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故土家园最忠实的守望者

2020-09-24叙事散文雪归

故土家园最忠实的守望者雪归我出生在青藏高原大坂山与积石山之间河湟谷地的一个小村落里 ,这里有日夜流淌的湟水河蜿蜒向东,这里有 绝壁耸仞的 红崖山起伏绵延,这里有跪乳的羔羊和甩尾吃草的老牛,这里还有我在春种秋收中习惯于一世操劳的乡亲父老。
故土家园最忠实的守望者

雪归

我出生在青藏高原大坂山与积石山之间河湟谷地的一个小村落里 ,这里有日夜流淌的湟水河蜿蜒向东,这里有 绝壁耸仞的 红崖山起伏绵延,这里有跪乳的羔羊和甩尾吃草的老牛,这里还有我在春种秋收中习惯于一世操劳的乡亲父老。


董得红先生是我的朋友也是乡亲,故园的山水和 乡亲是 我们共同的牵挂, 而共同的创作爱好更使我们少有距离,因此, 离开故土家园到另 一个城市生存的我们便有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熟稔和亲近 。


当我离开故土渐行渐远,到城市为 生计奔 忙,在 城市里 积囿的关于 挣扎 着 生存的感喟 , 时时令我如鲠在喉,于是我便 习惯性地向董得红先生吐露 。在他 面前,许多 情绪 我不 用刻意地 加 以 掩饰 和遮蔽, 因为 们 曾经 饮 着同一 河 水,吃着同一块土地收获的粮食, 感受着同 一个方向吹来 的山风。在 董得红先生的身上,有故园乡亲的质朴 与 淳厚, 也 有故园乡亲的亲切 与 温和, 还有 故园乡亲的谦和 与 内敛。


有幸在《行走 在 江河源》还未付梓出版时我便先睹为快,其 “ 山水之恋 ” 、 “ 忧患江河源 ” 、 “ 乡野之歌 ” 三辑所折射的,是一 位 对家园故土的 有着无限 依恋 、 无比热爱 和深切 感恩之情 的创作者 ,满胸 满怀的赤诚与激情。当我在电脑屏幕前读完全集, 《行走 在 江河源》 一集 令我在心生感动之余也颠覆了我长期以来形成的 、 自以为熟悉故土家园的浅薄所见,同时 也 更加加深了我对故土家园的 思念和依恋 。 从董得红先生的笔下,我终于知道 ,这 多年以来,我 其实是在 犯着一个致命的错误 —— 对家园故土,除却只是依恋和 牵念, 我甚至并不曾深入地了解过它,当再回过头时,我 不能不 愧疚于自己的无知和 浅薄。


《行走 在 江河源》 的 第一辑 “ 山水之恋 ” 仿佛 是 一个地质博物馆陈列室, 这里湖上生明月, 古青杨参天而立,褡裢湖两情相悦 ; 这 里有 不仅有 原始森林景观 、 水体景观 ,还有 天象景观 和 人文历史景观; 这里 是 尼僧并存的法地 ,是 碧水丹山的旅游亮点 ,也是 动植物的天然宜居地 。

在 第二辑 “ 忧患江河源 ” 里, 作为自然工作者的董得红先生,早已 深切 感受 到了人类的 生存危机 。 当人类 无节制地开垦土地、无节制地滥伐森林, 当 狼和狐狸 的踪影已经很难在草原上寻见, 当荒漠正在吞噬我们的家园,生态灾难逼近黄河源, 在 拯救和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例外地在选择着拯救。作家更是振臂而呼: “ 防治荒漠化, 是 我们共同的责任 ! ”


第三辑” 乡野之歌 “是我最为喜欢的, 其中许多透着河湟泥土芬芳的章节,总令我不忍释卷。 这一辑中,那童年的麻雀、高原的杜鹃、远逝的小河、浓郁的丁香 ……所有这些, 无一不是我所熟悉的事物。在这些寻常却令人倍感亲切的事物中, 作家 深入挖掘, 既是 自然科学者 又是 文学创作者 的 董得红先生 在这里找到了 二者 最佳的结合点与着力点,这些文字,无一不令人感怀和难忘。


在大漠深处,在山林之巅,在河源腹地,在高原雪域 …… 董得红先生凭着一份天性中的执着和热情,把行走的过程用文字向我们一一展示。当 沙漠中的小草“ 凭借弱小的身躯阻挡风沙,前赴后继又孤寂无助”, 当它 “支撑着疲倦的身体,遥望可悲的人类” ( 《 荒漠正在吞噬我们的家园》 );当 水磨像“ 饱经风霜的老人,佝偻着腰在讲述山林中曾经发生的故事 ” ( 《绚丽多姿的夏都后花院》 );当 红嘴鸦“ 蹲在牦牛背上,悠闲地想着自己的心事 ” ( 《深秋麦秀行》 );当作者遇到 “ 脚踩千里风沙,头顶碧空蓝天,在沉默中无私奉献 ” 的养路工 ( 《西行漫记》 )……在一路行走的过程中,董得红先生 不时 地向我们讲述着 在 自己眼前、周边与更广阔地域的 之上,他的 所见与所闻,所思与所想 。 正是在 这种 讲述中,我们 实现 了与作家、与地域、与地域上的事和物一种 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在高原既荒凉又厚重,既粗犷又婉约,既豪迈又忧伤的黄天厚土之上,当那个 曾经玩着 以土丘为堡垒的攻击战, 沉迷于 捉迷藏 、 捅马蜂窝 、 掏鸟窝 的乡村稚童,经过高原的洗礼,最终成长为一个稳健而细腻、温情而理性的作家。无论是其被 一片沙棘林感动 ,还是 将 对可可西里的 憧憬变为依恋, 抑或是在 风蚀林 里的一瞬间 觉得自己渺小而可怜 ,我们 可能看出 ,董得红先生始终是敏感而又忧郁的。在《麻雀恋情》里,他怀念那只在童年岁月里曾经放飞的麻雀,却也“ 希望拥有,但不剥夺;希望亲切,但不伤害 ” 之笔所 彰显出 的 人文关怀令人深思。在《 环境意识与环境良心 》中,他这样说:“ 在对待环境问题上,只有 ‘ 独善其身 ’ 才能 ‘ 兼济天下 ’” 。他匠心独具地提出“ 环境良心 ”的概念,指出 “ 我对得起自己的‘环境良心’, ‘ 我没有污染环境 ’ ,那么,有关 ‘ 环境良心 ’ 的话题,将不再是杞人忧天,不再是沉重的感叹,而是国民环境意识提高的集中体现。 ” 在《亲近绿色》中, 他 通过营造绿色世纪的大概 念 ,指出这“ 是觉醒的人类共同的企盼和追求。 ”在 《绿色忧思录》中,他给我们以希望:“ 总有一天,人类最为波澜壮阔的绿色乐章将在这里奏响。 ” 在《感恩地球》中,他发出了纳喊的最强音——“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己! ” 对一种事物、一种场景、一种情感的持久倾注最能铸就一段华章。寄情于 故土家园,也 无愧于 故土家园的董得红先生,应该是高原大地上故土家园最忠实的守望者 。 透过 《行走 在 江河源》 , 我仿佛 看到,在 故园乡土上,在长高鸟儿一声声的啼叫中, 麦苗拔节 ,油菜开花, 野山莓由绿转红 , 还有 那 干涸已久的荒漠花 , 在水的滋润下突然绽开的艳丽花朵 …… [ 本帖最后由 雪归 于 2011-3-1 10:34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