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散文两篇

2020-09-17抒情散文李志文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33 编辑

   黑美卜甘记忆一只山鹰从远处飞落到一棵苍劲且直插云天的核桃树顶尖,犀利的目光看看白云浮动着的蓝天,又低头看看树底下那一方寂寥的院落。这方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33 编辑 <br /><br />   黑美卜甘记忆
  一只山鹰从远处飞落到一棵苍劲且直插云天的核桃树顶尖,犀利的目光看看白云浮动着的蓝天,又低头看看树底下那一方寂寥的院落。
  这方院落三面环墙,一丈左右的大门夹杂在茅屋与用做牲畜圈的两间偏房中间。坐在门口的空地上缝一件旧背心的老妇人用小到若有若无的声音唱起一段“古气”。歌声一起,身边那滚在地上挖土的小孩立时安静了下来,静静地端坐在老妇人身边,小小的他似乎听出了什么。
  长大后,我依旧无法准确表达我到底听出了什么,只感觉“古气”里那一叹一顿、哀伤婉转的旋律仿佛在暗示着世事多变,人生无常。
  从我记事开始,家里的院落就如记忆中一般出现。直到今天,核桃树依旧挺立,树上的鹰早飞去了远方,唱“古气”的老妇人早已离世,听“古气”的小孩早长大成人……至于那一丈左右的大门处,是那个听“古气”的小孩即我现在的卧室,名叫“黑美卜甘”(意即月光明亮的房间)。
  我家院落的地形从大致上看,是那种中低周高的盆地型,具体呈一方潭状。房子位于路下,最高的正房顶部也仅能企及路边那棵核桃树的底部。村里一些年长的老人说,这里很可能是一处“泥鲁底肯”(洪灾时的大水汇集潭)。
  然而自从曾祖父开始就定居于此,一百多年间从未发生过类似灾难,加上条件有限,无力迁居他处,就在此世居下来。
  家里的大门处原先没有门,门是父亲成家后才建成的。自建门以后,这方本来平静的院落不时会暗涌浮动,浮动得厉害时,多是家人多病,六畜多灾。后来有一次去桥头赶街时遇到一个纳西巫师,那巫师也和那些老人一样说我家这位置是“泥鲁底肯”,具体灾难的起因在那大门处,那里刚好处于“泥鲁底肯”的潭源,当年山洪灾难中有个人的白骨被埋到了大门底下,人来人往踩到了这截白骨。此处还能利用,只是不宜建门。
  后来经大东巴算定,西边那块与正房外廊交接的角落处是一块吉祥地,如要改建大门,此处可首先考虑。
  依据大东巴的指示,家里请人动土开工,将大门建在了这个角落里。而原先的大门处只打了一堵墙,成了名副其实的一处空地。
  此时,刚上学不久的我有了一个习惯,就是下午放学回家后在那空地上写家庭作业,写累了就干脆睡在草席上。
  转眼到了农历九月,横伸在空地正上方的核桃树上落下的几个剩余核桃经常砸到头上。为了挡住掉下来的核桃,父亲用两根梁子连接了茅屋与偏房,再将几块较长较厚的木板横搭上去。墙壁,梁子,木板使这里变成一个房间的雏形。傍晚,夕阳强烈地照在墙上,比起光线暗淡的茅屋和偏房,夹在中间不设门窗的这处空地就显得格外明亮,久而久之,家人就称此处为“尼美卜甘”(意即太阳光明亮的房间)。
  祖母原先喜欢在这里烤太阳,但自从纳西巫师占卜后就极少过来了,尽管“尼美卜甘”里有充足的阳光。只因我经常在此写作业、睡觉,渐渐的,她终于不顾忌讳,又经常过来坐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我写作业,没作业时就坐在草席上陪我玩,哄我睡觉。
  我感叹自我记事起到现在家乡的种种变化。茂密的山林早已裸露,像一位惨遭不孝子抛弃而在贫病交加中坦胸露乳的年迈母亲;飘荡着稻香和麦浪的田园上处处搭起不为避风的帐篷;只容一人通过的村路加宽到养育了祖祖辈辈的麦地里……一双双沉重的脚在急剧裂变中行走在世俗的刀尖上。在这样一个底气尽失的村庄里,极少再看到烈日下挣扎,大雨中沉默的朴实老农,以及他们身上所普遍具有的那份厚重。
  “黑美卜甘”里的记忆,沉淀着的就是关于这份厚重的怀旧史,以及史中对“家”的本质定义。
