝对不会念它的儿化韵“冒尖儿”。“锤”这个字组词,她教我们组成“铁锤”、“木锤”,但绝不会组成“锤子”。我们偏过脑袋朝其他同学挤眉弄眼,把一个抑制不住的笑努力吞进肚子里。年轻女班主任呢?她虽然那么错着念,但她也是两颊绯红,正眼不敢瞧我们。

  我们也是知道的,心知肚明。我们早就开始研究,研究得很透彻了。敏感词就是这样,不准说,不准传,却反而引起我们极大兴趣。尤其是一些年纪偏大的调皮捣蛋的男同学,当着老师,他们低眉顺眼,口吃得紧;一背过老师,那脏话是一串一串从他们口中冲出来,流水一样顺畅、自然、贴切。仿佛脏话成了他们的常规语言,要不这样表达,他们真不知该咋说话了。

  我不说,我一直把自己放在好学生的行列。那时候,我认为好学生就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的人。但是听到其他同学说那些脏话我也忍不住心里怦怦直跳。我甚至偷偷钻研那些字的写法。我侧起耳朵听得那些同学说,这些字都与“尸”字头有关,“尸”字头下面一个“吊”,“尸”字头下面一个“球”,“尸”字头下面一个“穴”。我去查《新华字典》,有些字能查到,有些字查不到。查到的那些字,又不是那读音。我就疑惑是不是他们搞错了,却又不敢和他们讨论。又听说《康熙字典》啦《辞海》啦《辞源》啦上面的字比较齐全。但找遍了整个村子,没人有。问老师,老师也没有。

  现在才明白,那时候所谓对脏话的“心知肚明”,是不确的。对脏话的界定也只是在男女的性器官或性行为上,准确地说是在男女性器官或性行为的俗表达上。性器官与性行为本身是不脏的,它们的俗表达也是不脏的,但是把俗表达指代在其它事物上,这种秽思和恶趣就脏了。那时候我们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不只我们,大人呀老师呀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也没法明白。敏感词嘛,说还不能说呢,还咋分辨研究?而我们对脏话的热情和急切,大约与青春期躁动有关,也与老师的严令禁止有关。禁止然后神秘,神秘然后充满诱惑力。

  更尴尬的是,正常的学科也成了敏感词,成了脏话。初中有门学科叫《生理卫生》。课本发下来,我们一般都藏起来,不放进书包里的,更羞于拿出来看。老师也不愿意上,尤其是“生殖与发育”那一章,老师一般都让我们自习。他板着面孔,倒背着双手,绕着教室空道转圈圈。他可以一直转40分钟不歇气。我们呢?把书打开,放在桌上,正襟危坐,也可以坐40分钟不翻页。我们当然想翻页了,但是,老觉得旁边同桌瞪着自己,怎么好意思翻呢?书里都是敏感词啊!

  有个年轻男教师不信邪,他不转圈,不让我们上自习课,也不男女同学分开上。他集中起来,大张旗鼓讲。那堂课上出啥味儿,可想而知了。后来,有个家长甚至不送女儿来念书了。他原本就不想让女儿继续念书的,现在更有借口了。他说,你们啥老师,在课堂上说脏话,耍流氓!我要是再让女儿念下去,指不定变得多坏呢……
老师的名字
  老师的名字不能说,《中学生守则》里没有明确规定。《中学生守则》只说“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这个条款有点笼统,解释权归老师所有。“团结同学”呢,老师说,就是不和同学吵嘴打架,不搬弄同学是非,不喊同学绰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敬老师”呢,老师没怎么说。老师是老师嘛,喊学生尊敬自己,怎么说呢,这有点,嘿嘿!
  老师没有明说,却严格地执行着这一不明文的规定。凡是直呼老师名字的,一律是要受到惩罚的。有个同学死脑筋,爱钻牛角尖。敏感词(老师的名字不能喊,我也不是那死脑筋学生,只得这么写了。下同。)是不是这个名字?没错,是这个名字。名字是不是改来喊的?没错,是改来喊的。那我喊他的名字有啥子错?

