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乡土怀旧系列之二十五:车轱辘月饼献月神

2022-01-20抒情散文于文华
◆乡土怀旧系列之二十五:车轱辘月饼献月神文/于文华四五月里,每每有大朵大朵的云层堆积,有一股一股的清风吹拂,有大滴大滴的急雨铺天盖地般落下来。那雨先是打湿了地面,接着冒起了一个个小水泡,水泡旋开旋落,化作股股小溪,向低洼处流去。我们,欢天喜……
     ◆乡土怀旧系列之二十五:车轱辘月饼献月神
       文/于文华
  四五月里,每每有大朵大朵的云层堆积,有一股一股的清风吹拂,有大滴大滴的急雨铺天盖地般落下来。那雨先是打湿了地面,接着冒起了一个个小水泡,水泡旋开旋落,化作股股小溪,向低洼处流去。我们,欢天喜地、兴高采烈地跳着、喊着、跑着、叫着,嘴里一遍遍不知疲倦的吟唱着:“天爷天爷大大下,蒸下的馍馍车轱辘大;天爷天爷大大下,蒸下的馍馍车轱辘大……”   虽然,这首歌谣所蕴含的内容我们不大明白。但我们知道,这雨的大小,一定跟秋天生产队麦场上麦垛的高矮有关系,一定跟家里饭碗里饭的稀稠有关系,也跟八月十五的月饼大小有关系。雨越大,离车轱辘一样大月饼的梦境就越近。雨中,少不更事的我们,不怕暴雨的侵袭,不顾一脸雨水的“洗礼”,提着小铁铲,光着小脚丫,乐此不彼地将四处流泻、胡乱奔涌的水流,挖到自家门前的菜园、树林里,或者像大人一样,将水引入一个深坑,积攒下来,形成小小的“湖泊”——里面可以放自己叠的小船,随风悠悠漂浮。歌谣里,人们祈祷着、默念着:那雨一定能够带来一年的好收成,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户户就可以蒸上满蒸笼的车轱辘大的月饼,敬献给明镜似圆圆的月亮,感谢天神对万物、生命、家园与芸芸众生的眷顾与照料,才有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果真,下过豪雨的收成的确分外好。中秋节前几天,人们一改往日的节俭,将过年才用的蒸笼找出来,好好清洗一番,劈些好柴火,准备蒸月饼。白面蒸一个,掺些玉米面与白面做一个,还有些剩余的发面,将家里不多的杂面也蒸一个。白面月饼是献的,要精心做。将荇好的发面擀成圆形,用菜籽榨好的清油抹了,一层黄(是姜黄),一层绿(是自家种的茴豆子晒干弄成的)、一层红(是红曲),一层黑(也是种植的胡麻,炒熟碾成粉末状)地加工,一层玫瑰色,层层叠加在一起,五颜六色,好看极了,就是没有蒸好的月饼,也闻起来香喷喷的!有些心灵手巧的妇女,用梳头用的小梳子,小剪刀和一双手,能够将发面随心所欲地做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们,一大群小屁孩,争着嚷着叫妈妈和姑妈们做小鸡、小猴子、小羊……给我们。那些捏好的动物,虽没有泥人张捏的泥人那么惟妙惟肖,但也栩栩如生,吸引的乡村孩子睁大眼睛。   这些半成品还不好看,蒸出来,用各种颜色染了,才格外好看、格外神气、格外攒劲!我们把他叫做“花馍馍”,这是乡村母亲送给孩子的礼物,就像西方过圣诞节时,圣诞老人给孩子们精心准备礼物一般,在北方的乡村,勤劳质朴憨厚实诚的母亲们,能够拿的出手的,唯一可以让孩子们喜笑颜开的玩具,就是这些被称作“花馍馍”的面制品。往往,我们拿到手以后,要和小伙伴们相互比试,相互竞赛,要是比不过,那可要哭鼻子的。(而蒸不好花馍馍的家庭,母亲是很失面子的,隔年,要请高人做)玩够玩腻了,觉得不新鲜了,放到嘴里,咀嚼一番,连同奇妙的感觉一起咽到肚中。记得那个时节,家家除了蒸月饼,还要蒸一个“孙猴猴”,和盘子一般大小,和花馍馍一起蒸——捏一个发面做的人,蒸好和花馍馍一同颜色绘制,和车轱辘大的月饼一起敬献月亮。   有些人家的母亲,还会做面狮子。蒸好,红的绿的黄的颜色染制了,像城里人家的鲜花一般,供放在书桌上,甚至一直存放到来年青黄不接时,敲碎了,用开水化了,可以让哭叫的孩子吃几天。我奶奶就会做面狮子,活灵活现,威武十足的狮子,摆放在家里的长条桌上,给贫穷的家庭添加了不同寻常的意义。(现在有些地方,把这些面做的狮子、马等,当作非物质文化申请)   月饼蒸好了,一轮圆圆大大的月亮缓缓升起来了。月光如水银般拂照在收割后的庄稼地上,泻在慈眉善脸村庄身躯的各个角落,也给萦绕庄前屋后的小河、树木镀了一层奇妙无比的光芒。四周无遮无拦,一切是难以描绘的美好、丰盈,难以形容的优雅和多情——我们,村子里半大不小的孩子们,蹑手蹑脚地在明亮的月光下到各家各户去“侦察”——没有人给我们吩咐,没有人提醒,仿佛商量好的似的,在月上中天之时,看看谁家的月饼蒸的又大又好看,谁家的院子打扫的干净整洁,谁家盘子里摆放的花馍馍式样多,谁家的孙猴猴样子像……但能引起我们眼球和味觉的,不是切的状如莲花般好看的西瓜,不是那洗的干干净净的梨子、秋子,而是那一串一串如玛瑙般晶莹似珍珠般圆润的葡萄,是一个一个红艳艳、圆溜溜的苹果,是一块一块软如酥甜似蜜的饼干……(这些物品,在当时的农村是稀罕而难见的东西)而小时候的乡下,在中秋团圆的这天,家家门户洞开,大人们也宽宏大量,任凭我们这些顽童“偷走”几串葡萄、几个苹果、几块饼干。村庄以及村人这些天真、纯朴、善良的天性,教会了我们友爱他人、善待生命、知足常乐、珍惜美好。

