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我读《论语》

2022-01-05叙事散文王小鱼
我读《论语》我们研究论语,讲诸子百家,这里边有一个很大的局限性,语法和语气的问题。我们总是用现代人说话的方式去理解几千年前的东西,似乎有点雾里看花,隔空取物,总是揣摩的时候多一些。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几千年前如此……

我读《论语》 我们研究论语,讲诸子百家,这里边有一个很大的局限性,语法和语气的问题。我们总是用现代人说话的方式去理解几千年前的东西,似乎有点雾里看花,隔空取物,总是揣摩的时候多一些。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几千年前如此,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 《论语》里记载,孔子所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因为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陕西,以陕西方言为标准是周王朝的官方发音,在当时被称为“雅言”,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而孔子是鲁国人,平时说话用的都是鲁国的方言,就像现在的山东话,只有在诵读《诗》《书》作赞礼和祭祀的时候,才会使用陕西方言,可能是这种方言通用,大家都能听得懂。由此可见,《论语》上的很多话并不是在标准化的发音下说出来的。既然记录的是孔子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那一定是用鲁国的方言说出来的,不是一个地方的人理解起来就有了局限性。像“乐”同“悦”,“说”同“悦”,“知”同“智”,“矢”同“誓”,“监”同“鉴”,“女”同“汝”等等,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就是所谓的通假字,我想这可能也是现代人自己的理解罢了。 文学作品跟讲话是有很大的区别,就像说和写的区别一样,有些话可以说出来,但不一定能写出来。而同样,有些话可以写出来,但不一定能说出来。说出来的话很随意,要想写出来却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写还要有一定的模式,有固定的规则。如果把这种固定的规则用嘴说出来,就会存在很多的客观问题。大的方面有方言,环境,场合,还有面对的是什么人。小的方面就是自身的原因,喜怒哀乐,开心烦恼,耐烦不耐烦,讨厌不讨厌的心理作用。从而表现出来的眼神语气,声音的高低,甚至还会涉及到一些肢体语言,比如横眉竖眼,比如嗤之以鼻,比如不屑一顾。就像孔子在说话的时候,是言传身教还是在嬉笑怒骂?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非公共场合?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床榻之间?是仪式制度规定还是闲言碎语?是上课时候还是课间休息?是开玩笑还是一本正经?如果这样读起《论语》来,我觉得就会丰富很多,精彩很多,而且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因为《论语》本身就是老师跟学生,朋友跟朋友,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流时的一些日常用语。也有一些是警世格言,传世理论,这些都是后来由孔子的弟子们杜撰的,借以文学的形式记录下来。可文字是有了,但到底当时是不是那样说,为什么要那样说,什么环境下说的,已经不得而知了。单从字面上理解,很多并非就是那样的意思。也许说了很多,同时又有很多方言加在里面,很多是是而非的道理掺杂在一起,甚至加上嬉笑怒骂等肢体语言也配合一起来表达。正如梁启超整理顾炎武的思想一样,千言万语所总结出来的那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祛除糟粕,提取精华,总结出来的精髓,言简意赅使其言论和思想得以提高和升华。我认为《论语》里的很多话,由别人记录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或者理解不了当时说话的意思,又或者总结不到位,南辕北辙,意思恰恰弄反了。假如是一个当事人,处在那样的环境里,这就很好理解,可有些话并非亲耳所听,这就只能去揣摩了。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究竟是什么意思,也许谁也说不清楚。就是现在来理解的话,如果把他放在一定的环境里,他的意思就会有微妙的变化。比如宰予昼寝,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只是这样说,但并未记载此话是在哪里说的?我们先把它放在正式的课堂上,假如孔子正在讲课,宰予趴在课桌上睡觉,孔老师说这句话,有可能就是在训斥他。当着同学们的面,说宰予已经无药可救了。 假如再放到另一种环境里,比如课间休息,大家都在那里高谈阔论,嘻嘻哈哈。这时候,孔子突然发现宰予没有来上课,于是问同学们,大家都说宰予昨天因为用功太晚,这时正在寝室里睡大觉。孔老师说出这句话,可能又会变成另外一种意思,调侃、玩笑,或者还有疼爱在里面。也许是因为平时跟宰予的关系亲近,像这样的话,已经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今天再次说出来,也是寄希望于他,敲敲警钟,希望他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以后用功读书,从而做出一番成绩来。然而当时的情况,具体是什么,具体使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方言,又是在什么环境下说的,实在无法考证。我想这便是后人研究《论语》的局限性,况且《论语》里有很多这样的话,一字半句,只言片语,读起来真不知从何说起。不知道是方言所致,还是话本来就是那样说的,这谁又能说的清呢? 另外,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战争、饥荒、迁徙、融合,很多地方的语言早就融会贯通,有的消失殆尽,同时又会有新的产生。很简单,当战争来了有可能会屠城,灰飞烟灭之后,天下太平,这时就会有另一部分人迁徙而来到此生活。这样就会带来他们的语言,甚至还有不同地方的人聚集起来,长此以往,就会变成另一种风格的方言,从而用来适应这个新的地方,新的环境。原来的消亡,新的又会滋生蔓延,好在有文字会保留下来,而我们后人,也只能从这些文字里去猜测他们当时的意思,领会他们当时的想法。但到底是不是那个的意思,具体表达的是什么,只能凭空想象了。 我们再看看《论语》,里面有很多话只说到一半,有点前言不搭后语,就像突然冒出来一句。到底是在什么场合?到底是说给什么人听的?《论语》里没有完全描述。“朝闻道,夕死可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等等这样的话,像孔老师对待宰予一样,如果放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其意义就会大相径庭。 就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说,假如这句话是某一个学生来问孔子,孔子不愿意去回答。而这句话说出来,便是让这位学生知难而退,不要再来骚扰别人,自知之明,走远一点。假如是有人要求孔子去完成某一件事,可孔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受命。那么这句话说出来,只是想表达自己的心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自己只是想活得自由洒脱一些,不愿意受约束,不想受制于人。