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老校园•旧时光

2020-09-24抒情散文眉妩

一接到那个电话的时候,我在做什么呢?仅仅隔开月余的时光,我有些徒劳的发现,记忆已将那一小段我人生中极为平常的段落自动剪除遗忘了,只留下声音的只言片语,串连起此刻我有些茫然的心绪,悬在半空中不知何去何从。“听说母校要拆除重建了。”电话那边,
一   接到那个电话的时候,我在做什么呢?   仅仅隔开月余的时光,我有些徒劳的发现,记忆已将那一小段我人生中极为平常的段落自动剪除遗忘了,只留下声音的只言片语,串连起此刻我有些茫然的心绪,悬在半空中不知何去何从。   “听说母校要拆除重建了。”   电话那边,久未联络的老同学在一阵寒暄后,将话题转到了我的意料之外。   “真的吗?”   我下意识的摇头。   “不会的,母校可是历史悠久,不会轻易拆除的。”   “可能是真的。”   一丝淡淡的感伤和无奈沿着线路缠绕过来。   “宁可信其有吧。我联络了几个昔日的好友,我们一起再回一次母校,带上相机,多留几张校园的合影吧。”   “好的,只是我现在走不开,改天可好?”   电话挂断那一刻,有些情绪在心头停留片刻,随即被手头的事情挤压下去。 二   那个时候,我究竟在做什么呢?   我依然无法在记忆里搜寻出彼时的所有映象。岂知,时间就在不经意间开了一个玩笑,将一次重回母校的机会抛给我,然后又在半路收回手,等着看我不知情的走过,再追悔莫及。我想我那时一定是陷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繁杂琐事中了,不然又怎会毫无缘由的记不起那个我随意就说出的借口。   我没有重视那个电话,最起码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那时我的潜意识里还有许多的时间和许多的机会重回母校,去好好回忆或感慨那些似水年华里流走的岁月。 三   母校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我生活的这座小城几乎人人皆知,不仅仅因为它是小城唯一的一所中学,更因为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它承载了上至父辈下至晚辈几代人对知识和前途的梦想与渴求。   光影闪回,时间似乎刚刚在午后打了个盹,就已空白出二十年的光阴,站在今天的节点上,我只能用日渐模糊的年少记忆,一点一点、断断续续的描摹出我心中母校的模样。   从大门口进入,在两排粗壮笔直的大杨树的浓荫下走过,一条近百米的道路直通主教学楼,道路两侧各是一片空地,被低矮的柏树墙圈起,当做停车场,存放教师和学生的自行车。再向东和西,各下几级台阶,分别是一座二层的小楼,那是学校的宿舍楼和辅助教学楼。穿过主教学楼,隔开一条横向的土路,是学校集会和重要活动的大礼堂,大礼堂外,标准四百米跑道的操场上总是朝气勃勃。   主教学楼是一座三层的楼房,坐北朝南,每一层有十几间教室,一扇扇木质的绿色窗口,面向着阳光,宽敞而明亮。楼的外观是石头和青砖混合的结构,坚固质朴中隐隐有庄严和神圣的气息迎面而来,只是那时我们都还小,忽略了每日进出教学楼的感受。大门在楼的正中间位置,由两根石柱支出一块屋檐,大气而稳重,从中间的楼梯口旋转而上的楼梯直达三楼楼顶,在上面搭出一间起脊的三角形屋顶,学校的名字就龙飞凤舞的书写在其上,面向着每日正午的阳光,让这座教学楼于平凡中显出跳脱的生机与活力。三楼的楼顶是开放性的露台,四面由石头围墙和栏杆围绕,课间的时候,三三两两的学生在上面休息、闲聊或打闹,有小范围活动时,大家就以班级为单位,站得整整齐齐的听从老师的训导,我学生生涯的最后一次集会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四   七月初的热度席卷而来,年级组长的身影隐在楼梯口的阴影里,慷慨激昂的做高考前最后一次动员,一排排踌躇满志的少年脸上身上,被阳光镀满金色的光辉。