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到敦煌去

2021-12-23叙事散文雪笑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18 编辑

    到敦煌去如果是一个上海人,他一听甘肃,立马就有可能想到敦煌:“侬是甘肃人,那么你家就住在敦煌莫高窟里喽?”我就是甘肃人,可是,我即使听到酒泉二字……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18 编辑 <br /><br />    到敦煌去
  如果是一个上海人,他一听甘肃,立马就有可能想到敦煌:“侬是甘肃人,那么你家就住在敦煌莫高窟里喽?”我就是甘肃人,可是,我即使听到酒泉二字,我也不敢立马就想到敦煌,因为酒泉距离敦煌,尚需80多块钱的车程。
  而我所在的天水,距离酒泉,更是老远老远。
  所以,虽然身为敦煌所在地的甘肃人,但是当我听到谁谁谁去了一次敦煌的时候,我们看他的目光,和伊斯兰人士看那些到过麦加的同志的目光,基本上也是一样的仰羡有加。
  突然天赐良机,让我们——我、王元中、薛林荣——有了一次去嘉裕关开会的差事。
  小时候看《西游记》,知道西行的路是受苦受难的路,没想到多年后,我们在火车上的西域之行,仍然是要受罪的——虽然我们并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为东土拿来什么真经书卷之类的东西。
  我们受的第一罪,就是站罪。我老是在想:我们这样受到罚站八百里的洋罪,一定和薛林荣这家伙有关。因为据我所知,王元中教授虽然好为人师,但站也总是自己在站,他从来不曾用站而不坐的方式体罚过他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比如他后来的夫人筱风。我虽然只是个很副的副教授,但是我也没有罚站过学生。所以我们两个都不会招致这样的立之惩罚。
  一定是薛林荣,他一定做过什么应该罚他站行八百里的事,却连累了我们和他一起在火车上“站成了三棵树”。
  我们受的第二样活罪,就是立在过道里吃盒饭。
  立在过道里吃盒饭,吃得最轻松的是薛林荣。他知道女性——尤其是年轻的女性——装也会装出一幅善良的菩萨样子来的,于是他就向她彬彬有礼地请求:您能站一会儿让我坐在您这儿吃完这盒饭么?
  是不能答应,孰不能答应?她低眉计算了一下得失,就同意了。
  可是他的导师王元中却不擅长这一手。一般人到了这个份上——被挤到厕所附近,也就不再考虑吃饭的事情,可是他却要坚持吃饭。真难为了他,一个手,五根指头,既要捧住了饭盒,又要捧住了菜盒,另一只手里还要拿住两根筷子。一般人到了这个时候,就会果断地选择:先把饭吃完了,再去把菜吃完。可是,这位《文学概论》的优秀教师,几年后的兰大博士生,他老人家却要一口饭再一口菜地吃。真是臭架子不倒啊,你看他于万马军中一口菜一口饭地……要是有人要从他身边挤过去,他还得“扶老携幼”连汤带水地把身子一侧……要是额头上的汗在眼睛的上方站着站着站不住了,他还得抬起胳膊去擦汗……
  这哪里是在吃饭,这简单是在修仙!
