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红布绿花朵(肆)

2020-09-24叙事散文青衫子
一曲欢快的《绿衣姑娘》中,朵儿启程前往最后的枪手部落——岜沙。从凯里往榕江的途中,中途下车在路边拍了都柳江边景色。浅江绕青山,和缓的岸,低头啃草的立马,密枝疏叶,组成一幅静谧图。乘木舟过江,水清船慢,她不忘扬臂飞扬。上岸了,路边的野梨花白得
  一曲欢快的《绿衣姑娘》中,朵儿启程前往最后的枪手部落——岜沙。
  从凯里往榕江的途中,中途下车在路边拍了都柳江边景色。浅江绕青山,和缓的岸,低头啃草的立马,密枝疏叶,组成一幅静谧图。
  乘木舟过江,水清船慢,她不忘扬臂飞扬。上岸了,路边的野梨花白得无章无法,一脸俏野,临江观望对岸的侗寨。
  到了岜沙苗寨,拍到一个寨门,它伏于树下,门洞开,一侧用木桩编了篱笆,有点阴森怕人。寨子口有岜沙部落的粮仓。丛林背景下,这些木质屋架像是一个个绳结,凌乱地诉说着部落往事。传说4000多年前,苗族祖先蚩尤战败,率部从黄河下游辗转向西,其中一支来到岜沙,从此定居。
  悠然的苇草,怒绿的竹林,掩映的青瓦木架,连绵的山岩,将苗人世世代代封闭起来。一个苗族妇女与朵儿擦肩而过,惶恐回望,被朵儿拍下来。那个眼神,至今让朵儿恐惧。画面中,那个苗族妇女一身黑衣,黑发,白巾挽髻,褐脸,凸额,拱唇,深陷的眼里写满惊惧与戒心。想必一身红裤的朵儿不经意间惊扰了这个苗妇,在她眼里成了另类也未可知。
  或许在上了年纪的苗人眼里,游客都是过客,属于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和她们无关。她们等待着,或是无奈地迎来一种闯入。无奈地接纳、观望,慢慢消亡。
  门楣上钉有一块门牌,上面印有“岜沙村325号”。这表示了一种序列,一种存在,说明这个岜沙村至少有325户人家。
  两只黄白毛间杂的狗蹲坐于门旁。边上一堆杂木。杂木剥了皮,绿苔呈现出雨阳后的光。一只像是听到什么动静,侧耳细听。后来,其中一只跑上朽乱的屋檐,像是在捉鼠或其他活物。另一只终于发现有人在拍它,向镜头转望。一只花鸭,体态立姿像鸭,与汉族常见的鸭不太一样,红白蓝黑四种毛色搭配得极美,眼周围的毛是红色的,像戴了红眼罩;嘴的前端是红色;脖颈黑白交替,像芦花鸡的那种“芦花”吧?最初在寨中遇到的一两个人,神情拘谨,倒是这些动物们悠闲自若,不分苗汉。
  寨门用几根圆木支撑,苫顶,顶上青苔与背景处的树绿成一片,像是附了体。出寨门,她扛根木棍当枪,笑吟吟地侧身留影。身后的寨门开出一片光亮,憨快地笑。
  又冷又饿,找了一个店家,请求给弄点吃的。糯米粑粑,黄色,麦白色,还有上面密印了红绿五瓣小花朵的,像汉人的贴饼子,烤着吃,软糯,味还行。烤酸鱼,当地特色,据说是用稻田中的鱼腌制而成,放20年不坏,这是苗人待客的贵食。鱼很好吃,略酸,微辣。
  一张黄矮木桌,中间镟了洞,像是蹲火锅用的,四周摆了白米饭,大个儿碗盘里盛了叫不上名字的荤素菜,一通塞嚼,美美裹腹。事实证明,人果然是铁,饭果然是钢。
  饭后在房子周围两米范围遛食儿,落叶中扬起一只只音乐符号样的植株,茎细长,顶端弯曲,通体细绒毛。许是一种蕨类吧。三只幼狗,在草堆里挤成一块绒塑,招人喜。
  岜沙姑娘着了苗衫苗裙,三三两两,像移动的花植。
  镜头里出现一只竹编的箩,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是姑娘晾晒苗裙用的。一只彪悍的黑猪定格在镜头里,旁若无人。
  几个小苗童,并没有着苗装,却盘着可爱的发髻。岜沙继承了千年的苗寨风俗,男人无论大小,盘髻至今。
  几个略大些的苗童,着了传统苗衫,像模像样的扛了枪,一脸笑,纯净如水。男子到了15岁,要行成人礼。寨中长辈用月牙弯镰刀给男子剃头,朵儿看得心惊胆颤。
  成年苗人着土法染制的青蓝布衫裤,腰间配刀,手里擒枪。枪手们四五一簇,扬枪举空,齐鸣迎客,颇威武,特男人。
  据朵儿了解,岜沙是最后的枪手部落,男人以尚武为荣。他们崇拜古树和太阳。这里供着1978年献给毛主席的一棵香樟树根,寨子里有专人看护烧香。朵儿本想悄悄与神树合影,没料到一位貌似冯小刚的枪手主动与她合影,还把枪给她扛肩上摆poss。
  苗人表演了一个婚娶小节目。一位汉族青年也扛了枪,与苗族女子合影,尝了尝当苗人新郎的感觉。朵儿说伴娘手里拿的苗裙是白边的,穿上这样子的裙,代表已婚。新娘喂新郎吃粽子,表示婚事已定。不过听说,入洞房则要等三年后。看热闹的时候,她被岜沙苗女邀请跳舞,开心得不得了。
  朵儿说,岜沙人自然崇拜观念浓厚,树葬风俗沿袭至今。她拍到一颗生命树,据了解,每逢寨中添丁增口,都会种上一棵幼树,让它伴随孩子成长;人死后就将这棵树砍掉,并在他的坟上再栽上一棵树,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
   [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1-10-28 18:05 编辑 ] 都柳江, 黄河, 另类, 苗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