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她们之活在屋檐下(一)

2020-09-24抒情散文王选

她 们她们,都是母亲,都被岁月的风霜反复漂洗出陈旧的面孔,却依旧善良着,苍茫人海,也许,她们仅仅是一片干枯的槐叶,碧绿灿烂的生活只属于过去,抑或,就从未拥有过,哪怕一天的明媚。其实,她们素面朝天,她们也背负三尺黄土。她们,都是好人,都是我


她们,都是母亲,都被岁月的风霜反复漂洗出陈旧的面孔,却依旧善良着,苍茫人海,也许,她们仅仅是一片干枯的槐叶,碧绿灿烂的生活只属于过去,抑或,就从未拥有过,哪怕一天的明媚。其实,她们素面朝天,她们也背负三尺黄土。

她们,都是好人,都是我曾因为其他事情采访过的普通人,普通的好似谁都可以忽略,只是,我看到了她们巨大的苦,像阴云,挥之不去,像乱麻,毫无头绪,像日子,薄如一纸,却举手难揭。贫苦,更像泥浆,淹没了她们织满血丝的眼睛。
我,要说的是,三个女人,或者三个母亲。
活在屋檐下

两千零八年,阳光灿烂的让人绝望。地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撕开了湛蓝如洗的天幕,摇毁了花开正浓的家园。去麦积区甘泉镇一个村庄采访,我已经忘了那个村的名字,只是土路两侧的白杨像傻孩子,搓着油亮的手掌,用树枝编织的网,筛出满地阳光。

那是一个不大的村庄,二十余户,偏僻,穷。进村的路还是震后为了救灾,新修的,村庄深陷在浓密的树林里,像藏着,躲着。你不会相信,这样大树林还有村庄。也许只有冬天树叶落尽,村里人才能在树梢的缝隙中清晰的瞅瞅干硬的天空。村里似乎没有砖房,清一色老土房,清一色被地震摇塌,清一色蹲着被烟熏火燎的乌黑的四面墙。一切,触目惊心,满目苍疫。

我们随便进了一户人家的院子,没有围墙,院中间搭着天蓝色的救灾帐篷,后面是一堆焦黑的土,和四面单薄的快要奄奄一息的墙,依旧被柴火熏的一塌糊涂。一个女人,在没有屋顶的四面墙里做饭,泥砌的灶头,落满了尘土和油污,一边压塌。看我们进来,她很热情的招呼,但是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倒水,还是找凳子,两只沾着洗碗水的手揪着衣角,其实,杂乱而拥挤的院子仅仅能落个脚。她五十多岁,应该是母亲。过分的劳苦已经让她伸不直腰,加之地震带来的灾难让她变得如同一件破旧的衣服,到像被光阴洗刷成七十多岁的老母亲。

她指着不成样子的家,说,都倒了,成了这样子,饭都没地方做。眼泪已经从她干瘪的脸上流了下来,她叹了口气,用手背摸了比脸色还黑的眼泪。继续说,帐篷里现在还能住,冬天就熬不过去了,一家三口人,靠我,我也动弹不了了,新房子是没指望,地里的麦子也黄了,都没空去割……她说了很多,像把心里的话全掏了出来,眼泪也流了好几茬,她说苦,她说心里乱哄哄,她说天塌了自己一把散架的骨头不知道能撑多久。我们只有安慰的本事,同情也是那样苍白无力,我们说有政府,会帮助困难人的。后来,进来了一个穿黑蓝布衫的男人,朝我们点点头,就到帐篷边砍柴了,似乎对一根柴他已经束手无策,没有力气,斧头迟钝。拍摄完毕,我们准备出门时,女人走进了西面一间摇摇欲坠的土房子,很小,比茅草房强不了多少,门上挂着半截门帘,破旧,沾满泥土,绣着一朵掉色的花,门帘后面是一片凝重的漆黑,安静,有苍蝇掉进去。一会,女人从屋里掺扶着另一位瘦弱的像半张黄纸的老人,顶着一头白雪颤巍巍的挪出了黑暗。我忘了问,孩子怎么不照顾你们,一家三口都是谁,不过后来才知道,幸亏没问,否则又会给她增添悲伤。

离开村庄时,才听村里人说,她有两个丈夫。我们也纳闷,细问,才知道,第一个,是年轻时招的上门女婿,两人靠几亩薄田,光阴推的简单、平淡,但没有生育一个子女。后来,男人得了大病,便一直卧床不起,连基本的生活自理也难,家务、农活,全摊在她一人身上,靠黄土扒食,日子越过越穷,债务越欠越深,身体也越压越跨。后来,村里来了一个过路的乞丐,到她家乞讨时,便留下了,这里的细节无人知晓,总之是留下了。这个男人也勤快、老实,有一身蛮劲,帮着女人耕地割麦,替着女人锄草养鸡,他们一起还债共同照顾那个卧床多年无法动弹的男人。而女人也需要一个男劳力,确实需要,否则,她的穷光阴再也没有办法推前了。那个男人没有反对后面来的男人,一家三口,就这样组成了。她们有时候三个人挤一个炕,有时候一起商量农事庄稼。日子依然穷,但能揭过去。现在,过去了十多年,她们都老人了,老的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经不起任何灾难折腾,但,地震还是没有放过一个苦命的家庭。

很久了,不知道,现在,三位老人还是否健在,新房子有没有盖起,穷日子有没有起色,一家三口在母亲的支撑下,还是不是依旧平平淡淡的过着槐树叶下,鸡犬人家的生活。
[ 本帖最后由 王选 于 2011-6-14 19:34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