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在夹边沟与鸳鸯池间行走

2021-12-23抒情散文于刚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47 编辑

在夹边沟与鸳鸯池间行走我始终固执地认为,最美的风景在远处。最美的风景,该是触动视觉、触觉、味觉、感觉和思想的一场盛宴,是一个人沿着灵魂指……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47 编辑 <br /><br /> 在夹边沟与鸳鸯池间行走
我始终固执地认为,最美的风景在远处。最美的风景,该是触动视觉、触觉、味觉、感觉和思想的一场盛宴,是一个人沿着灵魂指向的一次贴地奔行,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久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海潮涌的红尘之中,那种城市特有的生硬、喧嚣和冷漠难免让人产生一种卑微、压抑与逃离之念。 今年初冬季节,酒泉风行者户外俱乐部组织了夹边沟到鸳鸯池约20公里的户外徒步。应朋友漂流百合之邀,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实现了一次身体与灵魂的成功越狱。此后,我接连又参加了几次,虽然一路下来身体倍感劳顿,但涉足了常人不易到达的地段,领略了从没见到过的风景,体味了团队兄弟姐妹般的友情,释放了长久以来郁积内心的戾气,不可谓不爽不快。正所谓,踏遍青山人未老,这边风景独好。我想,这种强健体魄、探秘幽景、放飞心情、用脚步丈量祖国河山的独特体验,也许就是风行者长盛不衰的秘密所在吧。 11月22日,天气,晴。东方刚发白,冒着微微寒风,我们一行10余人在肃州区三墩镇政府附近集结,整顿行装踏上了通往夹边沟的路途。清晨的乡村,依旧如记忆中一册缓慢打开的古典书籍,厚重而清香。目光所及,白杨颂歌般环绕村舍,炊烟袅袅升起,像新挤的牛奶一样洁白,又像母亲当年悠长的呼唤,在氤氲,在弥散……田陌纵横交错,鸡犬之声相闻,宛若一副轻描淡写的水墨画,静美如斯,温暖如斯,让人不知今夕何夕,久违、莫名的感动与万千思绪萦绕在胸怀。乡村,是我们血脉里深埋的永远不会枯竭的根须,一旦牵扯,必有沾血带肉的疼痛。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那种温润的感动中。在我们的生命中,那些经过岁月过滤而长存于心的,大抵都是与乡村生活有关的的情节与色彩。 沿乡村道路徒步约6公里,到达有名的夹边沟。夹边沟在甘肃河西走廊重镇酒泉三十里外,地处祁连山下,荒漠戈壁之中。说夹边沟有名,是与几个人和几本书有关。他们是杨显惠和《夹边沟记事》、赵旭和《风雪夹边沟》、邢同义和《恍若隔世——回眸夹边沟》。这些作品,读来不仅切肤,而且彻骨,而且剜心,令人震撼。 夹边沟——这是一个每个路过的人都应该放轻脚步的地方。曾经读过一段文字,说在距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不远的城市图拉,有个庄园叫亚斯纳亚,那里一条不起眼的土路,旁边有一个稍稍隆出地面的土丘,土丘周围除了茂密的参天大树外,没有其他任何明显的标志,只在不远的地方插着一块很普通的小木牌。小木牌上刻着两行字:请你把脚步放轻些,不要惊扰正在长眠的托尔斯泰。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轻轻地从小土球前走过,仿佛真的担心惊醒了沉睡中的托尔斯泰。在我看来,人的生命是等同的,逝者应该受到尊重,无论他曾经伟大,还是渺小;是富有,还是贫穷;是荣耀,还是落魄。在夹边沟的戈壁荒漠里,看到一眼一眼高高低低深深浅浅的土窑洞,我们一行人放慢放轻了脚步。大家真的怕,怕惊扰了地下埋葬着的那些饿殍和孤魂。神鹰飞翔,一个温婉、善良而坚强的女子,她显然是有备而来,默默地在土窑前的空地上摆放了一些酒菜,算是代表大家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祭奠仪式。无疑,现场每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都在这里经历了一次洗礼。
我们只是路过,我们只是从一扇沉重的铁门前经过 我们没有勇气和力量叩响历史深处的空旷 我们的呼吸和行走时带起的风,只是轻轻 只是轻轻地,触摸了那几眼斑驳的窑洞 和空气里悬浮了多年的灰尘 ……