  “家”其实就是人与人相依为命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一个人可以为了所关心的人去挑战底线,只是这种“挑战底线”与现在一些因找不到“家”而变得脾气暴躁的人随时脱口而出的那句“不要挑战我的底线”在含义和意义上都有天壤之别。
  那年我久久卧病,茶饭不思,四处求医终不见效。看着我日渐消瘦的身体,祖母给我做了各种味道的菜,可我还是吃不下,她因此焦急了好几天。在鬼节后的第二天下午,祖母喜出望外地过来坐到草席上,怀里掏出一个不大不小的香蕉:来,这东西你没见过,准喜欢吃。
  我们这些高寒地区,香蕉是极为少见的,更何况在仅能裹腹遮体的岁月,像我家这样的穷人家是根本没有余钱来买这一奢侈品的,所以好奇的我当然是一口气将这个香蕉狼吞虎咽,只感觉神清气爽,久治不愈的病就像瞬间好了一般。祖母看着我神采奕奕的样子,只管一个劲替我高兴,极力掩饰着内心的恐惧。
  第二天早晨,我提前听到了祖母起床时关门的声音。我看见祖母跪在神龛前一遍遍地磕头,嘴里重复地说着:阿普子窝陆(祖先保佑)。
  我顿时怀疑起那香蕉的来历,立刻跑到邻居家的送魂场看了一下,那里的贡品都如昨天晚上一样放着,唯独少了那个香蕉。
  祖母去世后的挽联里有“万古常青”的字样,这是对她做出守寡大半生、把操守坚持到最后的选择的肯定和赞美。我想说的是,她为我挑战信仰底线的那份爱,其“常青度”也绝不逊于她的操守。以后每想到祖母在神龛前祈祷的画面,我不免心生悔意。后悔之余,我渐渐衡量出了“家”的重量。
  祖母去世前几天曾对我说:阿奶走后会好好保佑你,保佑这个家。
  这句话在她去世后就得到了应验。有的纳西人认为,女性死后的三年内,家里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我对这个说法一直深信不疑,在我老家,无论是听到,还是见到,证明这种观点的事例比比皆是。但我家恰恰相反,那年又一次占卜时,巫师卜释到:当年白骨的魂魄已重归祖先故地,那不吉利的空地已可以正常使用,不仅如此,这里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奇迹。
  于是祖母死后的第二年,父亲将原先搭在梁子上的木板连同梁子一起卸掉,请来木匠师傅正式建造屋架,再重放楼板,历时一周,把此空地延伸成偏房的第三间。至此,偏房正式成为三间的标准房。
  我在此处写作业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待到新房建成,我已念着初中,一个星期里只有最后两日回家住。我不在家时,之前在正房的卧室多用来招待在家过夜的客人,我就干脆搬来这间新房里住,它成了我的卧室。
  无奈这时有人常对父母嘲讽:这所偏房里住的都是你们家的宝,第一间住牛,第二间住猪,紧挨茅屋的第三间住着儿子,真可谓物以类聚。
  此时祖母已去世,我身边没有了那把最坚实的保护伞,几经嘲讽之下,我曾一度想搬回原先的地方,然而就在这时,早已成家的姑妈再次撑起了这把保护伞。
  知道了事情原委的姑妈不为所动,坚持要我住在这里。她说:不是说这里会出现奇迹吗?不管是什么奇迹,都得靠你来创造,你就安心住着,不要管别人怎么说,有什么困难就来找姑妈,姑妈给你解决。
  姑妈一向是那种说到做到的人,她对我的关心也和祖母一样义无反顾,她也可以为了我去挑战她的底线。我上初中那年,将原先的被子换了新被套带去学校,搬进新卧室里住时盖的是多年前烤烟时盖的旧被子。那被子虽然从大地震那年烤烟炉倒塌后一直存放在箱子里,只因长年累月,等拿出来再盖时还是免不了大面积风化,只要身体稍一动,棉块就从四周陆续往下掉,我曾找来几件较厚的棉衣盖在上面,虽能御寒,样子却更显得参差不齐,煞是难看。姑妈认定这床被子就是笑话的根源,否则为什么不少人家也有类似于我的居住情况,可笑话却单出现在我家。
  那周的周六,我回到家时,看见姑妈正在外廊聚精会神地缝制一床被子,我一看那棉块是新的,缝在棉外的绸子虽然也是新的,细看却有些微褶皱,好似年代久远。我问姑妈这绸子怎么有皱褶,姑妈不回答,倒引起了父亲的注意。父亲仔细端详着绸子,突然问姑妈:这不是当年你出嫁时我送给你的吗?二十多年了,你都舍不得用,怎么能现在拿出来呢?
