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老兵,用你的故事温一壶老酒(二)

2020-09-17叙事散文肖娴
老兵,用你的故事温一壶老酒(二) 肖娴那天,一踏进杨如华老人家的院子,一架茂盛的浓阴,便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擎在了我们的头顶。在那些绿得像流水一样的枝枝蔓蔓间,圆溜溜的猕猴桃缀满其间,给这座洒满阳

老兵,用你的故事温一壶老酒(二) 肖娴
那天,一踏进杨如华老人家的院子,一架茂盛的浓阴,便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擎在了我们的头顶。在那些绿得像流水一样的枝枝蔓蔓间,圆溜溜的猕猴桃缀满其间,给这座洒满阳光的院落,无形中增添了一种生活的醇厚与期许。
听说我们要来采访杨如华老人,老人的儿子便放下手头的工作,早早回到家里陪着老人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我们刚走进院子,他就热情地从厨房里端来了一盘红沙瓤西瓜,放在我们面前的一张石头碉成的小圆桌上。我们围着小圆桌在浓阴下面坐了下来,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被隔在了门外。在时间的的清凉里,老人慢慢地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杨如华老人的事迹,和我们采访过的其他老兵的战斗经历是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杨如华老人有过两次入伍经历。杨如华老人生于1934年9月14日。1949年阴历9月,当时正是种小麦的时候,国民党38军从徽县经过,只有16岁的杨如华被抓了壮丁,被38军带到了四川的茂县,刚到茂县不久国民党38军,就和解放军的62军开始了一场激战,战斗进行了整整一天,38军被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一举迁灭。杨如华自愿加入了以朱德为总司令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进了62军、552团,3营7连。 1949年12月,62军在四川的茂县,举行了新兵入伍仪式,杨如华从头到脚换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装,头上戴上了有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标志的五角星军帽。随后62军有开拔到了四川的灌县(灌县现为都江堰市),1950年的阴历年刚过,就在灌县全面展开了围剿战役。当时在灌县藏匿着一股胡宗兰部队的残留势力,敌人的活动非常猖狂,经过为时4个月的剿匪活动,西康的土匪势力被62军一举歼灭,西康(西康1959年撤销,并归属四川省管理)取得全面解放。 西康解放的那天天气晴朗,老百姓全都走出家门,自发地站在街道两旁,打着红旗、放着鞭炮、敲着锣鼓,兴高采烈地欢迎解放军进城。有些群众还当街为作战勇猛的解放军战士,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当时的场面热闹壮观、非常感人。西康解放后杨如华便于同年的10月转业回到了原籍徽县。当时的徽县人武部给杨如华和其他复原的解放军战士,每人发放了300斤小豆、三丈洋布,大家都背着背篼,去当时坐落在北街的黄庙里领回了物资。 1951年的2月份复原回家不到5个月的杨如华,又被当时的唐庄村大队书记乔怀吉动员重新入伍。为了响应祖国的号召,杨如华第二次入伍。新兵集合那天,唐庄村全大队的村民,敲锣打鼓把他送到了当时,被称为旧城里的先农街的天主教堂里,所有的新兵在天主教堂住了一个星期后,便从高桥步行着走了两天一夜,到了天水。在天水的马跑泉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军的第九师,并开始驻守天水。在天水驻守了不到两年的时间。1952年抗美援朝的战争,已进行到了第二阶段。根据党中央的号召,第7军动员全军将士,积极参加抗美援朝的战役。杨如华踊跃报名,在报名现场,毫不犹豫地咬破了自己的食指,写下血书,成了新成立的铁道兵独立师8507部队,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后部队离开天水,经石家庄,过丹东从鸭绿江进入了朝鲜。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已经把朝鲜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焦土 ,街上的房子已经被战火烧光,街道里的木头电杆冒着火苗熊熊燃烧着。朝鲜到处都是一片战争的废墟。老百姓民不聊生,全都躲在了山坡上的树林里面,山洞里面。刚去的志愿军战士,居无定所。要自己动手先盖营房,所盖的营房都是茅草房。 在朝鲜战役中杨如华的战友牺牲了不少,杨如华把牺牲战友的钱物,全都如数寄回了战友的家中。杨如华作为班长,化悲痛为力量,每一次冲锋他都要带领全班战士先宣誓,以鼓舞斗志。同时在冲锋之前他也会暗中选好接班人,以防自己在战斗中牺牲后,还有作战勇猛的战士顶替自己的位置,带领全班继续冲锋陷阵。有一次战斗中,杨如华埋伏的坑道,被美军从飞机上扔下的炸弹,炸的塌方了,有两个战士当场牺牲,杨如华被埋在了3米深的土坑里,美军的敌机疯狂地轰炸了半个小时后才飞走,他被战友用手指挖开泥土,抢救出坑道,脱离了生命危险。 1953年7月,中美双方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3年8月杨如华所在的第九师,又回到了部队原籍天水。在天水重新成立了一个师,组成了一个铁道兵团。开始在全国各地抢修铁路。最后部队又驻扎在了东北黑龙江的大兴安岭上,在那里看管战犯。经历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后,1954年6月,杨如华所在的铁道兵团,又从东北开拔到了福建省古田县的兰坪镇,重新投入到了铁路建设中。 兰坪镇的铁路修了将近两年,于56年8月顺利完工。铁路完工后,部队有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编,杨如华所在的铁道兵团,改编成了伞兵兵团。1956年10月来到宁夏投入到包兰铁路的建设中。1958年3月因部队的一些机构,按照国家政策要精简,部队号召大家回乡生产,杨如华又积极响应部队的号召,复原回到了徽县。, 现在复原后的杨如华,已在这个叫唐庄的地方生活了整整49年,49年岁月流转,生活在变,杨如华老人居住的这个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村庄,也在县城经济与文化发展中成了重点开发地带。他的晚年生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越发温馨,他除了闲余时间侍弄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外,还喜欢栽种猕猴桃,我们头顶上的那架浓荫就是他亲自栽种后,儿孙们替他为树搭的架。从那些繁盛的枝蔓看这棵树少说也有七八年了。我合上笔记本,把目光投向头顶上的那些浓荫,那些圆溜溜的果实像眼睛一样和我的目光做着对视,秋天已近不远了,当这些果实熟透的时候,老人站在树下的样子一定是慈祥而又喜悦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