  老师当然不怵,老师从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帝王名讳,师道尊严一路谈下来。老师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从古到今老师的名字都是不能喊的,所以现在也不能喊。但是老师讲得有点封建迷信了,逻辑也经不起推敲。幸亏那死脑筋学生死脑筋,没反应过来。他不反驳,也不认同,而按了自己的逻辑继续犟,老师的名字不能喊,那提到这个老师咋办?你应该喊X老师。敏感词是X老师,敏感词也是X老师,都是X老师,那我说X老师的时候,你知道我说的谁吗?那……这个问题可把老师给难住了,他犹豫了半天,说,这种情况很少吧?就算是遇到,也有办法呀?教数学的,你可以称呼数学X老师,教语文的,你可以称呼语文X老师。那都教数学,都教语文呢?哪有这么巧的,你这是钻牛角尖!不是钻牛角尖,比如敏感词和敏感词都姓X,都教数学,怎么称呼?他们教的年级不一样啊,你可以称呼教X年级数学的X老师啊!老师决心和这个死孩子战斗到底,你肯定又要问如果他们教的年级一样呢但班级不一样啊你要问如果班级也一样呢但他们高矮不一样啊胖瘦不一样啊男女不一样啊你可以称呼为教X级X班数学的高点的瘦点的女老师X老师嘛……

  其实,这个道理是没法讲的,讲不通,越讲越不是那回事。“不能喊老师名字”有点像潜规则,潜规则的特点就是不能讲也讲不清但大家都得自觉遵守坚决执行。不遵守潜规则的学生你也不能大张旗鼓惩罚他,要惩罚也得找个其他理由。比如他说脏话呀这些。脏话那么多,是不是脏话又由老师说了算,要找出一句两句还不容易么?

  但这也是笨的,就算你找到其它理由惩罚他了,死脑筋的他还真以为自己犯的就是那个错误呢。所以,真正的惩罚是潜规则地执行的。比如当事老师不能直接去处罚这个学生,得换着来。喊语文老师名字时数学老师去管,喊数学老师名字时物理老师去管。而且不能采用罚站啊写检讨啊找家长啊这些常规处罚,不能明说是处罚,明说是处罚要遇到个死脑筋孩子死脑筋家长,非要和你理出个道来,甚至告到教育局去告到纪委去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一般是这样,给那学生调个方位,从前面几排调到最后一排,从中间调到边上,从优生身边调到差生身边。这没话说的,那位置总得有人去坐,你的孩子不坐,他凭什么讲特殊?或者安排那孩子搞清洁卫生,清理拖把下水道厕所。这是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培养他们的好品质嘛,怎能说是我们在整他?理直气壮呢,气壮山河呢!

  打掉牙齿往肚里吞——对违反潜规则受到的潜规则处罚,只能这样潜规则地接受了。

  “爱”这个敏感词不是不能说,但得非常小心地说。我们可以说“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可以说“喜爱”,喜爱篮球,喜爱我家小狗;可以说“敬爱”,敬爱的爷爷,敬爱的老师。但不能只说一个“爱”字,或者说“亲爱”。“热爱”呢,是对一个群体,一片地域。这是个大概念,大得有些虚飘。虚飘了,对象其实就没了。没了对象,你爱“爱”不爱,没人理你。“喜爱”呢,是对动物,或对无生命的事物,差距太明显了,也不会有啥问题。“敬爱”呢,是对长辈,对尊贵的人,那是需要仰视的,正襟危坐的,毕恭毕敬的,总之就是有很大距离的,扯不到一块儿的。但“爱”、“亲爱”就不一样了,它们似乎只对一个人,一个平行的人,一个异性——这是磁铁一样迅速就会严丝合缝融为一体的啊!

  也就是说,“爱”能不能用,主要看有没有距离。这也是老师判断我们是否触及这个敏感词的重要标准。桌上画了三八线;男同学偷到女同学后面,扯她们的马尾巴;女同学摔在地上了,男同学绝不伸手去拉她;女同学聚在一堆,讲男同学的坏话……老师发现了,是一定要说一说的,但老师也就说说,笑呵呵地说,不当真。老师其实喜欢男女学生这样子,喜欢他们斗一斗,闹一闹,这至少说明他们是有距离的,这让老师放心。

  可是“爱”仍然在进行着。桌上画着三八线,纸条却在桌下传来传去。当了老师面拉马尾巴,背过去就拉手。树干上、厕所里、墙壁上,甚至黑板上,很突兀就出现这个字,没有主体,没有对象,更无所谓距离。这让老师很为难,防不胜防啊,想要过滤,屏蔽,但是程序不对了,新的程序在哪里呢?写出来的是可以滤掉的,没写出来的呢?“爱”这个敏感词更多的是在心里,有没有一套滤心的程序?