愿逝者永远安息!从沉重的历史中走出,一支人马踽踽而行,进入沙漠地带。这一段路,直达鸳鸯池,大约有15公里。戈壁、沙丘、大漠、蓝天,是这里的基本表情。所以才说北方硬朗啊。徒步队伍在行进,我落在最后面,向前看去,队伍逶迤像一条彩带,帽子、冲锋衣、雪套、登山杖的红色、蓝色、绿色、紫色有序点缀在一片苍黄辽阔之上,犹如五颜六色盛开的游动的花朵,煞是好看。微风轻抚,沙丘浑圆,饱满,结实,柔软,犹如美人细腻、凝脂的肌肤。时间细碎的皱纹荡漾其上,让人产生无数美好的联想。几枝干枯的芦苇晃动,在昭示着曾经的生命的蓬勃与朝气。时值中午,大家在沙丘间围坐用餐,一人拿一个菜摆上来,看上哪个吃哪个。徒友们个个身怀绝技。漂流百合做的牛肉酱夹在白水饼里,吃来特别香。饭后打扫战场,将生活垃圾焚烧或掩埋,是风行者团队一成不变的环保理念和习惯。站在沙丘上的苇丛中,闲云野鹤从不同方位为我拍照。不得不说,野鹤照相特有眼力,也很有一手,把我拍得高大上。当晚挑选几张发微信朋友圈,即引来许多人点赞。我满心喜欢。闲云野鹤是风行者的领队,高高瘦瘦,有着十足的精气神,为人诚恳、友善、包容,对工作严谨负责,一丝不苟,深受大家敬重。再走一段路,前面是大约600米左右宽阔的芦苇荡。芦苇虽然枯干,但依然稠密、挺拔,高及人肩。待到来年夏秋,它们一旦恢复生机,这里一定是个年轻人们闹腾的好去处。风吹过来,芦苇们就像喝醉了酒,脚下没根一样,一会儿向这边倾倒过来,一会儿又像那边趔趄过去,哗啦哗啦的响声像海潮,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野鹤在这里取景,画面定格的是——无边的轻纱般的芦苇荡和五颜六色鱼贯而走的行者。那美,我无以言说。想起诗人娜夜的诗:
起风了 我爱你 芦苇 野茫茫的一片 顺着风 在这遥远的地方 不需要 思想 只需要芦苇 顺着风 野茫茫的一片 像我们的爱,没有内容
这一路,尾随我们的还有一只小狗。这小狗,大约是个流浪儿,有点小赖皮小淘气的样子,看起来不丑,还有点小可爱,有人给起名叫“徒徒”,算是队伍中最小的队员了。它从三墩镇政府一路追随我们十多公里,大家喂水、喂食后,便再也甩不掉了。回来时,徒友瞭望台心善便带回城里,第二天外出溜达,它便一脚踏入花花世界,不知去向。这是后话。 最后一段路,远远地都能看到鸳鸯池的塔了,嗅觉也似乎无线电般接受到湖水潮湿的信号了,但脚下的路却越走越吃力。脚踏在沙坡上,用力踩上去,即向下滑半步,体力有近一半都做了无用功,好在坡不高陡,这些困难还能够克服。因为没有穿雪套,下坡灌了满鞋沙土。翻过几座小山包,平安顺利到达鸳鸯池。 鸳鸯池水库在甘肃省金塔县境内,是抗战时期民国中央政府与甘肃省政府修建的大型现代化水利工程,是讨赖河流域最大的水库。鸳鸯池库区依山傍水,草深林茂,曲径溪流,飞瀑如练,暮鼓晨钟,景色怡人,有“大漠瑰宝”、“塞上明珠”的美称。关于鸳鸯池的来历,据《金塔县志》记载,金塔城西南有湾湖水,因夹山阻挡,湖水积聚很深,碧水清澈,各种禽鸟栖息繁衍,由于鸳鸯最多,所以人们便把此湖称为鸳鸯湖。有神话传说,西天瑶池王母前往瀛洲欲与东王公百年相会,时值炎炎夏日,行至祁连北麓,遂从腰间摘下天鹅羽扇驱暑,不料将如意鸳鸯坠掉落凡尘成池,故称其为鸳鸯池。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湖边村里的姑娘柳花和小伙驼娃相爱,而财主刘财东欲将柳花纳妾,将驼娃暗害,扔进湖里。柳花被贪财的兄嫂绑上花轿,路过湖边,水浪从中分开,驼娃从水里含笑走出,携着柳花的手,踩着浪花,向水晶宫走去。从此,每当晨曦初露的时候,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总有一对鸳鸯嬉水畅游,形影不离,人们认为是两青年魂精所化。从此,人们把水湖称为“鸳鸯湖”。 我们一行人从干渴的大沙漠里走出来,见到波平浪静、清澈如镜、伸手可掬的一池活水,那种久旱逢甘霖的激动心情溢于言表。走进鸳鸯池,就是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中。如果在夏天来,风景会更好。站在水边,天有多蓝,水便有多蓝,人影倒映在水中,对面的山峰和上面的塔也在水里清晰可见。顺着水平面看去,鸳鸯池是淡蓝色的,是那种让人迷失自我的蓝,是能够打动灵魂的颜色。
每个人的心,像水鸟一样在欢快自由飞翔。 我们来了,卸下了世间的浮华、嘈杂与块垒。 我们走了,心里却多了一汪纯净脱俗的宝石蓝。
[copyright][/copyright]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