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献给神的微笑——我心中的经典人物之四(1486字)

2021-12-23叙事散文张佐香
О张佐香她的微笑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我们心灵的状况,是空无一物,还是丰富、充盈、沛然赋有万物。                            ——题记在她深邃而专注的微笑里,天堂向我们现身。在人生某个特定的时刻,我的目光与她产生美……
   О张佐香   她的微笑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我们心灵的状况,是空无一物,还是丰富、充盈、沛然赋有万物。                            ——题记
  在她深邃而专注的微笑里,天堂向我们现身。在人生某个特定的时刻,我的目光与她产生美妙的交流。在彼此的对视里,我们彼此照亮,彼此敞开。   蒙娜丽莎似乎也在看着我,她侧着头,从眼角上射过来的目光比我更专注,更持久,更锋锐,更具有密度,更蕴深意。她的注视诱导出我的注视,如同苍茫夜色里那一盏灯火,耀熠着,在召唤我走向她。   蒙娜丽莎永远面对着人类发出真诚温柔而神秘的微笑。她的微笑从我们的眼里摄出睇视和好奇,诱惑出爱的炽热和凌驾于爱之上的追问的欲求。我们有限的存在,被她的微笑扯长扯阔,扯进深远的境界。人们善意抑或恶意地猜测,无数次无数倍地放大她的眼睛,企图发现那一汪潭水里深藏的秘密。于是,她不断变换身份,一会儿成为孕妇,一会儿成为预言家……面对种种猜测,她依然端庄而平静地微笑着,如一湖碧水。她的嘴角像两边紧紧地抿着,封锁了一切秘密。她不言不语,任一个流言击碎另一个流言。她的微笑就是她的一切,一切尽在微笑中。尽管她那身黑色丝绸裹缠的身体,是那样的饱满与丰盈,那也只是微笑的影子。她那双葱嫩细腻安详地叠放于胸前的双手,连同那白皙如蝤蛴的颈胸,散发出清香,令画家眼前一亮,缘此才有了画布上那三块明亮动人的色彩。然而,这也只能算是她的微笑所激荡起的神秘气息的遥远的余波。   据说,画中的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银行家弗朗切斯科•瑶公特的夫人。达•芬奇在为她画像时,她刚丧失了爱女,因而经常郁郁寡欢。但是,大师却在与她初次谋面的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发现了她一瞬间的神秘的微笑。微笑使她的目光发出光亮,似乎那失去的青春与少女的纯真又回来了。但是这种微笑又不同与纯真的少女的微笑。它洋溢着超凡,又像是人间一切的升华。不只是悲,不只是喜,而是超乎悲喜的无边的永恒的微笑。这微笑如鹅毛一般轻盈,而它所包含的又比整个世界还重。但它又并非不关乎情,人人都能从它那里懂得一点事物。无论是关于生命,关于死亡,关于梦想,关于物质,关于精神,她像什么都了解,万物在她的笼罩之下,又像是一切都不值得被了解。   达•芬奇决定,把这天使的微笑引到人间,定格成亚麻画布上的永恒。为了描绘蒙娜丽莎的精神世界,画家请来乐师为她奏乐,向她讲述一些能启发灵智的故事。乐曲的音符和哲思的光芒在她和画家之间升腾、飘落,飘坠在画家的笔端,凝固成画面上微笑背后深棕色的背景。在现实生活中,蒙娜丽莎是银行家的妻子,生活平庸而又琐碎,眼角深处暗含着心灵深处的绝望和忧伤。在画家面前微笑,置身于艺术的殿堂的蒙娜丽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梦如幻。她一次次走进梦幻不愿醒来,却又不得不一次次醒来。这种虚幻而又真实的生活,正是达•芬奇自身的写照。在蒙娜丽莎的眼睛里,他看到了自己。   达•芬奇身处的十六世纪,是一个特殊的世纪。据说,是一个战争的世纪,硝烟的味道经久不散。达•芬奇用蒙娜丽莎微笑的光芒照彻人间,退却黑暗。他用微笑抚慰被战争戕害的心灵,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原本萌动的那一份对生活的爱和希望。   达•芬奇用留在画布上的永恒的微笑,给人类提出一点忠告,一点建议。他希望更多的人能生活得快乐一些,光明一些,清爽一些,幸福一些。这种快乐、清爽与光明,绝不是简单的复归于婴儿的纯真,而是承担一切忧患与痛苦之后的清明,是历尽一切坎坷和艰险之后的自信,是消融一切苦难之后的从容与达观。拥有了大智慧的澄澈与对世间万物至真至诚的爱恋,才能唤发出如同蒙娜丽莎般的透露着智慧与毅力的接近于神的微笑。   蒙娜丽莎那接近于神的君临一切的微笑,托举着我们向着温柔、祥和、自由、幸福、深远的境界上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