  姑妈没有回父亲的话,边缝着边对我说:看,多好看,他们笑话你是因为你被子太旧,看到你盖着这新被子就不会再笑话你了,姑妈本想连绸子一块买,但钱只够买棉块,何况现在的绸子只是看上去好看,料子和我这块就差得多了,以后他们要是再笑话你,你就把被子拿给他们看,告诉他们你睡的是“兴意甘”(意即卧室,直译为人睡的房间),盖的被子是用上好的丝绸缝成的,跟旁边垫稻草垫松毛的“此塞意甘”(意即牲畜圈,直译为牲畜睡觉的房间)是有区别的。
  后来,那些人终于不再笑话我,并称这间卧室为“兴意甘”。
  姑妈与父亲兄妹情深,这块绸子是当年姑妈出嫁时,父亲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送给姑妈的唯一值钱的东西,二十多年来,姑妈一直惜之如命,听说大地震那年,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姑妈的第一反应就是不顾一切冲进房间把存有这块丝绸的箱子带出。姑妈将此物送出,无异于送出她的命,所以我有理由执着地相信,姑妈也是和祖母一样在挑战着底线。
  好在那时我已稍稍懂事,没多久就把它收了起来。直到前年有一次回家整理房间时又被我在无意间翻了出来,虽保存完好,那绸子却比原先褶皱得更厉害。我由此想起姑妈病逝前那日渐憔悴而深显褶皱的脸。只恨那时我因事繁忙,在她生命的最后时日,我几乎没有为她端茶送水,这是我另一个后悔之处。
  姑妈也和祖母一样,于病逝前叮嘱我要好好做人,她会一直保佑着我。
  姑妈病逝前曾有好多征兆。院子南面的隔墙边曾有一棵桃树,是姑妈在原梨树根上亲手嫁接过去的。三年后,小小桃树上结满了鲜艳硕大的桃子。曾有好几次,姑妈回来家里时,总是望着桃树对我说很多鼓励的话,总体意思是说,我要珍惜时间好好读书,将来改变命运,就像这桃树,短短三年就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但自从她患病那年开始,桃树就渐渐蛀虫,且越蛀越多,到病逝前几天的一个下午,一声雷电突然灌顶,桃树“噶”的一声拦腰折断,桃子滚落了一地。
  又是日消月长,干枯的树枝上脱了的皮渐渐融入到土里。我知道这土里埋藏了姑妈的期盼和她庇佑我的神咒,所以当我离开家外出打工时,除了东拼西凑的那几百元,就只带去了那棵桃树下的一捧黑土。后来在长年漂泊的打工生涯里,我数次搬居,始终都千方百计地保住了这一捧土,时时将“家”放在心上。
  “兴意甘”建好后不久,我将各类书籍尽数搬进来,再请木匠师傅做了一张书桌和一张椅子。床铺,桌子,椅子,书本等把这小小的“兴意甘”堆积得满满当当,“兴意甘”由此更加人文化,室内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一逢假日,我除了偶尔喂猪和扫地,几乎所有时间都在这里度过。有时候,在里面投入感情地读一些励志故事,情到深处,信心十足,往往就会想起巫师的预言,就会无端地期盼着奇迹的出现。
  转眼又到了秋季,从横伸在“兴意甘”上空的树枝上熟落的核桃经常砸在瓦片上,致使瓦片破裂,一遇到下雨天,室内就会有几滴大小不一的雨点落下,我曾几次移动桌椅,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位置。父亲也曾数次换过瓦片,终究无济于事,想过剧掉那枝,可惜它离地面太远,本身又有上百斤重,无法安全接到地面,它又是整棵核桃树的主干,丰收的时候,所结核桃成千上万,有不错的经济效益。于是又请人拆掉“兴意甘”的楼板,换上一大块玻璃,这样雨水就被玻璃挡在了楼上,漏不下来了。
