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诗事通语

2020-09-24抒情散文生错真人

在下苦研近体诗多年,自信颇有心得,并以文字录之,为后来者作指路明灯。
——作者自序
诗事通语 第一条继承毛先生有句名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把古代的文化为今代所用,把国外的文化为国内所用。当然了,意思可以还有更
在下苦研近体诗多年,自信颇有心得,并以文字录之,为后来者作指路明灯。
——作者自序 诗事通语 第一条继承 毛先生有句名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把古代的文化为今代所用,把国外的文化为国内所用。当然了,意思可以还有更深一层,所谓仁者见仁嘛。现在我就为大家讲下到底怎样做到古为今用,如何将古代文化发挥到今代文化的作用。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吗,很多大家的文章、诗词等都有或多或少的雷同之处。慢着,我这可不是在诽谤古今风流名士。是为论证古为今用的诗歌文化发现趋向。那么何为古呢?是不是一定是离我们很远的才算古呢?不是,我明确的告诉你,古,是指比我们生活的年代要早些,可以是古人,也可以是前辈,更可以是同辈年长的。 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和苏轼,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他们生活的年代相同,只是王安石比苏轼早生了十几年。在苏轼的眼里,王安石就是前辈。从他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想见先生未老时。”在诗中称王安石为先生。现在我就来说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苏轼的《题西林壁》这两首诗存在在怎样的继承关系。 作品:登飞来峰 体裁:七言绝句 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作品:题西林壁 体裁:七言绝句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可厚非的是,王安石的这首作品比较早问世,这首是他年轻时写的,当时我想苏轼还是个小毛孩,估计还没读过此诗。虽然这两首诗曲调很接近,但表达的志向却不同。个人认为王安石的这首比较有气魄些,当然苏轼的不错。古人在写诗的同时也是在明志,王安石在二十岁时就已当了地方官,而且不是第一把手就是第二把手,所以他当然可以指点人生,意气分发。苏轼则恰恰相反,虽然年轻时当了首都市的城管(掌管京城治安的),后因一次机会,得到皇帝的赏识,一日连升五级,却还远不止王后来宰相的职位,所以他更多的是超然物外,寻僧访道,所以他的诗中流露出更多的是一个禅理。 苏轼就是做到了古为今用的典型,可以说是同曲异功。当然这样的例子举之不尽,就不一一列出,只要你留心,自会有所发现。 中华的文化,尤其是诗歌文化,是存在继承的,而且是代代相传,不管时代如何进步,科技如何发达,都无法与其相之对比。 学本无捷径,只要有恒心。 [ 本帖最后由 生错真人 于 2013-7-22 20:50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