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古城意象

2021-12-23抒情散文川媚
建筑,是人人都可参与的艺术。人人都凭借建筑,获取安全感、舒适感和美感。古城的街道上,每天都有不少闲散的寻寻觅觅的人,有的戴了旅游帽,挂了相机,怀着欣喜或者腹诽,把目光投向那些深邃或者高远的建筑空间,古老而蓬勃的珍贵植物,永远奔流不息的江水和……
  建筑,是人人都可参与的艺术。人人都凭借建筑,获取安全感、舒适感和美感。古城的街道上,每天都有不少闲散的寻寻觅觅的人,有的戴了旅游帽,挂了相机,怀着欣喜或者腹诽,把目光投向那些深邃或者高远的建筑空间,古老而蓬勃的珍贵植物,永远奔流不息的江水和翠色锦屏,当然还有阆中最能吸引游客的张飞庙。
  我手里恰好有一篇文章《建筑·2008》。其中有建筑和文学的论述:雨果预言"文学将杀死建筑"。文章中一位叫董豫赣的建筑学研究专家说道:"雨果认为建筑艺术的发端与文字的发端并无二致,它首先是字母表。人们竖起一块石头,就如同在石头上刻下一个字母,每个字母是一个象形文字,每个象形文字托起一组思想......然后人们构词。人们在石头上叠置石头,把花岗岩的音节连接起来,尝试一些单字的组合,在语言上叫词语,在建筑上叫结构......"   董教授是一位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建筑设计师,他的另一番精神意义上的建筑论却以其感性打动了我:"没有建筑师与使用者的区别,没有艺术与工匠的区别,所有人都像工蜂一样,忙碌地修建他们心目中的高塔,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通过高塔接近上帝。这就是巴别塔建筑的全部巨大象征。那么,大建筑,按照雨果的判断,建筑就应当是一个蜂房。"他对于建筑学的预言也是颇有见地的。他说:"人的思想在改变其表达媒介时也将改变其表达方式;从今往后,每一代人的各种重要思想,既然不再用同样材料以同样方式书写,那就不再会有大统一的思想,也不再出现大统一的建筑术。"   兴致勃勃地浏览了文章,由此知道建筑还涉及五行说,涉及门、壁、窗等方面,文章中的诸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杰出的论述。我只拾取了只言片语,我知道建筑历来被看作一种艺术,我习惯作一种整体上的评价(在跑马观花的旅游行程中),而并无任何基础性的知识储备,文章我读得很浅。   但我一直在阅读着并且喜欢着古城的建筑。我会喜欢一座空城么?说它空,是因为它把许多优秀人才,无私地贡献给了比它更有发展前途的城市。但它有足够让我喜欢的东西,我喜欢它的烟火味,从容气,艺术味,落魄气,寂寥感,安定感。它的高高低低的楼阁,木门的铺面,满堂的零碎并且趋于雷同的古玩收藏,浅色青苔的瓦当,或行或楷的书法,都像一个个向往宫廷气派的年轻艺人,灰头土脸却作势陶醉,挨挨挤挤地排在街头,等待知遇的目光,他们笃定而庄严的沉默,会让你油然升起怜惜之意。   董教授的比喻如果言之成理,那我设想中的情景就不言而喻:当这个叫作"阆苑"的仿宫廷建筑群落像修长城一样坚苦卓绝地垒叠起来的时候,古代那些不知是宫廷的还是川内的设计师们,也一定像快乐的工蜂,忙得团团转,兴奋得无以言表,因为对他们而言,这就是民族的万世之功,他们修建的是自己心目中的高塔,它应当像故宫一样,成为民族文化的精神高塔。"建筑就应当是一个蜂房。"这话真是美妙。站在华光楼上,或者城内任何一栋高大的现代建筑上,甚至站在古城内"华夏水码头"那样开阔的三层木楼顶上,你都会看到古城黑乎乎的平房之瓦,如书生打开覆在桌上的线装书籍,一本一本地,交叠,覆盖,延伸,有遮天蔽日的气概。平房中间的过道或者天井,形成建筑对外的通道,恰似那蜂房的外观。杜牧在《阿房宫赋》里,也曾形容宫廷建筑"蜂房水涡"。阆中的明清古建筑也有何等整饬的格局,何等繁复的结构啊。一个大院,就有几进的厢房,就有高高的绣楼(像水码头,杜家大院),就有几个天井,每个天井里有古树,香的,亭亭玉立。一个小小的张家小院也饮誉国内外,经营得像一个雕镂木艺博物馆,天井里还有一株可以令人想起聊斋故事魅影的木瓜海棠。   