  我注意到每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皎洁的月光从破裂的瓦缝中射进室内,透过玻璃时光线四处扩散,室内就变得分外明亮。好几个停电的夜晚,我都借着玻璃上扩散的月光看书,好似囊荧映雪。每到这样的夜晚,我又总会在满怀斗志的情绪鼓动下想起巫师的预言。
  不仅如此,当月亮偏西,月光斜射时,我仰卧在床上,可以看到窗外的人经过时倒映在玻璃上的脚,时间一久,我就能根据脚步的快慢和长短,准确地认出窗外行走在“家”这个过程中的每个人。故此家人又给这间“兴意甘”加了个像月光一样柔和且极具有“家”的色彩的名字——“黑美卜甘”(意即月光明亮的房间)。
  “黑美卜甘”自那次重修后一直未加改动,这个像月光一样柔和且具“家”的色彩的名字也沿用至今。
  我外出打工后,关于这份厚重的历史就存封在了“黑美卜甘”里。
  在他乡茫茫无尽的车流和人流里,在梦中纠缠交错的时间和空间里,我在极度真实的立体感和极度虚无的画面感里,渐渐失去了所有的嘘寒问暖。每到心情冷却时,当年存封在“黑美卜甘”的记忆就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于是在脑海深处重将记忆挖出时,又听到一个与当年的“古气”不同旋律却相同大小的声音。这声音也与“古气”声一样小到若有若无,我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听得见:阿爸,太阳照不到了,弟弟会不会冷呢,今天他吃饭了吗?
  这原本只是一句普通的问候,是挤不到记忆中去的。我是在高中时候读到《项脊轩志》时才将它从正在消失的脑海边缘猛然间拉回到记忆中的。
  文中有一段“老妇人”与“我”的对话:“妪每谓余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当我朗读这段文字时,似乎也从那充满了怀旧色彩的文字中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回忆又在此刻油然而生。
  姐姐在“黑美卜甘”建好后的第二年外出打工。其实那几年还未兴起打工热,姐姐的选择除了挣钱,主要是为了避灾。
  “黑美卜甘”建成后不久,家里又短暂地承受了亲人多病,六畜多灾的劫难,原因还是出现在“黑美卜甘”的地底。这回巫师看到地底下有白虎,与属虎的姐姐相冲,只要姐姐离家一年,白虎自然离去,家里又将幸福祥和,但这一年内姐姐不能回家,否则她得承受重大灾难。
  姐姐出去后几个月,我因一次小感冒渐渐引起高烧,且久烧不退,往往下午时身体就冷得发抖,我就经常开了门窗放阳光进来,烤着浓烈的太阳睡着了。
  闻讯的姐姐不顾巫师的劝告,在第二天傍晚匆匆赶回家。此时太阳渐渐落下,我借着身体的余温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样任凭窗外凉风徐徐。过了许久,我清楚地听到姐姐因害怕吵醒我而用小到若有若无的声音问父亲“阿爸,太阳照不到了,弟弟会冷吗,今天他吃饭了吗?”
