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石磨(外一章)

2020-09-24叙事散文百味人生
石磨(外一章)石磨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在石磨统治农村时期,它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重要了。我们那里是山区,过去不种水稻,只种小麦和玉米,百姓人家磨面必须用石磨。过去一个村庄子上稍微有点条件的人家都制备一盘石磨。我们的庄子上有十来盘石
  石磨(外一章)
  石磨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在石磨统治农村时期,它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重要了。
我们那里是山区,过去不种水稻,只种小麦和玉米,百姓人家磨面必须用石磨。   过去一个村庄子上稍微有点条件的人家都制备一盘石磨。我们的庄子上有十来盘石磨,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家。我们家的石磨是我们庄子上最厚实的一盘。磨片厚实,磨齿锋利,是我们这里山上的玄武岩石块打制的。三十来户人家有十来盘石磨,石磨几乎一天也不闲着。因为那时候都是大家庭,一家一户少则六七口人,多则十来口人,推一次面粉顶多也就能吃个三五天吧。   我们家的石磨就放在单独一间的草房子里。大大的一间磨屋,中间放着石磨,墙角放个架子,放上大大的匾子,匾子是用来盛磨出来的面粉的。屋子还兼作冬天拴驴子的驴屋。   磨面是妇女们的事,她们要操持家还要和男人们一样到田里去挣工分,共同打理这个家。在大集体那年代妇女们被沉重的劳动压迫着。她们是那个时代最最辛苦的人。   推磨的人得耐住性子。因为石磨是用驴子拉的,驴子迈着缓慢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围着磨道转,石磨在驴子的拉动下,缓慢地转动着,上磨盘与下磨盘的齿子相互咬合,把粮食碾碎,再把粮食里的粉给磨出来,玉米磨个二遍就可以了,小麦可要磨三到四遍。看磨的人不让驴子停下来,跟在驴子后面用干瓢沿磨台勺磨碎的粮食,再到大匾里用筛子筛,筛过了放在准备好的笆篼里,等一交结束,再磨第二交。循环往复,直至麸皮上没有面粉为止。   石磨的使用也不是随便的,也讲究人脉关系,至亲、处的要好的,你家的石磨肯定是要被他所用的。   左邻右舍要用你的石磨,事先要来到你家找到你,笑咪咪地问你家的石磨闲着不。必须经过石磨主人的同意,有时须提前好几天预约。有时候大家都在同一时间要磨面,都到同一家去,这也要看谁先谁后了。   石磨也能联络人们之间的感情,有时候在路上遇见了,顺便一句:我们家磨闲着去用呀。甚至在两子家有隔阂的时候,磨主主动地说一句,下次用磨去我们家。两家子之间的矛盾就会烟消云散,和好如初。有时候磨主家还要贴上一顿饭。磨到天中了,主家吃饭了,会客客气气地端上一碗饭让你边推磨,边吃饭。虽然不是为你精心准备的,但也是一片热心呀。   如果你在庄子里没有人缘,大家伙都讨厌你,你到谁家都会说我家的磨明天或者以后谁个用,会婉转地给你个难堪。这样的人家,只能跑到外庄子上去找磨磨面,也很惨的。   有石磨的人家是最吃亏的,因为那时候都是讲关系,讲感情,用就用了,也不收费。用过之后说声谢谢了事。有的甚至谢字也不用说,用过走人了事。   我家的石磨自打制好架上磨台后就一天也没有闲着过。一年要请石匠来家为石磨锻二次,锻一次石磨要二三块钱的,还要供石匠吃喝。   打制石磨的人家都是为了自己方便,不用求人,用着时将驴子往磨套里一套,边做家务就可以边磨面了。有时候晚上还可以加夜班推磨。所以,我们这庄子上一开始只有三五家有石磨,后来变成十来家,再后来几乎普及了。   真的,石磨也是邻里关系的润滑剂。小小的一盘石磨承载着一个村庄,维系着众乡邻,也显示着磨主的人脉关系。石磨里沉淀着厚重的人文和历史呀。   石磨毕竟是落后的生产工具,迟早要被淘汰,社会在发展呀。   石磨失去作用应该是七十年代,电磨开始使用,是用柴油机作为动力的,后来才是电动机作为动力。听到柴油机的突突声,电磨磨片摩擦发出的刺耳的尖叫声,人们知道大队加工厂的电磨又在工作了。大家把该要加工的粮食赶紧地挑来,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等待着,有时一等就是二三个小时,甚至半天,一个大队四五百户人家只有这一盘电磨呀。有些年纪大的受不了机器发出的轰鸣、尖叫和等待时间的漫长,转而回家将石磨清理清理,还用石磨慢慢悠悠地转,听石磨磨齿间摩擦粮食发出的匀称的舒缓的温柔的声音,心里舒坦,自在,有一种享受的味道。   现在的人们再也不用那样辛苦地劳作了,工厂化生产时代出现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工厂里实现了,老百姓只要到商店里买就行了。   前段时间我回了趟家,看到了我们家那盘石磨被放在门前的老杏树下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工具了。孩子们在上面下四路顶游戏,老人们围在周边下象棋。有时候,吃饭时,好溜门子的媳妇端着饭碗聚在一起坐在上面边吃饭边拉家常。   我坐在石磨上和乡亲们聊起了石磨,聊石磨的过去,聊石磨在过去的生活中的作用。大家都感叹时代真的变了。   石磨静静地躺在那儿,向人们展示着它的过去,人们从它的被磨的光滑玉润的外观上读到了它的厚重的历史。   一盘石磨就是一部厚厚的历史书!
  
