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卖报生涯

2020-09-24抒情散文朱竹

第四章 卖报生涯卖报 卖报世界很大也很小我无论喊到哪里母亲都能够听到……我十一岁那年,随躲避战乱的父亲,从农村来到北京(北平)城里,从一个割猪草的孩子,变成一个报童。父亲舍弃祖母母亲与弟妹,只带我一个人进城,原因就在于我能够帮助他看烟摊,
第四章 卖报生涯

卖报 卖报
世界很大也很小
我无论喊到哪里
母亲都能够听到……

我十一岁那年,随躲避战乱的父亲,从农村来到北京(北平)城里,从一个割猪草的孩子,变成一个报童。父亲舍弃祖母母亲与弟妹,只带我一个人进城,原因就在于我能够帮助他看烟摊,还可以自己去卖报,得以维持生计。

我与母亲相隔甚远,但与母亲心心相系,母亲牵挂我小小年纪就帮助家里谋生,经常捎话过来,嘱咐父亲不要让我承担家务,以免耽搁我的学习。

居家于虎坊桥九道门坎四号。附近就有一所让人梦想的小学,每次卖报路过那小学门口,我都要情不自禁地往里边望上一眼。那里边是乐园。每个小学生都着装童子军服,非常神气。房东的外孙就是那样的童子军,乳名叫石头。是抱来的私生子。十分淘气,黑眼珠总逆转。

石头的外婆住着三间西屋,另有三间东屋出租。我们居中,右邻有个男孩,叫黑丫头,也是抱养来的,心智超群,在母亲的教鞭下成长,他的养父为马连良“跟包”(疏头)。右邻有个俏丽女孩,乳名叫小娣,下边还有两个妹妹,都由她照管。父母都在妓院谋生,父亲是喊堂的,母亲是老鸨。小娣每天都要抱着满月的妹妹,往妓院跑几趟,给小妹喂奶。

不久,小娣就成了一家餐厅的“女招待!”

离家不远的梁家园小学,办起了夜校。我与黑丫头都在那里上学,同学都是五颜六色的穷孩子。老师多是北大学子,义务教学。校门口的传达室,是夜校的办公室。记得一个夏天的下晚,天色还很亮。突然,站在门口的高老师(个子很高,眼睛很大)惊叫了一声:“沈崇!”人们随着高老师的手指望去,只见一骑车女子走了过去。

沈崇,北大学生,被美国大兵强奸过。事后暴发了声势浩大反美反蒋的大游行,我们夜校那些老师无一例外地参加了那场斗争。

“不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一位穿着长衣大褂姓朱的老师,向我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孩童训话。他嘴角上斜,眼球充电,额头与手心同时出汗——不时地从大褂衣兜中抽出手绢来揩擦。他毕业于四存中学,是北大的预科生。在那场反美反蒋大游行中,他走在最前面。

文章写到此处,我想起新中国的1957年,担心他会受难,我遥祝他平安!

在几年卖报生涯中,记忆最深的几件事综述如下——

一日报载,一年轻人被生活所迫走投无路,于颐和园十七孔桥上跳湖自杀,我们沿街叫卖,消息随着我的叫卖声不胫而走。

又一日报载,国军伤兵闹事怒砸一家妓院。那个时候,京城里满眼都是身穿带有红十字军装拄着双拐的士兵,张开闭口“老子抗战八年”,寻衅闹事。很让我们这些报童高兴好大一阵子,因为又可以呼风唤雨地去叫卖。

再一日,报载长春卖人肉。“看报,看报,长春人吃人!”辽沈战役中,长春已经成为一座孤岛,被那四野大军汪洋团团围困,没有粮食吃,街头巷尾不时有人肉出售。

不知父亲从哪里筹来一笔款项,用一个大包袱(国民党通货膨胀法币金圆券贬值用包袱裹麻袋装)皮包裹起来围在我的腰里,让我只身一人乘车送至新保安。新保安位于塞北,是京张线上一座车站。原来父亲在那里买了几根木头,想从中渔利以解救生活的窘困。

火车过了南口,顺着山沟往上爬,前边有个车头往上拉,后边有个车头往上推,终于爬到白云之上的居庸关,一尊詹天佑的铜像站立在那里,让我这个少年好不景仰!随后穿过一条隧道,进入塞北盆地平原。

当晚到达新保安,住在一家客栈里,客栈之主显苍老之相,问及年纪不过四十耳。不久又来了个中年男子,透着几分农民的憨厚。面对我的大包袱,两个人一边翻着账本,一边霹雳巴拉打算盘。

我蘸着白糖吃着栈主为我烧烤的土豆,沙楞楞的,十分香甜。我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泪水,因为赔得血本无归。我知道明天,父亲依旧要去摆烟摊,我依旧要去卖报。

第二天,我悻悻地离开风冷中的新保安。不久那里打了一场大仗,一国军师长站在掩蔽体之指挥,被解放军一颗炮弹打过去,炸死在那里。

“卖报,卖报,国军王师长为国捐躯!”

万万想不到的是,两年之后,我却与那师长之子(王正义)携手考进四中,分在一个班里。初高中,我们同窗六载。毕业前夕,他在一次联欢会上朗诵,表明想当教育家的志愿。我即兴站起,祝贺他成为中国的马卡连柯。

马是苏联教育家,那个年代被人们所熟知。

他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窘迫时曾经找过当年华北剿匪总司令,那时已是新中国水利部部长的傅作义将军,念他的父亲是追随自己多年的部下,又在抗日沙场立下过赫赫战功,给了好多布匹。值得庆幸的是他不但考取了北大,毕业后分配到科学院,始终安然无恙,不曾在一个接一个的政治风云大浪中栽了进去!

王正义创造了一种平安无事的奇迹。

天旋地转,平津也随着东北全境的解放而告急。通货膨胀的闹事街头,出现买两块(银元)卖两块(银元)的奇特景观。人们对国民党的纸币失去信心,老百姓想用银元取而代之。就是出城挖战壕的出工,也要以银元结算。父亲让我顶替有钱人家出工,一天可以挣到一块银元。我也愿意去,因为一银元顶我十天卖报的。

炮声隆隆,解放军打出的炮弹,从我们的头顶飞啸而过,却不曾有一颗在我们这些民工(我是民工中唯一的童工)中爆炸。我们身前身后都是碉堡与工事,我们的一左一右都有国军荷枪实弹的士兵。视野之内一片狼藉,民房被推倒,树木被砍掉,到处都有被挖出来的尸骨与棺材板。

面对下工的夕阳,我眺望乡间的母亲——

挖战壕 挖深沟
满眼都是荒风野草
我抱住一把比我还高的铁锹
母亲你可看到!



[ 本帖最后由 朱竹 于 2012-2-14 05:55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