又假如这句话是孔子为了某一件事去求别人,想让别人出面给自己帮忙,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孔子同时又有所顾忌,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又害怕伤害到别人的面子。因为同时可能也有人去求他所求的这个人,而这个人没有答应那个人,只答应了孔子。那么孔子说出这句话就会有更深的意思,射影到那个办事失败的人,你做不到的事,别人可以做到,你就不要再埋怨了。或者还想说,你不乐意做的事,别人却乐意去做,你也就不要去责怪了。换句话说,你得不到的东西,别人得到了,你不要心生嫉妒,产生仇恨。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就会有很多意思加在里面。所以语言一定要放在一定的环境里,说话一定要有针对性,有了明确的对象,就会有明确的意思,理解起来言简意赅,醍醐灌顶。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读《论语》才有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才觉得有意思。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他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思想和理解方式。同时也可以解释大众,诲人不倦,知错能改,才能善莫大焉。因为人总是生活在人的环境里,将心比心,只要是好的东西,好的思想,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好事,就容易被接受,被理解,被流传下去。 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说出来,也真是难能可贵。单从字面上理解,孔子提倡,当我们想问题的时候,应该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我觉得这是先哲的思想最为伟大之处。即使放在现在,当今世上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能够在处理事情的同时,先替别人考虑,把别人放在第一位,推己及人,顾及到别人的面子,照顾他人的尊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做一个正人君子,这是《论语》大力提倡的,也是孔老师一生的追求。《论语》里像这样的话举不胜举,比如“三思而后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恕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这些都是孔老师所认为的“忠恕之道”,扬善弃恶,与人为善,“王谁与为不善呢?”达到君子的标准,立言立德立行,“我欲仁,斯仁至矣”,到了亚圣这里,孟老先生就更胜一筹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厉害啊!孔孟之道,几千年前就已经给我们明确指出,何为“人者”?何为“仁义”?何为“仁者爱人,礼者敬人”,有这样的思想,真是中华之福!世界之福! “吾日三省吾身”的圣人,言传身教,苦口婆心,总是教化世人与人为善,天下太平。但圣人也是人,也有人所共有的一些小特性,小缺陷,小毛病。就拿孔子他老人家来说,有时候老人家也喜欢作那么一点秀。“子钓而不钢,弋不射宿。”既然都已经捕鱼和射鸟了,那么撒网和杀生又有什么区别呢?一边提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一边又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可见他也并非自安天命,而是十足的乐于享受之人。况且“自行束修以上”还真有点见钱眼开的嫌疑。当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子路不答,孔子倒是有些急了,一个劲地埋怨子路。“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更甚者:“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连这些看不见的事,后人都知道,那一定都是从孔老师自己的嘴里说出来的,这简直就是活灵活现的卖弄了。 但要是从人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他老人家更为可爱的一面,尤其是自谦的时候,从来也不含糊。“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知有得。”“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可见他的天真和超然,实事求是,早就不平凡了。尤其是他去见南子,子路不悦,于是,孔子矢子曰:“予所否者,无厌之!无厌之!”真是发誓赌咒也要表明自己的心迹,简直可爱至极。尤其是“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竟然把世人调侃的这样到位,真的让人大开眼界,脸红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让我们都来听听吧!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师就是这样对他的学生们说的,我想每一个立志有所作为的人听见了一定会如雷贯耳。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坚持什么,甚至应该如何去做,早已在先人的教诲里,指名道姓,说的透透彻彻,清清楚楚。剩下的事,只等着我们后世子孙去发愤图强,持之以恒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给你,给我,给我们每一个人说的。做人不但要有志气,还要有意义,有理想的同时还要有抱负有作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做人的尊严。这就是孔老师所说的“正人君子”,试问问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孔子信奉的是“周礼”,推崇的是周公,即他所说的“圣人”,所以《论语》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孔子是鲁国人,周公即是鲁国的国君,他崇拜自己的国君和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无可厚非的事。然而周公所推行的礼制又是前西周的礼制,那么这样的礼制在西周的发源地“西岐”的国土上,肯定是一种国制了。不但严谨,而且一定盛行,推行起来甚至比鲁国更完善,更到位。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又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由此看来,孔子也是知道的,西周的礼制才是正宗。我想,可能是鲁国出了一个孔子站出来作宣传,而西周的发源地“西岐”却没有出现一个像孔子这样的人,所以,那种礼制也只能消失沉默,混流到大河里去了。 我们从这些细微之处去读《论语》,并不是去挑它的毛病,而是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几千年来中国的人文思想。就像是自己设身处地,正坐在孔老师的课堂上,听先生讲课一样,这时候再去理解那些言论和道理,就会有更深刻的意思。“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正人君子”、“君君臣臣”,是如何撑起中华文明?如何让这个千年古国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我想等你看完《论语》,就会大彻大悟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