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拉上豆秧下川走

2020-09-24抒情散文于文华
拉上豆秧下川走(散文)■ 文/于文华金黄而绵软的豆秧,被闲置堆放了好些日子。今日个,才有功夫收拾——不说它不金贵,也不说它不重要,实在是腾不出手来。搬家是个大工程。从开春到冬末了,老鼠搬仓般来来回回十多遭,好像还未收拾齐整。都说置家容易搬家
拉上豆秧下川走(散文)


文/于文华
金黄而绵软的豆秧,被闲置堆放了好些日子。今日个,才有功夫收拾——不说它不金贵,也不说它不重要,实在是腾不出手来。

搬家是个大工程。从开春到冬末了,老鼠搬仓般来来回回十多遭,好像还未收拾齐整。都说置家容易搬家难。几十载的辛劳,日里夜里的奔波,才使山里的家像模像样。房子住着舒适,家具看起来顺眼,东西使起来顺手。但,房子毕竟是泥砌的土房子,年年都得收拾收拾。遇上连阴雨,尽管蒙了层厚塑料布,依旧有地方漏雨。这些年吃粮是够了,可来钱的路数少,花钱的地方多,给人有劲使不上,有汗无法流的感觉。原先各家还能养几只羊,变卖了换点零花钱。如今国家搞什么退耕还林,养羊就得圈养,还不能随意铲山上的荒草——这不,正好政府提倡“下山入川”。为了子女能过上好生活,为了不被后辈埋怨,大奎和全村所有人,听从了政府号召,举家从自然环境恶劣,靠天吃饭的山里,搬迁到土地平坦,道路宽敞的川里。

先搬了锅碗瓢盆、行李和家具,把老人和娃娃安顿好。再返回山里自家地里,种了最后一茬庄稼。几亩麦子打了,到川里第一年的口粮就有了保证。秋后的雨水比往年格外稠。凡是能撒种子的地里,都种了豆子。抽空一块地一块地拔了豆子,翻晒了多半天,拉起石磙子转了几十圈,豆子劈里啪啦都从豆壳里蹦了出来。拿木掀将豆秧起走。风里扬扬。颗粒滚圆、饱满的豆子装进袋子里,拉到川里的新家。娃娃们随随便便炒着吃,机器上拉成豆瓣,就成了牲畜的精饲料。豆秧也不丢弃,拉到老院子里堆放好,上面盖层麦草,最上面蒙了塑料布,以防风吹雨淋。今儿个,可说是专门抽时间拉豆秧——不说羊了,人老远就能嗅闻到一股股难以抑制的芳香!那可是喂羊的绝佳饲料。

这不,趁拉豆秧,把原先不大入眼的两把破椅子,一个箕箕背篼,几双旧鞋子……都一并拉上。椅子收拾收拾,还能让娃们坐着写字。背篼盛放垃圾。旧鞋子预备着下雨天穿。农民过日子不易,啥都有用处。幸亏早些年置办了辆四轮车。大奎和媳妇两头跑,两头都兼顾,才不至于太辛苦。

川里的的确确比山里好。路好走。不像深山沟里,曲曲折折,七拐八弯的羊肠小道。不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也是山路十八弯,看似容易实难走。山头上老远能看见人影,瞅见面目谈喧几句还得老半天。晴天好说,雨雪天就甭想走路。虽说修了机耕路,雨天各沟各岔的水肆意流泻,路被冲成个沟壑纵横的泥潭。雪天到处冻成个冰瘤子,看似能走。一个冰滩一使坏,车轱辘稍稍一转向,就会飞到沟里崖下。孟家窝铺的孟四,三轮车载了十几个人赶集,刹车失灵,当场就报销了几条命。赵家庄赵三的爷爷得了急病,好不容易捱到天亮,找车紧赶慢赶望县医院里撵,半道上车子陷到土坑里。几个人眼看无望,赶紧七手八脚轮番背上老人没命跑,人还是没救下,半道上就咽了气。山外的亲戚都说:人想哩,路不想。小伙子谈对象,城里的想都甭想。川里的,一听说家住在山里,姑娘十个有九个会摇头。娶来的大多来自山村。再不就是高价从外县外省连哄带骗来的——有些看上了人,心甘情愿留了下来。有些就是生了一两个孩子,还是找机会“飞” 走。吃水更难。天雨水说起来清凌凌的,可流到地上,尘土啦杂草啦枯枝烂叶啦,都随雨水流进水窖里,不要说喝,城里人一看就恶心。过滤一番,慢慢澄清了澄净了,喝水做饭哩,洗衣刷锅哩,喂猪喂羊哩,都靠它。就这,喝起来总有股怪怪的味道。山里大多数人家的茶罐里会放点盐,有些更是扔几粒花椒熬,才不至于肠胃闹病。庄稼更是典型的靠天吃饭。播种生长时雨水足,八九月里晴多雨少,收成就好,就能颗粒归仓。一年能打下两三年的口粮。但,老天爷不会这样乖巧,也不可能如此遂人愿,往往是种田时旱的无法下种,好不容易播种了,长的也可以,六七月麦子灌浆、豆子收割时,盼着日头朗照,偏偏三天两头下雨,麦子瘪瘪的,出粉少,豆子害的拔不下来。有时明明看到丰收在望,可就在拔粮食的当儿,接二连三阴雨连绵,让人欲哭无泪,干急而无可奈何。听凭眼看到手的庄稼,被雨泡的出了芽,黄穗头上长出绿色穗头。你说有啥法子,让老天爷乖乖听话。走路难,看病难,吃饭难,这还不算,更难的是后辈人的上学难。谁手心里起皮,眉毛上淌汗,累死累活地把挣,还不是儿女们有个好前程。可深山沟里,老师大多不想来不说,来了的也是游击队,蹲个一年半载就溜之乎也。学校距家又远,孩子们天蒙蒙亮就上学,少不得大人得送。一天两天好说,三月四月也可,长年累月接送,还不一定有个好结果。谁的心里会好受。

