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我这七个月在《中财论坛》的收获

2022-01-07叙事散文王荣太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00 编辑

       我这七个月在《中财论坛》的收获[文/王荣太]我原来根本不知道有个《中财论坛》,是朋友闲聊时介绍给我的,然后就学者着注册进入了论坛。200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00 编辑 <br /><br />       我这七个月在《中财论坛》的收获
          
           [文/王荣太]
   
  我原来根本不知道有个《中财论坛》,是朋友闲聊时介绍给我的,然后就学者着注册进入了论坛。
  2009年2月18日, 我是第一次学着发帖,标题是《人各有味》,发到了“春夜听雨”版面。发帖时,什么都不知道,写了一大段文字,也不会编辑,能不能发出去,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结果试着一点击“发新话题”就成功了,当时情况,正如于文华老师说的“粘贴了三次,没有编辑好,”并鼓励“看看发帖须知,慢慢就会了....”。我最感动的是杜永生老师帮我重新编辑,并加上了申明。第一次做事有人帮一把,这是终身难忘的事,从此,我永远记住了杜永生这个名字。《人各有味》发后,有汤如浩的问候,有敬一兵、芳香碧丝草两位版主的点评鼓励。自这以后,陆续发了16篇杂文散文,同时,我也给文友们发了些点评的帖子。
  在这七个月时间,我收获颇丰。
  收获一,看到了论坛的繁盛。我不认识中财的老总们,但我知道中财的老总们具有远见卓识。中国文联是国家官办的最大的文化艺术组织,而《中财论坛》可以说是全国最大的文化艺术、管理理论创作发表作品的网络平台,中财花了这么大的人力,财力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口号,我至今还没有看到中国文联、文化部为响应号召提出了什么具体措施,而中财默默无闻用实际行动早就干了起来,而且各门类作品创作发表极为繁盛,了不起。我想中宣部总知道个《中财论坛》吧!什么叫大发展大繁荣?中财的文化建设就叫大发展大繁荣!我不知道论坛一天发表各门类作品有多少,但每天的新作,足够我看几天的;我不知道论坛有多少注册会员,我估计超过了中国文联会员;《中财论坛》招贤纳才胸怀天下,我想中财的事业如同这论坛的繁盛一样兴旺发达;天南海北的文友虽然都不是中财人,但已经和中财深深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不仅看到了《中财论坛》的今天,也看到了《中财论坛》的明天,明天更加辉煌。
  收获二,看到了版主、管理员的辛苦。论坛的版主大都敬业,好多人时时趴在版面上,关注着每篇新作的发表,为广大的文友勤勤恳恳地服务。特别是对每篇文章的点评倾注了一定心血,我想文友们不会忘记那些劳神又劳力的版主们。有些版主给新手既教作文又教做人,还帮着新手编辑文稿,可谓是为人师表劳苦功高。管理员虽说是中财的专职人员,但每天不辞辛劳维护着论坛的正常运转,主张着论坛的公平正义,使论坛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责任重大不辱使命,我们应该道一声“谢谢!”如果说有些文友为了图名图利的话,那么管理员们没有什么名利可图。不管是版主还是管理员,都值得文友们尊重。我是学到了他们的敬业精神,不断反思着自己的工作作风,也以实际行动不给论坛添乱不给版主和管理员找麻烦,一心写好文章回报《中财论坛》。
  收获三,知道了论坛“水”的深浅。如果浮光掠影地看,论坛的“水”很浅,如果深察细究地看,论坛的“水”很深,这就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是看到了论坛的水深处,论坛藏龙卧虎,有大家,有中家,有小家,还有上不了层次划分的家,家与家之间悬殊很大,可以用蛟龙同蚯蚓作比喻。那些大家的文章从思想的深度和文字功底都表现得超凡脱俗,言前人没有发现或者不敢言之言,语言完全是自我心声的自然流露,没有一点作秀和无病呻吟的痕迹。阅读大家的文章确实是一种享受,获得许多的知识信息量,并得到了心智的启迪。那些大家不随意指责人,但是非观非常鲜明不迎合苟同错误,关键时刻能够声张正义,令人敬重。大家里有资深的专家,也有年轻的学者,学问学识才华横溢,确实在我面前是一座座“山”,让我仰望敬畏。这一座座“山”,又让我不断发现,跋涉靠近攀登,当我离开论坛的那天,我一定要把每一座“山”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介绍给我相好的朋友去趟《中财论坛》的“水”去读《中财论坛》的“山”。
  收获四,找到了思想交流的知音。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穿,温饱解决之后,思想交流显得格外重要。在单位在社会交往的人很多,但要找到真正的知音不容易,这个知音就是以文会友,在论坛就容易找到,多看几篇文章,多翻翻跟帖和回帖,文品如人品,文章就是一个人的形象,不见面就知道对方的素质,完全可以进行思想交流,这就是俗语说的“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吧。我在这七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找到了同行和投缘的知音,正进行着了对话交流。也许有些大家看不起我这个新来的注册会员,那我也不自卑,看不起就看不起,这没有什么,因为自己的平庸为什么要求别人高看自己呢?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敬佩离远我的大家们,他(她)们的文才、心态、情趣都值得我学习。人的生活就在学习中渡过,人的精神就在学习中充实,一个文化人怕就怕的是在自己前面没有旗帜,怕就怕的是无视榜样肆意失去自我或者放大自我。我进入论坛后,天天有事干一时不浏览网页心里就痒痒,看了文友的新作然后知自己的不足,看了大家的杰作然后逼自己进步,这为下一篇的写作构思带来了无形的动力。
  收获五,看到了论坛存在的不足。浮躁气氛弥漫,文章不是急就章一天几篇地写,一天发成十篇,令人惊讶,有些文字,我确实不能恭维文章了,特别是骂人满纸狗、婊子词语多多的帖子,还有一些把自己的偶像和观点强加于人的文字,甚至有人给早已被历史所唾弃的陈旧垃圾唱招魂曲,给落后愚昧正名的文字;名利之争升温,论坛的名就是那精华,论坛的利就是那稿费,论坛犹如青歌赛,广大文友是最好的评委,有些精华点得让人臣服,有些点得莫名其妙(尤其刚出帖阅读不到三、四十人的文章),也影响了版主的权威性,最好取消版主的点精,版主同会员之间的关系如同学生同老师,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关系,给老师评个三好生有什么意义。利,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从某种程度上证明着一个人的劳动价值,并不是未拿稿酬人的计较,主要体现出论坛的公平。送“礼”之风甚浓,这“礼”不是钱财实物,而是指网络上能送的“礼”,譬如语言诸如此类的东西,有人很活跃,给版主、元老送“礼”不停,而根本不顾及新人们的感受,就好像大庭广众场合做爱,只图做爱双方的快感,所以,送“礼”人的精华和稿费不能不引起其他文友们的质疑。“圈子”现象存在,不是以文学理论为标准赏析每篇作品,而是感情用事一股劲地吹、捧,前拥后围的,却对新手的文章视而不见。大家应承担起扶持新人的责任,因为大家是论坛的大家,新人是论坛的新人,就因为这缘分存在潜在的责任,也许是大家的一句点评,可能使后来人成为未来论坛的一员干将。我观察到的不足也许不存在,是自己多虑了,可能伤害一些文友,请海涵。有话直说,是为了论坛的明天,不为别的。我不愿意看到鲁迅说的现象出现“你如果去辨证,那就是使大家扫兴,结果还是你自己倒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