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开荒地

2022-01-14叙事散文若水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17 编辑

开荒地若水/文 我们家的田地本来不少,可随着几个姐姐的先后出嫁,原来六口人的地一下子减了一半,只剩下不到四亩地,而且这些田地还有肥薄之分。肥地一般是种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17 编辑 <br /><br />开荒地若水/文
我们家的田地本来不少,可随着几个姐姐的先后出嫁,原来六口人的地一下子减了一半,只剩下不到四亩地,而且这些田地还有肥薄之分。肥地一般是种小麦和玉米,大约有二亩半,还有一块一亩多的薄地(盐碱地)。当初村里分地时,盐碱地哪家都不愿要,最后村里只能是每家分一点。这块地在生产队上时,收入寥寥无几,基本上是白浪费种子。即使承包到户后,有的人家也看不上这块既浪费钱财和人力,又浪费精力和时间的盐碱地,因此大部分人家的盐碱地还是荒芜着,别看不长庄稼,老草长得却很茂盛。

母亲心疼那块地,便决心把这块地开出来。每个星期天,母亲便带着我和弟弟去开垦荒地。我和母亲在前面用铁锨翻土,弟弟在后面捡拾那些老草根,而且必须捡净,否则老草发芽长疯,庄稼就会被草吃了。地开出来后,母亲不惜花钱买了化肥、磷肥、复合肥等,以多于好地一倍的量洒在地里,并让我和弟弟利用星期天不上学的空儿,赶着毛驴拉着地板车去积肥。

积肥,在过去我们村有很多人家这样做,就是到道边或草地里,专门铲一些根多叶嫩的“趴菇堆”草,铲的时候连草根带点土一块铲下来,然后回家把这些草土堆在一块,并做成不带尖的窝头状,定期往“窝头里”浇些水,在炎热的季节,一段时间后这些草土就会发酵沤制成有机肥。这样的有机肥上到地里,可以改良土壤。这样经过连续三年的努力,我们家那块盐碱地开始长庄稼了,那一年,我们家种的大豆、棉花都获得了丰收,与两旁仍然荒芜的土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后来,村民们见这块地还有药可救,便纷纷效仿对土地进行改良,最终这块荒了几十年的盐碱地变成了良田宝地,成为农家增收的来源。

父亲退休后,一辈子没有下过力的他开始和母亲一样在土地上劳作。那时哥哥参加了工作,我和弟弟仍在上学,我们家的生活虽已大有好转,但父母却仍是勤俭地过着平淡的日子,在他们看来,也许我们家花钱的时候还未到,因为我们兄弟三个先后都要面临着成家、立业。而当时父亲的退休金只有一百多元,除了购买肥料、我和弟弟缴纳学杂费、平时家中的日常开销等,日子还是有点紧巴巴的。为了使家里的收入尽可能地多些,那几年我们家几乎把田地全种上了棉花。即使几亩麦子地,父亲也套种上了棉花。父亲虽然对种地不是很在行,但他毕竟在外面闯荡了这么多年,再加上他注重学习一些农业知识,他的决策为我们家赢得了很大机会。那一年棉花丰收,父亲用这些钱提前为我盖起了一座房。那时我们村的人家大都早早地为儿子盖好新房,并以此来引得媒人上门,也因此村里人开始在修房建屋上展开了无声的较量,比着劲地看谁家盖得房子漂亮。父亲对我说,不是看不到我考学无望,相反他是很希望我能考出去,至于他这样做,是想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争一口气,不能让人瞧不起。

为了增加收入,在我上高二的那年春天,父亲先是买来树苗,种在自家的自留地、承包地相邻的河沟沿上、坡上;然后又带领我们全家拿着镐头铁锨去开荒。我们村西北角靠近盐碱地的地带,有几十亩荒地始终无人问津,就连队里也没把那块地列为公地。而且已经有人和父亲一样,开始动这块地的脑筋了。那时开荒,村里没人管,谁开的地谁种,也不收提留、也不交公粮,可以说是纯赚。这块地地势较低,比起我家的那块盐碱地还要差,甚至连草都不长,地表泛着一层白,远望白茫茫一片,像是下了一层雪。

父亲决定在这块寸草不生的重度盐碱地上开荒种庄稼,是他在翻看了一本关于盐碱地改良方法的书籍后下的决心。这年春天,他和母亲一有闲空就会来到这里,我和弟弟也利用星期天来帮忙。父亲指挥我们按照事先的设计,先是挖了一道道的深壕,然后再把田地平整深翻一遍。一开始,我们的干劲很大,后来就开始抱怨。可父亲却玩了命似的越干越带劲。手上磨起了血泡,他没有停歇;血泡破了他戴上手套,仍是没有停歇;后来父亲又把手套脱了,手上已经是一层厚厚的起茧的老皮。就这样,父亲每天从早干到晚,渴了喝点自带的凉白开,饿了啃两口馒头,累了往田间地头一躺小憩一会儿。父亲没黑没白地一直大干了一个多月,他将自己划定的一片面积大约有5亩的荒地整个翻了一遍,把坑洼之处整平,然后又引水浇灌。父亲说,通过挖壕、深翻土、平整、浇灌,最后再配以施肥,可大大改善土壤的盐碱性。等浇了水的土地快干时,父亲又深耕了一遍,并将自己沤制的农家肥和早已准备好的化肥、复合肥等上到地里来,然后播种上希望的种子。从开荒到播种完,他整整奋战了七七四十九天,肉掉了十多斤,脸被太阳晒的就像刚从锅底爬出来一样,但父亲终于完成了他的计划,且也正是在这次开荒中,他也再一次实现了从一个国家干部到农民的转变。

父亲黑了、瘦了,花白的头发和满脸顾不上刮掉的胡须,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他还不到六十岁啊。看到父亲的样子,我感到很是惭愧。因为父亲用实践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那块多年无人问津的盐碱地,在父亲的精心呵护下,终于长出了一株株喜人的幼苗,即使这些禾苗长的有些发黄,有些弱不禁风,但毕竟长出了希望。第一年,由于土地贫瘠,这块长势 “惹人注目”的田地,最终收成还不敌别人的一亩地。可父亲没有气馁,他又买了些有关科学种田、改良土地的书,白天到地里干活,晚上在家啃书。第二年,这块土地的收成翻了两倍。第三年,这块土地的收成已和其他好地的庄稼长势不分上下了,村民们见父亲的付出有了回报,都开始羡慕起来,而且剩余没开垦的荒地也被村民一下子圈了起来,即使有的地方坑洼不平的厉害,也被强圈一空。村民们纷纷请教父亲改良土地的方法,父亲一一告知。就这样又过了几年,这片白茫茫的盐碱地终于被碧波荡漾的庄稼所覆盖。当然,在村民们无偿耕种多年后,在村里一次土地调整时,这块地被村委会收上去,作为全村土地进行了统一划分承包,成为村民们世代享用的福地。

后来,父亲和其他村民一样,还陆续开垦过几个地方的荒地,就连排水沟的沟底、河道的缓坡浅坡地带,也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勤劳的父辈们,他们用汗水浇开了幸福的花朵,用智慧赢得了开荒的胜利,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增加了村里可耕地的面积,他们的勤劳和朴实闪烁着耀眼的光华,使我不敢懈怠,并激励着我一路前行,不断开垦人生道路上的荒地。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