  当时我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没有睡着,明明有清醒的意识,偏偏就不愿睁眼。如今,在有事说事,无事挂断的极端年代里,当真诚的问候被那些失去了“家”的人草草定义为废话的无情岁月里,我终于渐渐感悟到当时不愿睁眼的原因:我想听到这句人世间最普通但也最温馨的问候,这句问候里有“家”的感觉和色彩,我就想永远陶醉在这种感觉里,陶醉在这种色彩里。
  曾有一位亲人说过,姐姐身上有祖母和姑妈的某些遗传,我一直没有理由证明此说法,等到挖掘出这个画面,才有了明确的答案。
  那一年,果真有不少灾难降临到姐姐头上,幸而得大东巴相助,又承父祖之余德,灾难最终得以一一消解,不可忘却的是这份勇气,这份“明知家有虎,偏向虎家行”的勇气又何尝不是像祖母和姑妈一样在“挑战底线”?这不就是遗传的最好例证吗?
  在祖母和姑妈先后去世不久,姐姐也出嫁了。父亲常对我说:我真是个操劳命,短短几年间就送出了你阿奶、你姑妈和你姐这“活死人”三俱尸体。听罢,我对姐姐的愧意又瞬间流出,为什么我当时没睁开眼睛对她说:阿姐,我不冷,我刚吃了东西。尽管我很冷,尽管没吃过东西。
  我初中毕业后,不等录取通知书就约了两个同学去小镇上打工。当时我们几个相同的想法是:考高中仅是为了证明自己,自己终究还是要出去打工,不管是否考上,结果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凭我们各自的家庭条件是没有能力去念三年高中的。
  不久后的一天,我的一个老师到我所打工的饭店吃饭,我将不打算升学的想法一五一十告诉了她,她回去后又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正在为贫困学生申请助学金的校长,校长一查询相关资料,刚好就剩一个名额。
  在种种巧合的机遇下,我意想不到地上了高中,曾多次期盼的那个纳西巫师的预言终于得到了应验,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念完高中三年的确是奇迹。当年跟我同去打工的那两个同学,从那时起就淹没在了打工浪潮里。
  去年我回家过春节时,偶然看见横伸于“黑美卜甘”上面的核桃树枝上停落着一只鹰,可能是远距离观望的缘故,总感觉那鹰与记忆中那只长得极其相似,但又显得更加健壮有力。它突然正对着“黑美卜甘”的上空,重重地扔下几声厉唳,再振开双翅,奋力飞向了无际的蓝天。
  我忽而忆起这里的一切,顿感世事多变,人生无常。但也正因如此,我才对“家”的定义根深蒂固。
  思绪拉回来,那鹰早飞过了天际。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星期天早晨,邻居二嫂托我去街上替他孩子买几本作业本,还特别嘱咐要去张状元的店里买,那里的学习用品比其他店的要便宜很多。
  这家小卖铺是张状元病重时,无奈之下廉价转让给他的一个邻居来经营的。廉价转让的原因并非他不需要钱,他只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多买几本作业本和几支笔,长大后都能实现他们的大学梦,这是他在经历了人生百态后守住的唯一愿望。为了延续这个愿望,他以廉价转让的代价让新店主答应他的条件:所有学习用品都按旧时的价格来卖。
  从商场以盈利为目的的本质来看,他这种交易全然不符合规矩,好在新店主是位退休工人,经营这家店铺的主要目的是打发无聊,加之转让价格也特便宜,便随了张状元的意愿,多数学习用品都按张状元经营时的价钱来卖。