如今住房不愁。房子是公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修建的,每户5间现浇楼板平房。院墙砌成空心水泥栏杆,涂上翠绿翠绿的漆,洋气、美观、好看。看看,心里就溢满了美滋滋的念头。路更不用说,四通八达的砂石路修到了田间地头,出了家门就是水泥路,不要说雨雪天,就是来洪水也不怕。按新型农村社区模式,家门口就有学校、保健站、乡村文化中心,娃娃们上学抬脚就到,看病更是几步路。有些事儿,更是大奎他们做梦都不敢奢望的——吃水是卫生、清洁、干净的自来水,做饭是快捷、方便、环保的沼气。水利部门加班加点,赶他们入住,将管网压埋到各家各户。开关一拧,清凌凌的自来水便流到了水缸里,叫人科级部门帮助农民建好了沼气池。装上液化气炉盘,通上管子,家禽家畜的粪便了枯枝烂叶了废弃不用的柴禾了……发酵处理后,就能燃烧出蓝色火焰。开关一拧,“吧哒”一声,恍惚还在梦里,城里人的生活便跃入眼前。

搬迁才有出头路。搬迁才有新日月。啥事都不是一帆风顺。啥事都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刚离开宁静有序的山里,搬到热闹喧天、红火吵杂的川里,还有些不习惯。幸亏有驻点的帮扶干部。有天晚上,水管子突然爆裂,害的无手斗,找到值班的干部们,辛苦抢修了半晚上,才收拾停当。住房子按经济承受力、建筑风格,有三套标准供人选择,大奎瞅中了中等规格的,大部分有公家出,自筹了6.8万元,就这花光了这些年的所用积蓄。川里种田讲究精耕细作,化肥哩、籽种哩、农药哩,搭建一个暖棚哩,花的钱不少。“双联”的省上、市里、县里的各级干部,帮大奎他们树立信心,制定奔小康的规划,让山乡人们看到了美好希望。听说不花一分钱,不要一根烟,能贷最低5万元的款,报了名,填了表,听说过些日子款就能拿到手。

吃过早饭,从黄花滩移民点出发,两个多小时到了熟埝的老院子。掀开塑料布,取走麦草,松软而干爽的豆秧便扑入眼前。听说政府每家给2亩水浇地,当作口粮田。大奎早盘算好了:春播时先早些种上麦子。待收割打碾了,赶紧犁了,快快浇上水,再种些甜菜哩小白菜哩油菜籽哩,赶天冷还有些收获。多多少少是个贴补。只要人勤快,多流汗,想办法,日子还愁过不到人前头。老百姓想到的,政府超前想到了。移民不敢想的,政府也做好了筹划。不仅仅让移民住的下,吃的饱穿的暖,更想着让移民尽快富裕起来。每家2亩经济林,按照规划种植:或栽植皇冠梨,或种酿酒葡萄。而且还有1亩地的暖植养棚——这些豆秧拉回去,花数千元先抓五六只小尾寒羊。慢慢积累经验,滚动式发展,搬迁移民的生活一定会有起色的。看着一路的景致,大奎对身边的媳妇说:你瞅这一路的饭馆有多少,赶紧养羊,咱也发个羊财……媳妇捶一把大奎,但抑制不住心头的高兴:好好开你的车。猪八戒梦里娶媳妇,净想美事!你听,你听,这人啥素质?这些天电视上不是天天说什么梦想吗?咱平头百姓就没有梦想了?告诉你,凭这么多年山里的养羊经验,我们再嘴巴甜些,腿腿儿勤快些,虚心向养羊成功的养殖户求救一番,相信发羊财的梦想不会太远。这才是第一步发展规划。你不见黄花滩来来往往的人多了,开春再翻修几间房子,咱家的房收拾出来。多种些菜,养十几只鸡儿,开个乡村农家乐。来的人少就炒个大盘鸡,人多了就宰只羊,来个清水煮羊肉,保证让来的客人吃得心满意足,吃了上顿想下顿——这个梦想给帮扶干部都没有说,就给你谈喧谈喧。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吃苦,想办法,日子就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晚霞里,大奎和父亲正忙着卸豆秧,先堆放在院子后面,待抓来羊就有了用处。两个孩子电视看得兴高采烈,媳妇和婆婆又说又笑,择菜的择菜,和面的和面。一家人其乐融融,和谐自在,好不惬意。

大奎的心头热热的暖暖的——他被小康生活的美好前景鼓荡着,被未来霞光万道的绚丽明天澎湃着……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3-3-6 08:42 编辑 ] 散文, 山区移民, 生活, 随想

移民新村.jpg (103.03 KB, 下载次数: 232)

2013-3-5 17:19 上传

感恩新村社区.jpg (72.38 KB, 下载次数: 171)

2013-3-5 17:19 上传

移民新居.jpg (151.91 KB, 下载次数: 242)

2013-3-5 17:19 上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