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一个文人的八年沉寂

2021-12-23叙事散文山中万户侯
一个文人以读佛经拓碑刻抄嵇康来排遣时日,没有发出一声呐喊,这个文人所在的时代如果不是太清平,就是太黑暗。
这个文人,当然是鲁迅。他沉寂的八年,肇自辛亥革命失败,终自钱玄同与他的一席长谈。这八年,他在教育部任职,许多时日,便寓在绍兴会馆的补树……
  一个文人以读佛经拓碑刻抄嵇康来排遣时日,没有发出一声呐喊,这个文人所在的时代如果不是太清平,就是太黑暗。
这个文人,当然是鲁迅。   他沉寂的八年,肇自辛亥革命失败,终自钱玄同与他的一席长谈。   这八年,他在教育部任职,许多时日,便寓在绍兴会馆的补树书屋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不会有问题和主义。他的愿望居然便是生命暗暗地消去。他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
补树书屋,俨然便是鲁迅沉寂时修练内功的一旺火炉。   他为什么沉寂?   辛亥革命后,“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以皇权崩溃为标志的旧的体制、规范、信仰、风习已经毁坏或者动摇,而保守顽固势力尊孔读经和宣扬复辟的浪潮,对年轻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形成了夹击,国家和个人的前景渺茫。上一代革命者的热忱衰退了,一些人仍围绕在孙中山的身旁做着力不从心效果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除此而外,很大一批人消沉下来,范爱农、吕纬甫、魏连芟式的知识分子大量涌现。这是万马齐喑的黑暗王国,是“五四”前最深的黑夜。在帝制和复辟的过程中,特务遍地如蝗,人人设法逃辟耳目,重的嫖赌蓄妾,轻则赏古玩画,鲁迅,他便去钞古碑。   倘若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一个文人终日以古碑、佛经、嵇康为伴,该是幸福之至的事。但“五四”之前的鲁迅,搜集和研究中国古代的造像和墓志等金石拓本,辑录《六朝造像目录》和《六朝墓名目录》,却是逃避环境而潜入古代的歪打正着。这期间,一种沉默的发声不得的窒息始终萦绕在鲁迅身边,如同鲁迅呐喊之前铁屋中的屏息凝气。   如果抛弃民主和科学、启蒙和救亡这样沉重的时代命题,鲁迅的八年沉寂,那种雅致的清风明月相伴的文人生活,该是多么令人沉醉!   看佛经。自1914年起,鲁迅大量购置佛经,用功很猛,别人赶不上。如1914年4月18日,“往有正书局买《选佛谱》一部,《三教平心论》、《法句经》、《释迦如来应化事迹》、《阅藏知律》各一部”,次日又买《华严经》合论三十册等。十几年后他去杭州游西湖,知客僧向鲁迅大谈佛学反被鲁迅说倒。   会师友。与鲁迅往来的有孙伏园、许寿裳、陈师曾、刘半农、钱玄同等,均是新文化运动之翘楚。这十年,鲁迅专程拜访的人并不多,可谓深居简出。1914年8月22日,“午后许季市来,同至钱粮胡同谒章师(即章太炎),坐至傍晚归。”1918年6月1日,上午往北京大学访蔡元培。
  逛琉璃厂。这是鲁迅近十年最常去的地方,去则大量搜集汉朝画像拓本及杂书,淘古玩旧,收藏日丰。   ……   鲁迅这八年的日记,与其说是他思想轨迹的每日签证,不如说是文人生活的全景再现。他这种儒雅而别致的逃离尘世的方式,让后世之人常常恍然大悟,并心仪良久。   就在鲁迅寓在绍兴会馆钞古碑的日子里,陈独秀先生的新文化运动发难了。不能不佩服陈独秀先生的得风气之先,他喊出的民主与科学是社会进步的两把尖刀。在觉醒者的行列中,陈独秀远远早于鲁迅,这也是陈恒久伟大之所在。   鲁迅要呐喊了。他的呐喊,孕育时日已久,专等钱玄同打开闸门。当钱玄同翻看古碑的钞本并发了研究的质问后,鲁迅答应为《新青年》作文章,于是有了《狂人日记》,于是一发而不可收,于是有了真正的鲁迅。他的呐喊,“慰藉着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一个文人八年沉寂的日子结束了。他的隐居生活结束了。   1919年11月21日,鲁迅从住了近八年的绍兴会馆补树书屋搬至八道弯11号新居。   我怅然若失。   从此以后,一个文人与他比较纯粹的文人生活有了一定间隔,他仍然是文人,是知识分子,但更像一个不平则鸣的斗士,剑锋所指,愈老愈辣,一个都不宽恕。   他居住了八年的补树书屋,安静清逸如同一座清心普善的寺院,而他此后的居所,刀光剑影,更像一座铁马冰河的军工场。   我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那样的时代有那样的战士而庆幸,也为一个文人在那样的时代失去像样的文人生活而泣不成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