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水依苗寨

2020-09-24抒情散文王克楠
水依苗寨王克楠在去贵州采风之前,就听朋友说过,凡是有苗寨的地方,必定有水,水和苗寨相存相依。到了黔东南的雷山县,才知道苗族对万物有灵的原生态宗教信仰。令我感到震惊的是,苗民们不仅信仰大自然的火、土地和岩石,还崇拜蝴蝶、枫木。于是,我跟着他们
   水依苗寨
  
   王克楠
  在去贵州采风之前,就听朋友说过,凡是有苗寨的地方,必定有水,水和苗寨相存相依。到了黔东南的雷山县,才知道苗族对万物有灵的原生态宗教信仰。令我感到震惊的是,苗民们不仅信仰大自然的火、土地和岩石,还崇拜蝴蝶、枫木。于是,我跟着他们的信仰,进了雷公山。
  雷公山是黔东南苗人聚居的地方,我从雷公山山腰部顺着一条水渠往前走,渐渐走到了一个山谷。正是初春,山谷万木萌动。虽然说这里的树木即使在冬天也不会干枯,但是在这个季节,树木陡然吐出了新鲜的绿。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绿,大部分是根据绿的程度不同而命名的,而雷山山谷里的绿,则是一个字——鲜。我很感谢汉语词汇的丰富,不然的话,只用一个“美”字,无法表达山谷里植物绿意荡漾的氛围。树是鲜绿的,各种的草和野菜也是鲜绿的,野草有星星草、蒲公英、柴胡、三叶草、茼蒿、杏仁菜、薰衣草、燕衣、香蒿、阔叶紫茄等;野草有蕨菜、芥菜、野芹菜、野葱、野韭菜......我无法数出它们的名字,但是我知道这些草和这些野菜和苗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水渠和山谷里的草高高低低,彼此小声说着话,根本不理会我这个不速之客。我走近了它们,它们说话声音小了,甚至听不见了,人一旦走远,它们的说话声就大了一些。在这些植物里,有些植物是开花的,有一些不开花,不管开花也好,不开花也好,彼此并不去比较高低。那些开花的草和野菜,并没有张扬,而是淡淡地开花,淡淡地凋零,走在渠边,如果不去认真看,真的看不清藏在树丛里的那些小小花朵们,它们小巧玲珑,色彩斑斓,给雷山带来特殊之美。成群成片的花也是有的,即杜鹃花,这里的杜鹃花不是大红的,而是粉红的,可能是杜鹃花的另一个品种吧。
  树木,当然是山谷的主人。水渠和山谷里有些树,是我在北方绝对没有见过的,有一种树叫贵州青冈,叶子呈现椭圆状,树干粗壮,并不开花,其作用只是为了保护雷公山的水土。这让我很感动。还有一种树更加神奇,当地苗民喊它“树干花”,我也无法追究它的学名叫什么,但是,我走近它,与它并肩站立,看到它离地面2米以下的树干,与别的树干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超过了两米,树干就令人惊讶地“爆炸”了,一直“爆炸”到树冠。说是爆炸,不如说开花,树皮一片一片地咧开了嘴巴,处于脱落和不脱落之间,仿佛风一吹,就能吹掉的。树冠上是巨大巴掌一般的树叶,朋友说这样的树是不开花的,可能它也羡慕那些会开花的树木,所以,就把开花的热情集中到了树干上,形成了“树干开花”的奇特,真的不可思议。
