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梨花深处

2020-09-24叙事散文青衫子
天阴着脸,毫无春意可言。一株石榴树在风中摇晃,像要抖掉郁积一冬的尘土。室内亮起灯,灯影里是他的笑脸,那一刻,我真想抱抱他,摸一摸他的脸颊和下巴。他姓王,七十多岁,是花园村居民,面色红润,眼光柔和;他的叙述让我心生暖意,像一位耐心的布道者。跟
  天阴着脸,毫无春意可言。一株石榴树在风中摇晃,像要抖掉郁积一冬的尘土。室内亮起灯,灯影里是他的笑脸,那一刻,我真想抱抱他,摸一摸他的脸颊和下巴。
  他姓王,七十多岁,是花园村居民,面色红润,眼光柔和;他的叙述让我心生暖意,像一位耐心的布道者。跟着他的叙述,我回到了明清年间,看到了一身官服的董讷,董讷修建的花园;董讷的先祖明永乐年间移民马颊河畔,男耕女织,家族兴盛,捐资修桥,敛骨散粮,成为当地名门望族;看到了董讷探花及第、升任左都御史,总督两江的仕途轨迹,看到了江南百姓为董讷修建的生前祠,康熙帝为董讷手书的“眷念旧劳”匾额,看到了董讷的孙子,不恋官场恋文坛的董元度……跟着他的回忆,我也看到了花园村的居民们,一代一代,在董家花园附近围居成村,繁衍生息,看到了宽阔清澈的马颊河,绿草萋萋、白雾迷离的芦苇丛,也看到了“下河逮鱼,割苇子编席,伸手摘梨”的田园生活景象……
  那一刻,我像是回到了童年,变成一个恶作剧的孩子,要逗一逗睡眠中的祖父,扯一扯祖父的胡子。可是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祖父远没有眼前的这位王姓老人慈祥,让我情不自禁地想抱抱他,感受一下他的温暖。
  这个想法不是来自大脑,而是源于内心。他正微笑着边忆边谈,眼神、皱纹、红润的面庞,整个身上透出一种柔和的光,将我引入他的梨花深处,是的,他的,那里有他的童年、青年,他的一生,更有他造福后世的梦想。他说这里的环境非常好,不开发出来太可惜了。
  我去过花园村的果园,当时桃花才开,粉的,白的,疏的,密的,大的,小的,高的,低的,一树树,一丛丛,一枝枝,一朵朵,树树娇艳,丛丛妩媚。可能去的时间尚早,桃花还未全开,连不成一片花海。可是在那里,我的心却的的确确有过停泊。天气晴好,三三两两的果农在修剪果枝,耳边传来咔嚓咔嚓的声音,像一段春天的序曲,伴着清脆鸟鸣和绵延的牛哞声,让人不自觉地慢下来、停下来。蜜蜂嗡嗡叫,像一个个多情种,在花间驻足盘旋,空气中蔓延着春情的香味,青涩的萌动。那种萌动来自地下,源于太阳,这是自然界里最自然的存在,最生动的篇章,勿须解读,不要点缀,抛却构思,只要真实力量的呈现!
  他,还有他的乡亲们,身上有的是这种真实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所延生出来的温暖。这种力量,这些温暖,来自于土地,勤劳,来自于命附于此的耕种、栽培、修剪、收获,还有回馈,取之于土地,用之于土地的感恩、奉养。奉养孩子,也赡养老人,供奉苍天,也敬奉大地,招待宾朋,也厚爱陌生的路人,一只梨,一颗果,一拘水,一餐饭,一件遮寒的棉衫,一杯暖心暖肺的薄酒,一种境由心生的微笑和温暖。这些供奉,这些温暖,像一阵阵花雨,被风裹了,被鸟衔了,被蜂采了,被土含了,被天边的云朵观照了,被夜间的星子扫描了,还有,还有更多,这些有形无形的观照和临在,像一颗种子,会萌发,会绽放,以花朵的语言,成就生命的诗篇!
  我喜欢真实的力量,温暖的诗篇,率性地解读,更喜欢不由自主地靠近,一如那一刻,我想要抱抱他,像抱着自己的祖父,更像抱着年老的自己!我不知道年老的时候,自己能不能像他那样,给人以温暖,微笑,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拥抱。可是我真地很想,很想。
  那一刻,我是一个旁观者,倾听者,是他的忠实信徒,听他述说,描绘,看他沉浸于他的梨花深处。
  他说现在果树品种多了,有苹果、梨、桃、柿子、山楂等等。他小的时候,家家户户不种别的,村内村外全是梨树,只有梨花,生活在名副其实的“花园”里。赶上刮风,梨花飘落如雪,远远看去,真像是下了一场花雨!
  我淋过花雨,是在一个樱花园。风力小,雨不大,人在花中行,如梦似幻。当时想,如果在园子里有所房子多好!胜过城里的水泥鸽笼。我的骨子里有着深深的田园情结,日常劳碌,来不及想,可是它一直存在,早已扎根发芽,在不经意间吐绿成荫,只须一个声音的唤醒。
  原本要了解董讷的史料,可惜了解的内容不多,反而将话题引向花园村的文化旅游资源。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两个小时,伴随着回忆,诉说,他的脸上一直透出一种柔和的光,没有一丝拘谨、观望,按照自己的节奏,一句一句,一段一段,有连贯的,支离的,高昂的,低沉的,有疑惑,问询,答复,也有摇头。
  相对于他的一贯平静,起初我的内心是急切的,浮躁的,随着交谈的深入,我被他感染了,忘记了最初的路径,跟着他走进他的梨花深处。
  梨花深处是“花园“,村子位于马颊河西岸。据说,清康熙年间董讷董探花在此地修建一处花园,作为休闲静养之所,后来花园先后经历了孙家、祀家,渐渐成为一个村子。董探花家族是当地名门望族,虽然村里居民并不是探花后代,可是村民以董探花在此居住过为荣,况且,据《清史稿》记载,董探花是一位清官,因此百姓对他的拥戴也在情理之中。我在老人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敬重,而不是敬畏。
  一个清朝官员,能在离世几百年以后,让百姓如此追随,可钦可叹!他修建居住过的地方,自然成了一种类似图腾意味的符号,一种有口皆碑的称颂和恭敬。董探花走了,花园还在,花园的百姓一代一代在这里居住繁衍,这里便有了地灵人杰的意味。
  花园村民风淳朴,长寿的人多,最大的活到98岁,属于无疾而终,百姓都说这是修来的福气!他说因为这里环境好,花树多,空气好。
  我和老人约定,梨花开的时候,一定回去找他,跟他去他的梨花深处,淋一淋如雪的花雨……
   [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2-3-7 11:03 编辑 ] 恶作剧, 花园村, 康熙帝, 名门望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