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青萍之末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青萍之末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有爱书网友要我炫书房全景照片时,我每每以老子的这句话来搪塞,对方回应往往是个黑脸鼻涕泡的表情符号。老子真经一出,雷力果然巨大,对方焦了,我则发一个墨镜歪嘴得意笑的表情,一副仙风飘逸,游戏人间,深不可测的道家高手样。

“炫”乃人之常情,雅俗皆有,尤盛于浮华之处,奢靡之时。《红楼梦》中的妙玉带发修行,清心寡欲,然其“炫”心未已。大观园中,她想对心上人“炫”茶艺,需要邀请两个情敌宝钗和黛玉当陪衬不说,还要押上赌注,赌心上人心思机灵,观风察色,能够及时逮得良机,跟随陪衬人登堂入室,才不枉费了自己一番“炫”心。

妙玉的情报工作显然做得很好,听闻了黛玉不拿臭男人拿过的东西,怕她摔了自己珍藏的古董,一只点犀乔的杯子给了黛玉,富豪王恺珍玩过的杯子,给了白富美的富二代宝钗。

王恺身处的西晋,是个奢靡朝代,也是个炫富时代。王恺则是炫富风暴眼里的人。他得到外甥晋武帝司马炎帮助,和石崇斗富砸珊瑚,竟然败下阵来。豆子是很难熟的食物,古时又没有豆浆机料理机助力,但是只要客人一到,哪怕是很突然的意外来客,石崇仓促之间一声呼喝,厨师就总是能捧出豆粥招待客人;石崇的牛也比王恺的牛跑得快,进洛阳城门,总能先入一步;古时没有温室,严冬里,石崇总是有韭菜艾蒿醃菜招待客人。

上面三件事,王恺总是做不到,气恼苦闷不已。他极想知道石崇是怎么做到的。但是石崇嘴很紧,一点口风不露。王恺于是想法设法买通石崇手下人,获得秘密,从此也能做到三件事,总算咸鱼翻身。只可怜石崇的几个手下人,就因为贪图几个毛钱,泄露了石崇的炫富利器之机密,而身首异处。还好,王恺和石崇不知道王济府上名菜蒸乳猪的秘方,否则,不知又会有多少人因此人头落地!更不知会有多少婴儿嗷嗷待哺,奄奄一息,他们的母亲,却在猪圈里,哺乳着小猪。

宝玉细细吃了妙玉的茶,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觉。不知是巾帼远胜须眉,还是洗手烹茶为情郎,博君一笑的情思得逞,妙玉在打击了皇帝小舅子家尚且没有一个俗器之后,全然忘了“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老子真言,面对情敌黛玉询问茶水可是用的旧年雨水一语,抓紧一生难遇的战机,讥讽黛玉是个大俗人,轻易的就道出茶水轻浮秘密,乃是用的梅花上的落雪化作的水。毫不在意宝钗黛玉就此偷得茶艺秘诀之可能。这份炫富利器之机密轻松道出的气度,相比较之下,大晋富豪石崇王恺王济之流,顿时显得贫寒屌丝了几分。

古人对于“炫”,讲究眼见为实,道听途说为虚。妙玉王恺们想要“炫”,费心费力,十分不易。如今虚拟网络时代,相机普及,有图就有所谓真相,一时之间,全民都在“炫”。打开QQ群,微信,微博和论坛等,但见富豪炫名车,行者炫美景,饕餮炫美食,书生炫藏书,足不出户,各种“炫”扑天盖地迎面而来。时代确实大进步,古人想“炫”什么东西,哪有如今这么两张照片就可以真相来的便利!

石崇们炫富多少年,才炫落了自己的人头,炫垮了大晋江山;妙玉炫富多少年,才炫落风尘,炫败了贾府;现如今,表哥几张照片,登时锒铛入狱;郭美美几张照片,红十字会信誉转眼崩塌。而我呢,不过曾经爆出数张书柜照片,书房里仅有的一柜藏书,就矮了那么两分。要是爆出全景照,恐怕地球毁灭转瞬即到。


墙头杏花

六月的新疆,是吃杏子的好时光。晚上回家,买了喀什小白杏、一种和小白杏一样大小的杏子,说是土杏子,还有李光杏及一种叫桃杏的杏子。四种洗了一起吃,感觉还是喀什小白杏汁多味美,甜。土杏子则极酸,也有风味,至于另外两种,则是个大肉多外,不见特别。这些不同味道的杏子的花儿,不知道花色可是一样?

关于杏花的诗词名句不少,现在最广为人知的一句当属宋人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如今的网络时代,赋予了这句名诗众多含义,此处不多言。话说一支红杏出墙来传诵数代至今,叶绍翁大名借此流传,可是,叶绍翁此句借鉴的“原诗”唐人吴融的《杏花》诗 “一支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却是没什么人知道了。黄庭坚的江西诗派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术还真是厉害。

江西诗派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术文雅点说就是借鉴他人文学作品为己用,这种借鉴,属于心灵文学的诗歌文体里其实并不多见,至少我见到的少,但是戏剧、电影和小说里则常见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比如张恨水的小说《啼笑因缘》里的沈国英非常爱慕何丽娜,无奈何大小姐已经心有所属,她又不是普通的一介民女,可以硬抢得来的。爱慕而不得亲近,对于相思的人来说那是异常苦闷。情场失意的沈旅长只好借着何小姐的红唇轻触过的茶杯与意中人亲近一番。

这幕场景,让少年时的我笑得打跌,现在的我则心有戚戚。闲话少说,当时打跌之余,登时想起了红楼梦里的妙玉与黛玉宝钗宝玉三人吃茶的一回故事了。曹雪芹在文中特意写到妙玉给宝玉吃茶的绿玉斗,是自己常用来吃茶的茶具,这一句童年到少年看过数次,不解风情的我哪知这含蓄一笔的文中深意,直到看了非常直白的《啼笑因缘》后,才恍然大悟,带发修行了断尘缘的美女妙玉动了凡心,意欲借着茶杯和情郎宝哥哥亲近一番呢。怨不得她把仙女黛玉大贬一通俗气,原来如此。

想那妙玉,虽说是修行中人,可是既然青丝未断,情思再起也是正常。那个少女不怀春呢?!修道院里立誓把自己献给上帝的如花少女,见了唐璜立刻就忘了上帝,古今中外,概莫如是。情思盛时,天河尚且阻挡不住,何况修道院尼姑庵道观里的几堵颓墙,诚所谓“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