我从不同角度欣赏古城,我的眼光所凝注的对象,不是华光楼,不是中天楼:什么物华天宝,如日中天,多么尊贵,然而哪里的建筑都可以这样形容,而且保证没有什么版权问题。我所关注的不是那些大,而是生活的细节,黑暗中的幽微。自从中天楼在古城街道中央矗立起来,我一早一晚从阆中中学高高的教学楼上看去,就油然起了一种隐逸的闲情,它仿佛那个"采菊东篱下"的古人,向南山锦屏尽日凝睇。在摄影家潘明清的巨幅作品前我沉思良久。俯瞰古城,以城内的现代建筑为依托,镜头里看去有一大片龟背似的炭灰色的瓦,有与平房形成较大落差的华光楼,有作为背景的锦屏山。江面自然是看不见了,只在瓦房顶与山顶之间留下了一线空白。这幅画面让我想起杜甫的《阆山歌》,其实我觉得因为锦屏山的映衬,阆水最美的也在这城南一段。如果以白塔山为制高点,阆中全景图就能展示宽阔的江面了,这幅图会立体地托出一个扁脸盆的样子,城为底,山为沿,江水衔接在中间。   曾哲先生在文中说:"建筑的观念体系和审美思想,会尽善尽美地表现出建筑的那个时代。这话没大错,但也会留下一些教训。建筑是艺术没错,但很挥霍人类的空间。"   我承认,建筑成为一种权威、气派向我展示的时候,我会感到威压,以及对于人类的贪念的羞愧。但是作为历史和艺术呈现的建筑,却使我本能地感觉到亲切,感觉到彼此的精神吸引与融合。如果在那些面貌因为修复而差不多已经焕然一新的建筑中间,还有一棵棵巨大的树,为人们所熟悉的,那还有什么可说呢?这些树可以作为证人,见证那些建筑,那些岁月,如何失去了自己容颜的记忆。   有了千万间广厦让人民安居之后,阆中的古建筑成了人们追捧的历史文化遗迹。朋友们说,阆中每一步都是文化。最让我感觉骄傲的,不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张飞,而是同样享誉世界的诗圣杜甫的诗歌。杜甫为阆中作的贡献简直是空前绝后的(姑且让我迷糊着犯一个文人的偏执的错误吧,你不需要提醒我那些响当当的名字:落下闳,陈尧叟)。杜甫《阆水歌》道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一唱再叹,让人感慨。因此在我心目中,阆中城南是这历史文化名城最具文化价值的一段地域。这段地域因此备受关注。但我不是历史学家,我不记得何时在城南的江边,起了一个大工程,城南仿佛来了一头巨大的石象,数十根粗大的石柱伸向江中,长长的鼻子扣住了对岸的锦屏山。索道建起了,缆车我也坐过了,近十年发生的事。现代的中国社会就是这样,无论建筑还是文学,潮流是挡不住的。就像挡不住的时尚。前年开始在这个小城流行高帮靴子,我几乎不敢穿着长裤出门,走在街上恨不得变成隐形人,仿佛成了个灰姑娘,标榜什么个性独立的精神口号都不起作用,除非你承认自己落伍。   城南的缆车可能每个阆中人都领略过,但是我只记得路边那棵巨榕。我对于这棵树可谓老相识。每一次从索道边驰过,我只看这榕树而懒得向索道投去一瞥。索道成了一种标志,标志着阆中的城市化建设并不落后。但我对于城南是感觉抱歉的,我以为这个建筑无论从哪个方向都无法通向精神的高塔。因为它不过是出于经济驱动力的考虑,急功近利之举,结果必然造成自我损害。如同女子的美容,割双眼皮自然是求美,但因为它意识中失了自然,对于美反是一种破坏,没有修复的可能了。这棵不容忽略的树,在索道的兴废进程中,倒意外地幸存下来。索道拆除后的建筑平整成了一个空空的石坝,恰好作为观景台。二OO七年十二月我在一个晚上与朋友初次登上那个高台,凝望锦屏山,我瞬间感觉这里正是阆中的性灵山水孕育一篇大赋的地方,比如《高唐赋》之类的名作。我悬揣着对于一件事的疑问:如果当年杜甫就这样站在如此粗犷的平台上近距离观看锦屏山,看到水面也升高不少如同一个围湖的嘉陵江,还能不能写出那样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的《阆山歌》《阆水歌》?   很多时候,我走在古街的夜色里,可以听见小媳妇在红灯笼下的私语。我会情不自禁地踏进那些幽深的小巷,四顾无人,天井里有灯笼映红的天光,门缝里透出电视的声音,我数着一道门,又一道门,心里充满了安宁。这时候我想着,我们的古城是多么大的一个蜂房呢?哪一道门,通向天光照亮的我的窝棚?(2008/4/4)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