  我到那小店里,发现店面已修葺一新,店内很多布置也都已改变,但可能是张状元生前写的那幅毛笔字比其他字画较俱含义,新店主依然将他挂在墙上。我一进门看到的便是占满了整幅画的那八个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看到这几个字,我的记忆瞬间被定格,我默念道:他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所讲的故事中折射的却是他自己的人生,真可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张状元一生有三个名字,前两个是“正号”,第三个也就是张状元是绰号。他的本名叫张红立,是根据家谱排序来取;他长到六岁时,因时常在院子里与自家的牛赛跑,身体变得强壮圆实,一生多病的父亲在激动之下想到儿子以后不用再像自己一样承受病痛的折磨,于是不顾家谱排序将名字改为张壮圆,希望儿子一直这样身强体壮;再后来因学习成绩好,父亲时常逢人就夸儿子以后定能高中状元。张壮圆于初中时为照顾病重的父亲被迫退学,这成了他第三个名字,即绰号张状元的来源。
  听说自从经历了恋情波折后,张壮圆就在小卖店里终日以书为伴,直至最后酒精中毒而死。
  那几年,张壮圆为了达到通过读书来忘掉波折的愿望,时常和学生时代一样挑灯夜读。不幸的是他的愿望并未实现,反倒时常被人借题发挥地当成笑柄。
  挑灯夜读的时间一久,有一些听惯了当年他父亲吹捧儿子的邻居开始时不时对他恶作剧。那些邻居有意将他名字里的“壮圆”谐音为“状元”,几乎每晚都会说:你看,这么晚了灯还亮着,这状元公还在奋斗呢!没过多久,男女老幼便齐叫他“张状元”。
  我认识张壮圆后也曾按当地人的习惯一度叫他张状元,心想男女老少都这么叫他,想必他年轻时曾考过状元,也曾一度暗自赞叹。直到他讲到自己名字的由来,我才知道这个近乎高贵的称呼里含有的那些冷落和嘲讽,所以此后我便随了他一个侄子叫他张表叔。这一改口使他顿感倍受尊重,于是每次和我相逢都无话不谈,生活,学习,理想等,有时实在没话题了,他就主动讲一些历史故事来打发无聊。
  张表叔由于多年来以书为伴,知识面极为广泛,不管讲哪方面都能行云流水,但讲到历史时有一个特点,就是讲了人物后继续对人物进行分析,也往往能分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他分析说隋炀帝之所以成为暴君是因为他身边的宫女纯粹只是逗他开心,并没有一个真正了解他的内心,所以他是孤独的,更是悲哀的,如果有人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那他定然不是暴君,隋朝那条短暂的历史线也一定拉长;许皇后虽被毒死,但宣帝对她不离不弃,所以她是幸福的,但宣帝贵为皇帝,依旧无法保得妻子周全,所以许皇后又是不幸的,……他的这些分析极具文学色彩,这成了我喜欢听他讲故事的主要原因。
  但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他对李后主情有独钟。他说他和李后主是同病相怜,尤其在恋情遭遇上最终都可以用“悲哀”二字来概括。
  他这话使我迷惑了好久,一代国君和一介草民的命运几乎没有可比性,又何来同病相怜,两个人的恋情遭遇又怎么可能用同一个词来概括?我在张飞岳飞的世界里徘徊了好久,直到张表叔细细解释,我才在短暂的匪夷所思后豁然开朗,也才真正体会到他写的那幅字画的含义。
  先是名字,李后主生来单眼双瞳,呈帝王之相,故以重光作名,后改为“煜”字,是因“火”和“昱”皆有火之“光”,寄托了他重振李唐盛世的愿望,后世称后主中的“后”字对帝王而言则有“末代”之贬义。这与张表叔先按家谱取名,后按愿望改名,最后被戏称为状元的经过真可谓异曲同工。
  张表叔知道邻居们的用意,于是为了求得耳根清净、心无旁鹜,他居然请来几个工匠在店里塑了一樽佛像,并请僧人举行隆重的开光仪式,此后他便诚心念佛,果然感觉到耳根清静,心旷神怡。可没过多久又有人冷嘲热讽道:张状元都这把年纪了,还是那么入仕心切,竟连神佛都请来了,这回在佛祖的保佑下,状元是非他莫属了。
