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从来不需要想起

2020-09-24抒情散文秦时明月

从来不需要想起1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句唱亲情的歌词,用来描述我们对那场灾难的记忆很恰当。是的,我并没有要刻意记住,即使那些电视和报纸不那样翻来覆去地念叨,那样的记忆它仍然会在该复活的时候悄然复活。一周年的那个时刻,我正在我的
从来不需要想起
                      1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这句唱亲情的歌词,用来描述我们对那场灾难的记忆很恰当。

  是的,我并没有要刻意记住,即使那些电视和报纸不那样翻来覆去地念叨,那样的记忆它仍然会在该复活的时候悄然复活。   一周年的那个时刻,我正在我的家中。我听到了窗外凄凉的汽车喇叭声以及远处的汽笛声。我站在窗前,泪流满面。我透过朦胧的泪眼和朦胧的窗纱,看见了楼下道路上缓行的人影。我感觉到一种浓重的伤感从外面的世界浸进了我的斗室。

  两周年的那个时刻,我决定要出去看看。那一天我驾车转到了都江堰,再顺着刚刚完工通车的成灌高铁,一直跑到了青城山麓。那时,灾难的惨象已经基本不见,相反却是苍翠青山满目,壮丽气象弥望。从平原深处游弋而来的高架铁路,像一条巨龙飞舞,舞活了整个川西平原。

  三周年,也就是今天,我准备按照三年前那一天完全相同的时刻,完全相同的方式,完全相同的过程,去走过那一段只有几百米远的街道。

  14点20分,出门下楼。   14点22分,走到外边的大路上。

  14点25分,走过那家美少女守店的小超市。   14点26分,走过哑巴修鞋的摊子。

  14点27分,走过那家小饭馆。

  14点28分,山摇地动……

  然而,眼前的情形是平静的,平静得让我怀疑这里三年前根本没有发生过那件大事,街市一片太平。我在自己的心中复原那场经历,别人不知道,也不必让别人知道。但是我仍是清晰地感受到了那双紧紧抓住我膀子的女人的手,以及那一只迅疾地从什么角落里射出来停在我脚边的那一只黄褐色的猫……
                     2

  今天,学校里例行的举行地震避险演习。预案早已发到手中,所有的指令和步骤昨天都给学生交代过了。那时学生都埋头赶作业,没有人听我的。我并不生气,因为我觉得这太正常不过了,学生都觉得“演习”不过就是“演戏”,他们不过是群众演员而已。当广播里发出演习开始的指令时,学生们慢慢从作业里抬起头来,勾肩搭背,有说有笑的,胜似闲庭信步,从教室出来,按照要求的路线,鱼贯而出,嘴里嚼着口香糖,手里玩着DV——他们不是经历者,他们把自己当成了旁观者。

  回到教室,我做总结:所有演习,都是预设;所有灾难,都是不期。既是不期,预设何用?既是无用,演习何益?

  学生们便一起“呵呵”,绝对赞同,似乎让他们参加演习是对他们劳动力的剥削,终于找到了与他们“一个见识”的知音。

  我话锋一转——不过……不过,孔子教导我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未雨绸缪……

  有备无患……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学生便又开始齐声:嘿嘿……夸张地前仰后合!

  的确,聪明的人应对灾难的措施真是充满了太多的悖论。一切都要到那时刻到来时才能验证,而谁希望那样的时刻到来?谁知道那样的时刻什么时候到来?演习,似乎更像是受过惊吓的人为自己壮胆的吆喝!
                      3

  此时,电视上正在播放纪念性的专题节目。那些豪气冲天的歌舞,主持人那煽情的言语,仍然可以一次次地打动观众,使人不禁眼眶湿润。最近这几天,各个电视台都在高频地播放那些曾经的触目惊心的镜头,每次都会让我泪眼迷蒙。

  但是,最终总让人觉得——不过是在看一场演出!

  好多曾经因某种机缘而声名大噪,后来又销声匿迹的人物,总是会定期的被请出来亮相,说一些类似于台词的感言。

  我相信,经历过灾难的人们,不会忘记“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格言。但是,“感恩”这个词,最多的不是出自受灾的人们之口,这就使人觉得受人之恩者有一种被挟持着“感恩”的尴尬和狼狈。

  灾区,灾民,惨象,当然还有今天的美好气象——被全方位地展示,仿佛一个被新衣服全身包裹的流浪汉,又被一层层一件件地掀开,向观众展示其受助的丰厚!

  可知道,受伤者需要静养?

  以上拉杂文字,记于公元2011年5月12日23点45分。
[ 本帖最后由 秦时明月 于 2011-5-15 19:22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