  水渠旁和山谷里除了植物还有什么?还有风,风很小,但是可以明显的感到它们轻轻抚摸山谷里的万物。植物们是喜欢风的,风可以帮助它们搬运花粉,搬的远些,更远些。植物的基因越远,后代越结实。山谷里还有什么,当然是枫木、土地和岩石了。我认不清枫木,但在一群一群的树木里,我相信一定有枫树的存在。土地和山岩更不用说了,遍地都是山岩,山岩和土壤是亲密无间的,我惊奇地发现很多山岩上覆盖着青苔,小心地撕掉一块,立刻露出僵硬的岩石。青苔是怎样附到了岩石上呢?原来是山岩先吸附了尘土,尘土经过水的滋润,就孳生出了青苔,因此,黄的或者青的山岩,就成了鲜绿的了。有的山岩是湿漉漉地,好像是出汗,其实是沁出了水滴,这座雷公山经年被雨水滋润,它不会一下子把水倾泻掉,而是先把水吃到了肚子里,然后再一点点分泌出来,所以,在这里,所有的小溪都是常年流水。
  有水的地方,就有苗民居住。还有产生水的山岩,苗民显然是感谢这些山岩的,他们就把本民族的神圣的铜鼓和长鼓放置到山岩的洞里,到了祭鼓节、召龙节、过苗年的时候,神圣而隆重地从岩洞里把鼓请出来,经过一番祭奠的仪式,邀请祖先和他们一起度过神圣的节日。蝴蝶也是苗民所崇敬的,所以,我一路很注意观察蝴蝶的出现。时间徘徊在农历三月,山谷里的蝴蝶并不多,只是偶尔见到几只。令我惊奇的是山谷里的蝴蝶个头很大,最大的,有点像是燕子。我在靠近雷公山第一节瀑布的地方,见到了一只黑蝴蝶。它的整个的身体几乎是黑色的,展翅飞的时候,可以看到翅膀的中间有一点浅黄,似有似无。等它落到草叶或者是树叶上的时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翅膀下方的两个蓝晶晶的圆点。在水渠边,我走,蝴蝶也走,蝴蝶走,我也走,好像很有缘分,期间它三次落到了我的肩膀上,好像我不是蒙古人,而成了苗人了。
  进了苗人的山寨,看到了苗族女子一律在头顶梳唐朝那样的发髻,高高地隆在头顶。每一位苗族女子都要在发髻上插一朵大大的花朵。花和蝴蝶密不可分,在发髻上插花,也是对蝴蝶的一种尊重吧。凡是苗寨,真的要被一条小河环绕的,小河是山里的小溪流汇成的。我不知该怎样形容这些石头和石头间流淌的小溪。山谷的石头很多,小溪流从石头的头顶上漫过,石头不恼也不火,就这样和小溪相依偎。强悍的苗人的骨头像岩石一般坚硬,但他们和河水相依相存。还是说说身边的这条小溪流,它们在我前面引路,看不到它们身影时,它们就钻进了灌木丛隐身了。身形暂时不见,但是可以听到它们的声音,它们发出“哗哗哗”的声音,或者“咕嘟咕嘟”的声音,大山和岩石是声音的共鸣器。久在大山行走,可以听出声音的区别,即使是“哗哗哗”的声音,有时轻微,有时浑厚,有时清风拂面,有时万马奔腾。
  我尽量放轻脚步,不让自己的脚步声惊动了小溪流。小溪流是变化的,走到了一座断崖前,就不是小溪了,陡然变化为一面瀑布。瀑布贴着山崖,落到几十米下面的深水潭,水在降落的过程中是白色的,雪白如练,落到了潭子里,先是白色,渐渐地缓解为碧绿,和青苔的颜色差不多了。雷公山的响水岩共有三道飞瀑,所以也叫三级瀑布。一道比一道壮观。瀑布落下断崖的时候是动的,落到了潭子里就静了,静了的瀑布又一次成了小溪,继续向前奔走,动静相宜。我也继续跟着小溪走,小溪走得并不快,我反而走得快,这时,我是动的,小溪是静的。其实,我想,小溪静的时候也含着动,动的时候,也含着静。这可以联想到人类,一旦动了起来,就收不住了脚步,一旦静了下来,又毫无进取的迹象,从这点来说,小溪比我们人类有休养,怪不得苗人崇拜大自然呢。