那样一幅场景在以后的无数次梦中,一遍遍闪回重放,我总是在高考前的紧张中从梦中醒来,看见身边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写满青春和朝气,在刹那的恍惚间犹疑着是否再拼搏一下,就可以弥补青春的遗憾,圆我人生一个大学梦。   天气真的很热,同学们开始在底下窃窃私语,老师的动员改为高考的注意事项,一遍遍不厌其烦的重复着,话语散开在空气中,凝结成少年们脸上的汗滴,晶莹的闪着光辉,气氛变得多少有些不耐烦,更让那个七月曾添许多玩味。当最后的“散会”两个字,从老师口中滑过,同学们几乎迫不及待地各自散开,急于回到凉爽的教室,没有人意识到,一代人的学生时代,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就此散场了。   这样一个时刻的到来显得如此漫不经心,时间的衣袖只是不动声色的在每一个人面前挥了挥手,就悄无声息的滑过岁月的转角,甚至都来不及说再见,就被风吹散在永恒之中。许多时候,我们的感觉会出卖自己,在人生的一些重要时刻,它往往表现为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当我在时光流走二十年后,籍着这个偶然的由头回望,在记忆的某个角落翻检出那个场景时,才猛然惊觉,原来,老师口中轻飘飘的“散会”两个字是重如千钧、价如千金的,真的没有下一次了,因为我们几乎集体落榜了,在那个大学还未普及的年代。我们集体走过的青春最后一次的散场被所有懵懂的年轻人集体忽视了,即使多年后再聚首,也早已经物是人非,又用什么能买回一个青春不散场呢? 五   年少时,我们不懂得珍惜,以为时间和生命都可以任意挥霍。当我们年龄渐长,面对已经逝去的青春,又总会发出几许感慨,却不知,在感慨过去的同时,又错失了眼前的契机。   我再一次为自己的后知后觉而懊悔,不是因为二十年前的轻易离开,而是因为二十年后再一次轻易的错过。   同学的那个电话后,大家又各自埋首于自己的生活中,只道是我们有的是时间,只要能聚首,就会圆一个久远的梦。时间却是如飞而去,直到有一天偶然的路过,才突然发现,昔日熟悉的母校已是一片瓦砾,记忆中那个不变的校园终于以它刹那的巨变将我的记忆抛向半空。   彼年彼月,那些芬芳清澈的面孔,那些细小的欢乐感伤,那样饱满蓬勃的青春、懵懂纯真的笑颜,都在一瞬间涌入心怀。花季的憧憬、雨季的轻愁在有些泛黄的日记中一页页苏醒,每一间曾经的教室、每一个曾经的角落在眼前顺次清晰,一个个年少的身影在已经无法企及的青春光影里闪动,那些个传来朗朗书声的清晨与黄昏,那些个课上和课下学习与玩闹的画面,那些个风里和雨里来来去去的日子,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仿佛都一下子悬在那里,不知何去何从了。 六   人类用多少年时间来经营、存留,又用多少年时间来用于精神寄托与缅怀的建筑,原来可以在顷刻间便尘归尘,土归土。   当我们对那些已经消逝的或既将消逝的风景做最后的瞻仰或凭吊时,那些情形更象一个沧凉而绵长的手势――过去的岁月已经流走,现在连记忆的符号也将永久消失,既使我们还能记得清回一回头,却是再也无可寄托,无可缅怀的了。   那些曾经存在的东西,自然的也好,人文的也罢,都是岁月的影子,帮助我们睹物生情,或者只是享受单纯的愉悦,既使是废墟吧,也维系着一段绵长的记忆,告诉人们它是谁,有着怎样的过往,而一旦它不存在了,记忆也就成了历史。我知道,当我把有关校园生活的点滴时光压缩成记忆的片断,那一段往事,真正成了历史,再也无法重回。有一天这世上的一切都饱经风霜,而时光,却依然安然无恙。   最敌不过的,怕就是岁月的流逝吧,沧海桑田,一切转眼成了云烟。
[ 本帖最后由 眉妩 于 2013-4-26 13:59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