  终极办法是没有的,还是得从外围出发,农村包围城市。“爱”装在心里,但它肯定是要泄露出来的。有了泄露就有缺口,就有进入心的通道。老师常常突击检查我们的日记本,老师说是看我们字写得咋样。突击检查我们的书包、抽屉,老师说看看我们物品是不是摆整齐了。日记里、书包里肯定有一些蛛丝马迹,老师确信。神偷也可能留下指纹,何况是“爱”。而“爱”,几乎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拙笨的、留下痕迹最多的偷窃了。那个学生,日记本里抄了那么多爱情歌曲,不“爱”着能喜欢爱情歌曲?那个学生,书包里装了一面小圆镜,一个学生书包里装镜子干嘛,不“爱”着能这么在乎自己形象?检查不恰当是不?好,不突击检查也有办法的。那个学生,上课的时候,不看黑板,不看书,不看老师,不转头,那不是“爱”着是什么?古代那么多写相思的诗,相思不就是这样的吗?那个男生,动不动就去拉另外一个女学生的马尾巴,这不是“爱”着是什么?这怎么是“爱”着呢?以前你不说不爱,放心吗?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这不讲理啊!这没法讲理,不用讲理,滤过就是了……

  后来遇到个初中同学,他三十好几了还没结婚。他请我喝酒,他摇着酒杯两眼赤红对我说,不行,进入不了状态,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瞪着自己。他说,初中老师太厉害了,就像脚板心上都长着眼睛。我也向他摇酒杯,厉害啥呀!我说,脚板心有眼睛那不给踩瞎了?我一进初中就爱上了村里的二丫,可三年时间老师浑不知道呢!那是,那是你成绩好嘛。我想了想,我觉得他说得对,我成绩好,不在滤过之列。

  “耍”这个敏感词不一样,你要只说耍,你要大声喊耍耍耍耍,你要当歌唱成耍呀耍嘛耍嗨哟咦子喂,这啥问题没有,谁也不会说你。但“耍”不能和“我”搭配,组成“我耍”。或者再和“喜欢”、“在”这些词搭配,组成“我喜欢耍”、“我在耍”。这个词有点像敌对阵营。面对敌对阵营你一定要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嫉恶如仇恨之入骨,而绝不能和它套近乎、交朋友、动感情。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世界上只有两种阵营,朋友和敌人。“耍”这个敏感词不是不能说的,是用来大肆攻击的。

  玩物丧志。业精于勤荒于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要攻击“耍”这个词,有太多的精良武器。学校里,武器摆得到处都是。教学楼屋顶,硕大的高耸的刚硬的,那是远程大炮;宣传橱窗的电子屏上,五颜六色变幻闪烁的,那是榴弹枪;教室四壁上,泡沫的塑料的玻璃的水晶的,简直就是武器陈列室;新学期发新课本,翻开第一页,一把银光闪闪的剑就亮出来,而要合上书,封底又轰一声踩炸颗地雷。

  其实,这铺天盖地的武器不是在轰炸“耍”,是在轰炸我们。不是“耍”成了敌对阵营,而是我们成了敌对阵营。老师啊家长啊长辈啊成功人士啊,他们只要一坐到上首位置,站到台前面向大家,我们就成敌人了。即便不是敌人,也是和敌人黏黏糊糊藕断丝连的叛徒卖国贼。然后他们就张开大嘴,对我们一通扫射,誓要把我们脑浆给换掉,心肺给洞成透明窟窿。这时候我就很郁闷,我是好孩子呀,我很听话呀,我很勤奋呀,别人喝白开水的时间我也在念书啊,我怎么是敌人呢?所以我就很不热心听,很厌烦。但是我又看到那些真正贪玩好耍的人也很不热心听,也很厌烦,我就觉得很烦很烦。

  不知是这样的轰炸让我反感了还是我的本性使然,后来我发现自己其实是很“喜欢”耍的,我也经常“在”耍。这个发现让我恐惧,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而且我学会了撒谎,当大人问我是不是“在”耍的时候,我肯定说“不在”。也许不是撒谎,敏感词嘛,敏感词是不能说的。大人很忙,整天在山上劳作,没有一分钟闲暇的时候。我以为他们是喜爱劳作的,但是有一天,父亲扛了捆柴禾回来,坐在屋檐口下,和表叔一起抽烟。我听到他们的谈话,他们特别羡慕三爷,他们说三爷到外省耍去了,然后他们感叹,啥时候也和三爷一样,丢下手耍三五天啊……

  长辈啊老师啊同学啊都是爱耍的。都爱耍的,为啥还异口同声攻击“耍”呢?这不犯贱吗?要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这话也不都对啊,三爷半年时间去外省耍,他养鸡发了呀!我们还有个老师,他把他的课都上成“耍耍课”,做游戏呀做实验呀不亦乐乎,考试成绩也不错。但是校长却严厉禁止了他,校长的理由冠冕堂皇,你这只能叫剑走偏锋!你这次考试不错,但你能确保以后的考试不错吗?就算以后的考试不错也不可取,你能用这样的方法上课别的老师能吗?别的老师不能而他们的学生的心却被你带得浮躁了懒惰了,这将引起多大的乱子?所以你得改过来,以大局为重啊,稳定压倒一切嘛…… [ 本帖最后由 张生全 于 2010-4-18 19:31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