  小溪流汇聚成河,要经过许多苗寨。苗寨呼唤小溪,小溪就蹦蹦跳跳地跑过来了。我准备去两个苗寨,一座叫朗德上寨,另一座叫西江千户苗寨,都是黔东南有名的苗寨。朗德上寨苗寨是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接的寨子,西江千户苗寨是著散文家余秋雨题词“以美丽回答一切”的寨子。从雷公山流下来的小溪水抚育了这些苗寨,寨子的前面都有河,朗德上寨前的河叫——巴拉河,溪流一直流入美丽的丹江,跨河有风雨木桥,沿溪有石磨碾房,坡腰有8亩许平地和一处150米的赛马跑道。每年农历三月马日,雷山、凯里、麻江、丹寨四县交界的苗族男女青年,在此举行爬坡活动,对歌,赛马等。寨中道路、院坝及各户门庭,都用鹅卵石或青石镶砌铺就。让人感动的是场子完全模仿古代铜鼓面太阳纹的图案,以青褐色鹅卵石和料石铺砌成十二道光芒。
  我到朗德上寨的时候,已经过了三月的马日,寨子很安静。望丰河里有一位苗族老人正在牵着水牛洗澡,问之,答道,水牛是专门为节日斗牛用的。没有节日,就没有激情火花,朗德上寨竟然精心培育了近100头公牛,专门为过节斗牛用。西江千户苗寨的河叫——白水河,河的名称不一样,但水质是一样的,水的来源也是一样的。我去问苗民,他们都骄傲地说,他们的水是从雷公山赐予的,仅仅一句话,就道出了他们对大山的感恩。是啊,苗族的祖先是从中国的东部迁徙来的,来到了中国的西南,被这里的山水留下了。既然留下了,就可以在这里创造生命的奇迹。他们和大山相依,建筑了具有鲜明苗族特点的房子——吊脚楼。他们在山里打猎,在山涧有限的平地上种植水稻和包谷,他们用水车利用小溪流的流动的势能,把低处的水提高到高一些的稻田,梯田喝饱了水,生长出香甜的稻谷和包谷,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苗家儿女。
  水是平淡的,水也是有激情的。苗人用糯米加酒曲,再加水酿出了喷香的米酒,用木槌捣出了香甜的糍粑。他们在稻田里养鱼,做出了鲜美的酸汤鱼.......如果你到了苗寨住上几天,可以时时处处享受到水给苗民带来的恩泽。我在白水河边逗留了两日,充分体会了这里的苗民对白水河的感恩,她们这里不是缺水的,但是用水又相当地节约。在他们的吊脚楼房檐的图案上,有不少是水纹图案。苗族女子和白水河洗衣服,决不放大量的洗衣粉,而是用祖先的洗衣的办法,把需要洗涤的衣服放到青石板上,用一根木槌,砰砰砰,砰砰砰地敲打,河床里回荡着好听的有节奏的敲击声。河水向下流淌,他们并不去拦住水,水是大家的,应该让下游的兄弟姐妹一起享用。河床上有的地段,他们用石头堆积起人工“坝”,河水从石头之间的缝隙穿过,弄出了哗哗哗的响声,像是乐师在调琴弦。
  在白水河边游走,时常可以看到大学美术系的女生们在画水彩写生,她们长裙飘飘,娴静和典雅,本身构成了一道风景。她们在河边画画,我扶着河栏看她们的画。她们画布上的云彩很白,天空很蓝,蓝汪汪的,没有一点瑕疵。她们画的远山是黛色的,山阶是紫色的,树木是绿色的,船是红色的,吊脚楼一律是白色的......不知道这些女孩子为什么把苗族的吊脚楼画成白色的,也许是寄托了她们心中的纯洁吧。
  大地很多地方的人们已经无法和大地和谐相处了,而在西南的苗寨,依然保存着原始的纯真,我和这几日客居吊脚楼的苗族大嫂说,等我退休了,就搬到苗寨住,和你们一起种稻舂米,喝酒唱歌,和寨子下面的白水河相亲相近,做一个美丽的人。
   [ 本帖最后由 王克楠 于 2013-4-17 19:24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