  张表叔读书除了读出知识外更读出了境界。在他的店里,学生来买笔墨时恰逢他全神贯注,于是学生们时常自己进店拿了所需物品,把钱放在桌子上是常有的事。可以说他读书已到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顶层境界,好在学生们大都听过他的故事,知道他读书的真正用意,加之他卖的物品本来就比其他店的便宜,也就都按店价自觉地拿货付款。
  深得附近学生的信任,又一直居住于黄金屋内的张表叔全然不知道婆娑世界里所具有的冷漠很多时候是连神佛都无法去拯救的,在他念佛求宁的方法失败后,束手无策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借酒消愁。
  这样强行麻痹身体的方式果然比念佛求宁更有效用。这酒一下肚,在短短三天内就消去了他一生的愁怨,包括那个早已沧桑无力的躯体。他的死因是酒精中毒,这与李后主在“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箩,几曾识干戈”里度过前半生,到宋军兵临城下时,居然请来高僧想以佛法之力退去宋军并让江南百姓躲入佛的玻璃保护中,亡国后又整曰借酒以消思念故国之痛,到最后饮牵机药中毒死亡的经过又一次异曲同工。
  没有因经过念佛来实现耳根清静、心旷神怡的张表叔对佛的信仰渐渐淡化,但从淡化到彻底失望是缘于一个梦。我记不清梦的具体内容了,只记得张表叔在做梦后的第二天早晨匆匆翻阅《周公解梦》,那梦的解释是:今天会有意想不到的破财。张表叔立即前往寺庙消灾,却在半路遇见一个算命先生,自称从少林寺出来行走江湖,能消百灾。张表叔像遇到了活佛一样对这位先生毕恭毕敬,先生让他抽签,他一抽就抽了个上上签。先生禅释道:你今天确实有一难,还好抽了个上上签,这是个大吉签,只要投上三百元功德钱,所有灾难都会悉数化解,并从明天早上开始,我会每天为你念经一次,保你消除百灾,如若不灵,三天后的这个时候你再来找我,我将功德钱如数归还。
  听罢,张表叔虽迟疑了一下,但又立刻想起那人的承诺,于是东拼西凑了三百元放入功德箱里。
  三天后,张表叔感觉这几日内一切正常便想去感谢一下这位先生,却远远地看见这个所谓的算命先生早已脱下袈裟换了一身的时尚装,搂着一个漂亮姑娘在公园里漫步。张表叔顿时明白《周公解梦》里那句“今天会有意想不到的破财”之意,他的财早在三天前的“今天”就破了,这样的破财确实意想不到。
  从那以后,张表叔对佛彻底失去了信心,甚至因为心中愤怒难伸而像嘲讽他的邻居那样也对那假和尚的行为借题发挥、添油加醋,时常逢人就说:现在的和尚都是色鬼,我前几天在公园里就遇到一个,他正在为我念经消灾时,突然旁边走过一个漂亮姑娘,他一看那姑娘顿时神情恍惚,竟把六字真言念成’嗯妈尼妈尼个X’。
  他这一念逗得旁人哈哈大笑,他则愈加兴奋地比划着动作,于被骗之事却只字未提。但自那事后常会黯然感叹:被最信任的人欺骗也是人生一大悲哀。
  前几日我趁休息时间看了会电视,无意间看到重播的《江山美人情》,剧中李后主的故事与张表叔所述大致相同。惊讶的是李后主对佛的态度与张表叔在细微上有些许出入,但最终的选择却殊途同归。剧中李后主得知佛祖解救不了他的国家后,悲叹道:朕每天诚心念佛,想不到竟然是这样的下场,既然如此,朕念佛拜佛又有何用。话虽简短,对佛的失望之意却尽在不言中,倍感被日夜供奉的佛祖欺骗的悲哀也尽在不言中。用张表叔的观点来说,佛祖就是李后主‘最信任的人’。
  陶醉在黄金屋里的张表叔对佛失望之后,于彻底走向悲哀前的回光返照中曾与一个颜如玉短暂相遇,用张表叔的话说,就是这个颜如玉铸成了他恋情上的悲哀。据说那姑娘聪明伶俐,妩媚动人,实属难得,不少人议论此类姑娘也只有张表叔这样知识渊博的人配得上,张表叔也暗自狂喜,并决定端午节后择日成婚。