  我们受的第三罪,就是不能睡觉之罪。
  火车过了兰州,天渐渐地就到黑了。我们毕竟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到了该睡觉的时候,那双不争气的眼也就打起了迷糊,可是我们却没有地方睡觉。
  要是站着能睡就好了,可是,在这方面,我们——尤其是我雪潇——显然训练无素。
  这时候王元中就十分得意,他平时就爱好失眠,现在更有理由不睡觉了。他的两只眼睛,贼油油地发亮,似乎已经遥望到了敦煌——或者嘉裕关,或者他的夫人筱风。这时候薛林荣也不怎么狼狈。他是王元中的高徒,王元中会的他几乎都会,王元中不会的他早已自己悟透。王元中两眼油亮,他也就两眼油亮——只不过照亮王元中的光芒远在敦煌而照亮他的光芒却是让他坐过座位的那位姑娘。
  那位姑娘早已听薛林荣的西部故事听得入迷:有三位天水的大侠,这会儿正行走在前往天山的路上,突然……。
  睡不成觉的洋罪,只苦了我雪潇。
  我是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得循规蹈矩的人,天一黑,我就要睡觉。而现在,我的头也越来越重越来越沉——几乎就是一颗西沉的太阳。这颗西沉的太阳现在太需要一座山来安放它的沉重了。要是没有山,哪怕有一小片西天的云霞做枕头也行呀,可是,可是我的头却只能耷拉在自己的肩膀上。
  什么叫做蒋家王朝摇摇欲坠,这就是。
  直到火车过了武威,一个睡在报纸上的关西大汉人下车了,我才人挪屁股狗占窝一样马上占领了他的报纸温床,而且马上就进入了梦乡。
  等王元中师徒二人众里觅我千百度,蓦然回首的时候,发现我正在车箱接头处的脏地上睡如敦煌的卧佛。这是多么庄重如佛的一睡啊,没有这如佛的深刻一睡,哪有我这次河西之行诗心的顿然开悟?
  天亮时分,我们到了嘉裕关。一下火车,好家伙,祁连山已经在可以望见的远处为我们准备好了一条千里的白雪哈达。这一望,让我不由为河西的阔大而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一望,后来也让我写出了下面的好句子:
    只要抬头看一眼祁连山上的雪
    西凉二字,就像一匹白马掠过心间
  我的头接着往祁连山的高处抬了抬,我就看到了河西的云:
    河西的云
    河西的小耳朵
    倾听着河西的大孤寂
    ……
    一片云飘过河西去新疆做了棉花
    一片云没有飘过河西就做了祁连山上的雪
  然后,整个白天,似乎我们都是低下了头来埋首吃饭。我们吃到了沙葱,吃到了“细长而摇晃的沙子们小小的尾巴”——比吃猪尾巴的感觉要好多了。我们也吃到了戈壁滩生长的葡萄,吃到了“西域公主脖子上的珍珠”。我们还吃到了李广杏。英雄死满河西走廊,杏树长满祁连山下,酒泉人用杏子做的杏皮茶,就十分好喝……当然,我们也很快握到了酒泉诗人孙江的手。晚饭后,我们酒足饭饱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山遥水远地说:我们去看看祁连山吧。
  走吧。
  一路上,我们的脚底下全是石头。本土诗人孙江最后终于忍不住了,就劝说道:这就是戈壁石。如果你们的脚底下踩过十万颗戈壁石,就能到祁连山跟前了。
  他的意思是祁连山可望而不可即。
  我们只好灰心丧气地坐下来,坐在大漠上无聊至极地敲打石头。我们这一敲,好像把戈壁滩太古的寂静给敲打了出来——我们都不说话了。最后,我们都捡了些小石头回到了住处。我只捡了五颗。我在电话里给女儿说:“我给你捡了五颗戈壁石,等我回来了,我和你一块抓五子。”
  抓五子,是一种儿童游戏。
  结果当我回到天水的时候,背包里当然有五颗戈壁石,但是我手一摸,原来裤兜里还有无数颗黄灿灿的沙子。那是鸣沙山上的沙子。到达敦煌的那天晚上,我们在鸣沙山上,先是由王元中吹奏石笛——似乎是应和着千万颗小小的沙子之小手的轻轻鼓掌。然后我们就相继溜沙。沙子们就在这个时候悄悄地溜进了我们的嘴里和裤兜儿里。溜进嘴里的,当时就吐出来了;溜进裤兜儿里的,却不声不响地和我们一起山迢水遥地到了天水。
