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蟹味豆腐

2022-01-08叙事散文季大相

蟹味豆腐季大相蟹味豆腐。单从菜谱之名来解析,当以螃蟹为主料。蟹味豆腐是家乡的一道传统特色菜肴,偏偏不用螃蟹烹制,却极具蟹味,令众多食客者称奇不已。第一次吃蟹味豆腐,还是十岁那年的事了。那天是星期天,我和父亲去县城卖几只家养的公鸡,一位中年……
蟹味豆腐

季大相

蟹味豆腐。单从菜谱之名来解析,当以螃蟹为主料。蟹味豆腐是家乡的一道传统特色菜肴,偏偏不用螃蟹烹制,却极具蟹味,令众多食客者称奇不已。

第一次吃蟹味豆腐,还是十岁那年的事了。那天是星期天,我和父亲去县城卖几只家养的公鸡,一位中年人一笔将鸡悉数买下,付款时钱不够,便让我们同他回家去拿。跟随中年人走了一段路,来到了洪泽湖畔,是一户船上人家。付完款,天已正午,得知我们家离县城有10多里的路程,中年人以渔家特有的好客之情,挽留我们吃午饭。其中,就有一道蟹味豆腐。记得我天真地问了一句:“蟹味豆腐好吃,但怎么看不到螃蟹?”一个同我差不多大的小姑娘脆生生地答道:“呶!这是让螃蟹从豆腐里爬一下留下的味道。要吃螃蟹,在这里呢!”说着,她从餐桌上的瓷盆里抓起一只清蒸大毛蟹递到我手中。我手抓螃蟹,左看右瞧,舍不得吃。见状,中年人好奇地问:“你怎么不吃?”“我想把它带回家,也让它从我家的豆腐里面爬一下,吃蟹味豆腐。”此语一出,船仓里立时被“哈哈”的笑声弥漫。“赶紧吃吧!要爬也是活螃蟹爬。”中年人险些笑呛住,经他诱导,我不但吃了手抓的这只蟹,而且是一口气连吃了3只。

饭毕告辞,中年人用一只小蒲包装了十多只螃蟹送给我们,父亲要付帐,他执意拒绝,说道:“这是我们自家捕的,大路货。”这也是大实话。当时,我们如果想吃螃蟹,就到庄头的小浔河、管季河里去踩摸,十几只螃蟹,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的工夫。即便如此,后来父亲还是专程前去送了两只公鸡,以示答谢,彼此还来往了两、三年。在来往中,我知道那中年人姓吴,我叫他“吴叔”。其间,我曾多次在吴叔家品尝蟹味豆腐,大享口福,但就是没有留意过烹制过程。直到1984年,吴叔家卖掉打渔船,买了条大铁船搞运输,为生计奔波,泊无定所,失去了音信。

上星期三,我正在班上写材料。忽然,一阵电话铃声急促而至。我抓起话筒,尚未及开口,已传来一句硬梆梆地问话:“阿成在吗?”“阿成?”我一愣怔,这是我的乳名,已有20多年无人再叫。这时,又传来“我是吴叔。”的声音。“吴叔,我就是。”和吴叔见面是在我家。原来,吴叔先后换过3次船,吨位越来越大,投资也大,为了早日还清置办船只的贷款,一年里几乎没有空闲时日,用他的话说,歇不起啊!我理解。经过多年打拼,如今,他不但拥有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家的运输船,而且还在县城一小区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商品房。日子安定下来,自然想起当年的老友来。吴叔是和女儿阿琳一起来的,阿琳也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父女俩到我家老宅去找,殊不知我们早已搬迁,经一路打听,才找到了我家的新居所和我的单位电话。吴叔还是习惯叫我乳名,直爽得雷人,但我听了依旧感到亲切,虽然自15岁以后,父母再也没有叫过。得知我父母已先后过世的消息,吴叔很是伤感,眼角湿润。隐隐地,透溢出生活的沧桑。岁月如梭,当年少男少女的我和阿琳,已更迭为吴叔当年人到中年的年华,而吴叔呢?自然是进入了人生的垂暮之年。生活越来越富足,好在有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状态。所以,吴叔还是十分硬朗健硕的,比实际年龄要年轻10岁。阿琳也风韵犹存,光彩照人。