  转眼端午节到了,两人一起去看斗牛。那姑娘的目光不停的落在斗牛场上摔跤的那些壮汉身上,再看看张表叔因习惯久坐看书而无缚鸡之力,早已没有了六岁时的豪壮,于那些活泼的壮汉相比简直就是不折不扣的书呆子,这时她才猛然发现张表叔绝非自己喜欢的类型,于是迅速解除了与张表叔的婚约,寻找那份心中所盼的幸福去了。
  张表叔即将出现的幸福乐园在昙花一现间幻灭,他甚至想到了死。想入纷纷之际,他明显地感觉到之前的所有回忆中,数那段辍学前的读书岁月还有些许温暖,试想如果当年真的大学毕业,就不会出现被姑娘抛弃的局面,反过来只有自己挑选别人的分,但事已至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阻止后代重蹈覆辙,他要为此尽自己的一份力,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改善学习上的物质条件。于是用全部积蓄开起了小卖铺卖些比其他地方廉价的学习用品。有些时候,一本作业本的价钱甚至便宜到其他店的一半,而他仅能够勉强卖回自己的饭钱。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的生活急剧的画地为牢。他除了这个愿望,对整个人生都去了规划,便于绝望中再次回到了自认为可以避风的黄金屋,一住就是一辈子,换言之,以一辈子为代价守住了这个唯一的愿望,以至于到了病重之时,和新店主进行了这么一个不合商场规矩的交易。
  这段往事是张表叔生前亲自讲给我的,还记得他回忆这段往事时在满脸的不解与无奈的情绪中问我:什么世道啊,有知识有文化,反倒没人喜欢了,反倒变得如此悲哀。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的问题,更不知该怎样去安抚这颗濒临破碎的心,我只有木然无语。最后还是张表叔从剧中由彼及此地破了僵局。那时正首播着《江山美人情》,张表叔看到周娥皇拿着李后主的诗稿,心里却想着赵匡胤的一幕感叹道:你看,我没说错吧,李后主对周娥皇呵护备至,还时常给她写诗,可周娥皇却想着武艺高强的赵公子,对多愁善感的李后主,这还不算悲哀吗?我说我们在恋情遭遇上都可以用“悲哀”二字来形容,这下你相信了吧!
  我再次木然无语,我知道张表叔在恋情上的悲哀其实不止如此。如早在情窦初开之季暗恋过一个女孩,却阴差阳错地牵了其双胞胎姐姐的手而被所暗恋的女孩误会;又有一回在城里被骗,身无分文时竟对为自己慷慨解囊的一位歌女萌生爱意,不幸那歌女不久后病死。这与《江山美人情》中李后主在周娥皇死后,极度悲伤中邂逅相貌与周极其相似的花蕊夫人,导致接连几个夜晚都梦到死去的周娥皇误会了自己,又在受尽上邦使臣的侮辱而愤怒难平时,暗恋上以美人计让使臣当众出丑来为自己出气的舞女窅娘,到后来窅娘被卫队误杀的情节又如出一辙。可能是针对这两处,张表叔也曾说过:被所喜欢的人误会是悲哀的,不能和所暗恋之人长相厮守也是悲哀的。
  我买了作业本正在付钱,刚好有个人从旁边那店过来向店家问道:怎么你们家的这么便宜啊,我看两家作业本质量也差不多嘛,早知道就来这里买了。
  店主轻轻一笑答道:这是原店主的秘密,等你下次来这里买,我再将秘密告诉你吧!
  我又想起剧中李后主对宋太祖说的一番话:我现在一无所有、生不如死,但我手里终归还握有一支笔,我将以这支笔延续我的生命,写尽快泪、传承情感,千百年后,大宋千秋万世,愿我的生命也得以长存。
  我猛地发现,张表叔和李后主在个人唯一愿望的选择上再一次异曲同工。想到这里,我又一次默念道:愿张表叔的唯一愿望也得以长存。
  走出店门,我抬头再看了看那几个字,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来: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