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时光里的“表”达

2020-09-24叙事散文季大相

时光里的“表”达
季大相与生命息息相伴的,乃是周而复始、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掉的时间。钟表,就是顺应人们的时间概念而诞生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人们手腕套一块表,用于炫耀大于掌握时间的成分。关于手表,家乡曾流传多个版本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经
时光里的“表”达
季大相

与生命息息相伴的,乃是周而复始、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掉的时间。钟表,就是顺应人们的时间概念而诞生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人们手腕套一块表,用于炫耀大于掌握时间的成分。

关于手表,家乡曾流传多个版本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经典的笑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一次,一位老农乘客车进城,行进过程中,车辆难免会发生颠簸现象,他却借机有意无意地抖露出手腕上的表,“唰”锃亮的表壳、表带,十分显眼,立即吸引了周围人的眼球。老农尚在自我陶醉之际,身旁一位中年妇女开口道:“同志,请问几点了?”闻言,他愣了一下,继而抬起手腕,答道:“让我数一下?”“哈……”车厢内的人皆被逗得哄堂大笑。这位不识字的老农,纯粹是发财后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买块表戴着炫耀的,殊不料,却因此出了个洋相。

记得1984年,庄上在县造纸厂当运草工的喜二哥,花30元钱买回了一块“中山”牌手表,套在左手腕,身着短袖衬衫,人往庄上的大路口一站,立即被一圈人围拢起来。这是我们80多户人家的自然村庄拥有的第一只手表,大家将表轮流拿在手里左看右瞧,有的人还把耳朵贴在表面上,聆听“滴哒滴哒”的有规律的表针转动声音,目光里流露出惊异的神色。喜二哥有了这块表,也多了些许烦恼事。庄上男青年相亲,都千方百计地找到他,小心翼翼地向他借表,碍于乡里乡亲的情面,他只得有求必借。相亲成功还表时,往往会附带两包香烟、十几块喜糖之类的喜庆物品,落得个好人缘儿。

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手表,从那时起便成为我的一个梦想。这个愿望,在中学毕业那年得以实现。中学毕业后,无所事事,本家一位兄弟让我跟随他收废品,当攒足30元钱,我立马到“供销商场”钟表专卖柜选购了一块“中山”表,那份喜悦和满足感,让我终身铭记,难以忘怀。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是家乡农村建筑砖瓦房的一个高峰期,房屋落成,会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进宅”收礼,当时经济水平还比较差,家庭主妇的娘家或男主人的姐妹,会凑份子,敲锣打鼓地送上玻璃匾、挂历等贺礼,其中,一座大挂钟是常见的大件物品。有些地方,送钟有“送终”不吉利的说法,家乡送钟却蕴含着“声如洪钟”,干什么都能一炮打得响,大吉大利的意思。

有了钟表,利于掌握时间,但它如若耍起小脾气,也会把人捉弄得哭笑不得。记得1992年在北京服役时,一次外出执行任务,火车是提前5分钟检票。在车站外口,我抬腕看了看手表,离检票时间还有3分钟,便上了趟厕所。当我奔检票口走去时,老远就听检票员喊道:“快一点,还有2分钟时间。”闻言,我慌了神,疾步走上前检了票,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在抬腿迈进车门的一瞬间,火车“哐啷哐啷”的启动了。找到自己的座位,放下随行携带的物品,人一下子委顿在地,先前高度紧张,剧烈运动,心神超负荷,待神经松驰下来,人顿感浑身疲软无力,第一次品尝了虚脱的滋味。趴在座椅上,凭借年轻体健的优势,休息了7-8个小时,体力才基本恢复过来。事后,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后一响“北京时间”一核对,才发现自己的手表指针慢行了3分钟。

后来,再遇事出门,我总将表针往前拨个2—3分钟,按标准时间把握,从从容容,宽裕充足,从未因时间而误事。(后面文字为2011年8月4日续写)写有关时间的文章,不知不觉中,早过了下班时间,妻打来电话催回家吃晚饭,我回答:“马上就来。”手机电量也同时耗尽。吃过晚饭,冲了澡,便上楼进入卧室,将手机插入接线板充电。即将升入高中的儿子参加了朋友办的一个培训班,每天早晨5点40分从家里出发,6点10分左右到达。为此,我将闹铃设定为5点。次日,闹铃准时5点响起,我像往常一样起床,按部就班的做好早餐,5点20分准时喊儿子起床。

一件与时间有关的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

儿子急匆匆地走过来,面色不悦地问我:“爸!你也不早点喊我,迟了。”

我随口应道:“刚过5点20,怎么会迟了?”

“都6点20了,我说今天天这么大亮,怎么才5点多钟?拿妈妈手机一看,都6点20了。”儿子嘟嚷着。

我以为自己搞错了,又看了下手机,清晰地显示为5点30分。

这时,儿子已将妻的手机拿来,我接过,半信半疑地看了下时间,却显示为6点30分。我有点发懵了,正打算到邻居家核对一下时间,手机响了,是朋友打来的,问时间已过,人怎么还没有到?

至此,我确信自己手机的时间显示出了问题,整整慢了一个小时。幸好,误了的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大事,似乎于冥冥之中提醒我,在把握时间方面懈怠不得。如此离奇,蒙太奇式的戏剧性,恍若天方夜谭,但又是真真切切的,如果从唯心角度来讲,这是心灵的感应。我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那么,文字与现实的碰撞,只有庸俗地归结于两个字——巧合。事后,找内行的朋友咨询,他告诉我,这是关机后程序错乱造成的结果,一般很少出现这种现象。

由盛转衰,这合乎所有事物的本身逻辑。钟表的盛衰,从一个个钟表店陆续关门中找到了注脚。1996年至1999年是“B P机”流行期,“BP机”又名“寻呼机”,除了寻呼的作用外,还有播报时间的功能,快捷方便。渐渐地,手表开始从人们的手腕上褪脱下来。2000年起,随着“BP机”逐步淘汰后,小灵通、手机又开始流行,及至今日,手机完全普及,它具有时间与日期、设立闹铃等功能,以及诸如提醒类事项,很实用,完全代替了过去戴手表单纯为了掌握时间的初衷。家住的小镇上,鼎盛时期有5家钟表修理门市,随着2009年“孙氏钟表店”改换门庭为“手机大卖场”,钟表修理这个行业,彻底淡出了小镇人们的视野。前不久,儿子的一块电子表发生故障,我们父子俩去县城唯一的一家专业修理钟表店修理,却得知因年初市政建设拆迁而搬离,找寻了半天,不知所踪。好在经济宽裕了,一块百元左右学生使用的手表,遭遇故障且无法“妙手回春”之时,废置一旁,只是短暂的惋惜,并不是件十分在意的事。

忽然有一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普通人的手腕上难得一见手表,倒是那些有身份的人,手腕上经常于无意间露出锃亮的表来。初时惊奇、不解,有人笑言释之,那腕上之表,一块价值数千元、上万元,乃至数十万元,那是工艺品,那是身份的象征。
手表,就是这样演绎时光里的精彩。

[ 本帖最后由 季大相 于 2011-10-10 09:33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