周末,阿琳自己驾车来接我们一家3口去她家作客。到了阿琳家,儿子看电视,我陪吴叔喝茶聊天,妻则主动走进厨房与阿琳一起张罗着午饭。“够了,做多了吃不完是浪费。”“再烧一个蟹味豆腐就行了。”妻和阿琳的喁喁私语,连同诱人的香气一道飘荡出厨房,入鼻入耳。嚯,我猛地从沙发椅子上弹起,粗莽地举动,惊得吴叔也跟着跃起来,莫名其妙地望着我。我嘿嘿一笑,道:“我去看看蟹味豆腐是怎么做的?”闻言,吴叔也就放心了,复又坐下,笑道:“还是当年那毛头小伙子的模样,什么都好奇。去看吧!”

走进厨房,我左张张右瞧瞧,寻找螃蟹的踪影。我甚至还揭开了锅盖察看,不但不见一只螃蟹,就连一只蟹爪也没有,乃大失所望。妻问道:“你进厨房就东张西望的,我们没有偷嘴?”“不是这个意思。我想看看蟹味豆腐是怎么做的?不见一只螃蟹,所以就觉得奇怪呢?”我慌忙解释。“呵呵!”闻言,阿琳手捂着嘴,笑弯了腰,道:“蟹味螃蟹就一定要用螃蟹做吗?”“没有螃蟹,怎么做出蟹味豆腐?”我十分惊讶。“可是,蟹味豆腐偏偏就不需要螃蟹为配料。”阿琳接着说:“不信?你就在一旁仔细看好了。”

锅烧热,阿琳舀了一大勺猪油下锅,放入葱末、姜末炸香,倒进备用的鸡汤和约1公分大小的豆腐丁,待烧透起泡时,她又将装在盘子里的鸡丝倒下锅。“这也可以用鲫鱼肉,刚才用的汤也就是鲤鱼汤来烹饪。”这一环节,阿琳特地强调了一下。接着,她用豆粉勾汤,将2个鸡蛋打入碗里,拿筷子调匀入锅,边投边用汤勺搅拌成蛋花。锅烧开了,关掉煤气灶的阀门。阿琳又拿勺子舀些猪油下锅,再放入细姜丁、酱油、醋、味精,略搅拌几下,盛进深底海盘,撒些青蒜花、香菜。“没有螃蟹,能吃出蟹味来?”我满腹狐疑。不但是我,就连妻的脸庞也露出半信半疑的神色。

很快就到了吃饭的时间,各式菜肴摆满一桌。我放目望过去,蟹味豆腐色泽莹黄,特别显眼。拿汤勺舀点入口,咂咂嘴,一股浓郁的蟹味沁人肺腑,鲜香无比。“神了,还真吃出蟹味来了!”我脱口而出。“这是自然,要不怎么叫蟹黄豆腐呢!”阿琳笑答。二十多年来,我对螃蟹从豆腐里爬一下就叫“蟹味豆腐”的说法坚信不已,当得知蟹味豆腐并没有使用螃蟹,却能吃出蟹味的原委后,自己也甚觉有趣。细品蟹味豆腐,我对阿琳的烹饪技艺佩服得五体投地,随口开了句玩笑:“真该把你娶回家。”一语出口,妻的表情于瞬间凝固在脸上,说道:“没喝几杯酒,又开始说糊话了吧!”并用眼角的余光扫视吴叔和阿琳,生怕他们发火。那知吴叔乃是不怒反笑,道:“如果不是我们家的大船外出跑码头,真的就是亲家了。当初,我和你父亲已商量好,把我家的阿琳嫁给你。”一句戏言,引出这么一段往事来,是我始料未及的事。再瞧阿琳,已是满面红晕,连连说道:“蟹味豆腐好吃,赶紧趁热多吃点。”

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嗔怪道:“你呀!就没得正经过,这个玩笑也能开。快趁热吃蟹味豆腐。”但是,我从中嗅到了一股淡淡的“醋”味,忙应和道:“蟹味豆腐是好吃!我可不客气了。”伸出汤勺,舀了满满一小碗,埋头就喝。

[ 本帖最后由 季大相 于 2010-3-14 13:06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