  驴子
  七十年代以前,驴子是我们这里人们用来拉磨磨面的重要工具。好多人家都养驴子。头的是一家独养一头,有的是几家官养一头。一个村庄上少说也有十头八头驴子,现在一个乡甚至一个县一条驴子也看不到了。八0后以后的孩子们只能从书本上了解驴子了。   那年代,驴子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重要了。   驴子是很温驯的牲口,主人叫它干什么从不挑剔,任劳任怨地去干。小时候看到妈妈套驴拉磨,驴儿知道一样,自觉地将身子移到磨套里,用块布将它的眼睛蒙上也无意见。一声吆喝,它就悠闲地围着磨道转起来好象在做游艺戏,直到粮食磨完了它才停下来。   那年月养个喘气的动物是很麻烦的。大家整天忙着在集体的田里劳动,没有空闲时间去服侍它呀。但是,不养它,拉磨磨面就是问题了。   独养的家庭,都是家里有年龄大的老人。他能够将驴子拉出去找片草场把绳子放得长长的,让驴子自己在草场子上自由觅食。过半天再去移个草场子。有时候驴子拉磨了,老头子就背个背箕到田埂或草场子里将草割来家喂驴子。没事的时候用扫帚在驴子身上刷刷,给驴子挠挠痒,驴子被老人拾掇的干净利索。   官养的驴子,都是亲亲友友几家子官用一条驴子。大家平均凑份子买来驴子,平均摊一家养多长时间。这样的驴子摊到勤快人家能够吃饱喝足,反过来,就要受罪。因为这样的人家大多没人手,要干活,还要忙自留地,更要照看孩子,实在没时间。把驴子拴草场也没空去移地方,吃饱,吃不饱就那样。   大多有石磨的人家都有驴子。这样的人家显得富有。万事不求人。用人家的东西是要担人情的。虽然那年月民风纯朴,但人情还是要担的。相互帮忙,不讲代价是当今社会所没有的。   如果谁要用你家的驴子,早几天就要来问,并且还要说一大堆子好话。没有人用还好,有人用了还要等。用过之后,还要将驴子喂饱草料,顺带还要割一大筐鲜嫩草送来,让驴子吃饱喝足,这样主人家才高兴,下次再用还好意思。   好说话,有人缘的人家的驴子也受罪,它的活要比没有人缘人家的驴子多的多,累的很。不是不疼自家的牲口,是人情难却呀。看到驴子干完活浑身湿湿的,心里也难受。有的人家疼爱牲口,一般的情况下不愿意将自家的牲口连着借给人用。   我们家那头驴子是官养的驴了,也是最最辛苦的一头驴子。谁家要用,说一声就好。不用把官养的几家都问遍,在谁家就问谁。   好多的人家,也想有自已的驴子,可经济条件不允许,买不起,只好厚着脸皮东家用一次,西家用一次。大家知道他们的难处,也都愿意借给他们。总之在一个庄上住着,谁用不着谁呢。   那年代,牲口也好,人工也罢工,用就用了,无非是供顿饭了事,更不用付费。大伙在一起相处的很融洽,很和谐。真的。   真的,石磨也是邻里关系的润滑剂。小小的一盘石磨承载着一个村庄,维系着众乡邻,也显示着磨主的人脉关系。   驴子在我们这个地区甚至好多地区消失了,但驴子存在的那段历史还在,人们忘不了驴子给人们创造的那些业绩,人们更忘不了驴子在他们生活中曾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驴子的历史是辛酸的,也是辉煌的,更是灿烂的。
  
   [ 本帖最后由 百味人生 于 2010-10-26 22:08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