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用一辈子写一本书

2020-09-24叙事散文南山菊
腊月二十九那天早上,我在路上接一份远方捎来的样刊,风吹在脸上像无数把小刀子,心里热乎乎的像揣着一团火。晚上就是除夕,这个年对我来说,注定难忘。年前赶时间出刊物,中午晚上加班。定稿之后,从电脑传过去,那边发过一本杂志的雏形。一字一字地校对,总
腊月二十九那天早上,我在路上接一份远方捎来的样刊,风吹在脸上像无数把小刀子,心里热乎乎的像揣着一团火。晚上就是除夕,这个年对我来说,注定难忘。

年前赶时间出刊物,中午晚上加班。定稿之后,从电脑传过去,那边发过一本杂志的雏形。一字一字地校对,总是有小小的瑕疵,不是有错别字,就是图片有小问题。反馈意见,修改,再拉出来看,前后五、六遍。从事一份与文字有关的工作,如同嫁给一个心仪的男子,无论怎样都是欢喜的。后来,那些用于校对的“废纸”我没舍得扔掉,用它的反面,我拉了一些喜欢的文章,第一份就是史铁生的散文。

纸质的文字握在手里,感觉是不一样的。我突然明白了很多文学爱好者为什么出书。零碎的文字像是恋人随口的只言片语,有点轻飘飘的,你可能担心它会被一阵风吹散不见了。可一旦把它汇集成册,就好比登记结婚了,有一份相许的神圣。

史铁生的文章被我从电脑上拉出来装订成册,反复地读。正面是史铁生这位大家的手笔,反面是我参与编辑的第一本刊物。世间没有第二本这样独特的书,它是属于我的。这样想着,嘴角不自觉地翘起来。

地坛在史铁生还没出世之前,就在等着他的到来,在他双腿残废最颓废的时候,像母亲一样包容他,给了他一个宁静的空间,思索很多关于生死关于写作的大问题。他把那些表达出来,成全了地坛,也成全了他自己。他出名的时候我没有关注他,他不在了,我手里却握着一本他的书。以书的形式,他让自己的声音成为永恒。

世间总有一个地方,是在等待某一个人的。就像总有一些命运,是上天特意要造就某种人生的。没有人喜欢磨难,但磨难也是一笔人生的财富。对于史铁生来说,是这样的。对于普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中很多人受尽磨难,一生默默无闻无声无息,不能留下一丝痕迹。写文字的人,上天给了他们一支笔,可以记录。这份记录,可以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微弱。 我抽屉里有一本文友的书。这本书的扉页上有作者的简介,后面是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心情的文字,这就是一个人的传记,一段人生的缩影。因为作者是怀着一颗透明虔诚的心来真实记录身边的事物,这本书,不仅仅是作者的心灵轨迹,更是我们阅读社会与人生的一面镜子。

得以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人,是幸福的。往报刊投稿,是保留我们文字的一种形式。有一天下午我收到丈夫的信息,说看到了我发表的文章,他还把所有办公室印有我文章的那期报纸搜罗到,全带回家。我对他这一举动觉得好笑,又觉得欣慰。每天看那么多报纸,如果不是熟人,有谁会在意名字?对于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报纸与书不过都是印有字的纸张而已。在他们手里,没有任何意义。不单单报纸,现在的书的多了,铺天盖地,看的人,又有几个是用心去读?

记起有个女子说过,她不会轻易出书,如果要出,等到老了的时候,出一本,只送给懂得她的人。这样的态度,我是赞赏的。我愿意看到有一个女子,写一本超越名利的书,可以不是大手笔,却是真性情,人与书相映成趣,也是一段温馨的传奇。这个女子,我希望是我“认识”的。(比如我喜欢的一位姐姐,我希望看到她的书。)

有那么一天,当满世界的书让我们不知该如何选择时,也许只有我们的“熟人”与知己,能珍惜我们用心血凝聚的字。一本书,只要遇到一个知音,就算没有白写。能得到更多读者共鸣的书,得以不朽。即使那些写书的人不在了,书还在,无论过了多么久,总有人拂去尘埃,在一本书中将其复活、对话,这就是人与书的缘分。

人的生命何其短,书是时间之树上的一粒琥珀,能保留一个人最鲜活的印记。在写者百年之后,有人还在读他的文章,为他的人生唏嘘,就像我现在,读着一本史铁生的书,这是写者与读者的幸福。热爱文学的人,如果一辈子能写一本这样的书,也就没什么遗憾了吧?在时空之外,书已经是你的一部分,告诉这个世界,你来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