  我国古代就有春天祭日、中秋赏月的习俗。据资料记载,在殷、周的江浙一带就开始吃“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引进了将芝麻、胡桃、核仁为馅的“胡饼”。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此际金凤存爽,雨露生淳,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玳筳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竞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每逢中秋佳节,恰在农村的秋收之后,人们在皓月当空之时,阖家团聚,庆祝丰收,感激天地的眷恋和惠顾,感恩生命的丰厚馈赠和生生不息,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也期盼家家和睦、生活如意。
  而在家乡西北各地,人们往往蒸一种车轱辘大的月饼,上面绘制了月牙形,在月上中天之时,恭恭敬敬地抬之桌子上,敬献给月华四溢的一轮圆月,以此表达心中最朴素最真挚的美好期盼!到十六早上,家庭主妇才可以将月饼,仔仔细细砌开,四四方方的一块块,给左邻右舍送两块,平日不大走动的亲戚家,也提着月饼联络联络感情。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如果你仔细看去,中秋节那些天,在我的家乡,在西北乡村,乡路上小巷里到处走动着提月饼的人,家家户户笑语盈盈,户户人家都有月饼在展示在亮相,好像是一次月饼大联欢、大比赛!而透过这种现象,它实际展示的是一种人们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期盼,一种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一种其乐融融境界的追求。

  同是一轮圆月,唯独炎黄子孙对月亮的情感最深厚、最醇香,这情感渗透着九州大地对家庭的珍爱、对家人团聚和睦的追寻,传递着甜蜜小康生活的向往!   这些车轱辘月饼温暖而甜美的记忆,一直珍藏在我的心底,现在每每回忆起来,依然是那样的鲜活而真切。吃过了各式各样的月饼,感觉唯有家乡的车轱辘月饼最甜香。而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越发理解了“月是故乡明”——这是饱蘸了浓浓的思念情结,这是掺和了深深家乡情感的话语。一句“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诗句,与其说是表达了国人普遍的期望团圆、阖家快乐的美好愿望,倒不如说是华夏儿女对家庭幸福、全家和睦、生活甜蜜、国泰民安的执著追求。
        (全文2715字)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