  我行千里,沙行千里。
  似乎是到达敦煌的前奏,似乎没有这样的准备就不能够看懂敦煌,我们开始在敦煌的“外围”逡巡。
  我们去看了嘉裕关的魏晋古墓群。这是嘉裕关城外的一处戈壁滩,方圆百里的每一个沙包之下,几乎都睡着一个魏晋时期的古人。这一片庞大的古墓群,真像是上帝的一千亩洋芋地——每一朵枯萎的蓝花下,都活着一堆洋芋。我们也看了李陵碑。传说,在遥远汉朝的一个下雪天,心怀冤屈的李陵,和怀抱羊羔的苏武,在寒天雪地的塞外有过一次会面。他们一边伸手从牛粪火上取暖,一边激烈地讨论过祖国和尊严等人生的话题。在此之前,就是李陵的投降,是一颗将军泪慢慢落入一方大漠;在此之后,宋代,一位同样冤屈的杨门老将就碰死在口瞪目呆的李陵碑上。我们也登上了嘉裕关。戍鼓已然远去,胡马不再悲咽,士卒不再喊杀,可是长城犹在,九眼泉犹在。眼观八方,嘉裕关用九只眼睛仔细地观察着中国西陲风云变幻。
  在这儿,我第一次用自己手摸到了长城:
手摸长城
我好像是等待着什么从历史的那一头
披星戴月,来到我的指尖
手摸长城我不敢咳嗽
惊醒了青砖里沉睡的前唐和后汉
我就得弯弓射箭
还得写长诗
做大赋
手摸长城我的手指骄傲得发抖
像一个平民触到了贵族的骨头
手摸长城
我怕一个老英雄侧身出现
眉毛上
挂着雪
  我们在当地人的指点下,远远地观察了一番隐隐的瀚海——瀚海这东西,是大戈壁里最羞涩的东西,它怕人,人到了它跟前,它就消失了。还有芨芨草、沙枣和骆驼草。在戈壁地带,风吹来,它们就侧身让一让。诗人娜夜说:在丝绸之路上,“细细看,每一棵青草/都闪过一次腰”。我还看到了胡杨。胡杨,胡人的杨树,想当年每一棵胡杨树下,都拴着一匹嘶鸣的胡马,都有一顶胡人的帐篷,都把门开向长城的方向。射箭的靶子,也都立在胡杨树之南……
  好了,石头做的笛子也买到手了,骆驼骨的首饰盒也卖到手了,关于河西的“字”也识得差不多了,似乎可以读懂莫高窟了,于是会一开完,我们撒腿就往敦煌奔。
  佛的面孔渐渐地近了——莫高窟终于出现在我们眼前:
面对莫高窟
方圆几百里都失去了草木的语言
上下几千年都选择了沙子的沉默
面对莫高窟
我们还能说些什么
我们能说的古道西风早已说了
我们不能说的
佛也不说
佛用一种手势表示高贵的宁静
佛用一种目光表示肃穆的伟大
佛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只是呼吸与心跳
是啊,不到敦煌,你还真理解不了我的这几行诗:
西去的路
渐行渐高的路
通行往天国的路
你也还真不能理解我的这种说法:
西去的路上行人如蚁
到达敦煌的是他们的先知
……
  行文至此,关于敦煌,我似乎再也无话可说,或者我应该兴尽而返了——敦煌不会因为我多说了两句而更为辉煌,也不会因为少说了两句而少了沙子大的一点神秘。
  离开了敦煌,我们开始回家。
  我们从敦煌到酒泉,从洒泉到张掖,从张掖到武威,再从武威到兰州,又从兰州——我们一波三折地——回到了天水。这一路上,我们在武威喝了老茯茶——似乎是躲在敦煌的旁边回味了一次敦煌;我们在武威吃了“三套车”——我们三个人在河西大地上奔跑,就像一驾三套车。我们也像三个铜奔马,从雪到雨,从北向南。我们经过了山丹。“像一个塞外的英雄背着一把剑低头疾走/甘肃的山丹,背着一截长城向风沉默”……总之我们离玉门关也越来越远了。春风不度玉门关,我们不是春风,我们这一次,也不会西度玉门。我们只能望玉门关而掉头东归。
  这一路河西之行,我写下的最好诗句是:
一条浩荡的黑河
一路上碰到了四个古城——
敦煌酒泉张掖武威
像一根长蔓牵连着自己的四颗苦瓜
  现在想起来,因为敦煌的缘故,其实我应该这样认识:
一条浩荡的黑河
一路上串起了四个古城——
敦煌酒泉张掖武威
像一根长线串连着自己的四颗佛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