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筷子的趣事

2021-12-23抒情散文匡建华
筷子的趣事文/匡建华小小的筷子是最普通的餐具,没啥闪光点,不过我是既熟悉又感到陌生。一查资料才发现,筷子有许多名字,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改称“箸”,明代才开始称“筷”。传说,筷子是姜子牙创造,也有人说是大禹发明。大多数人认为是先民们吃……

筷子的趣事

文/匡建华

小小的筷子是最普通的餐具,没啥闪光点,不过我是既熟悉又感到陌生。一查资料才发现,筷子有许多名字,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改称“箸”,明代才开始称“筷”。传说,筷子是姜子牙创造,也有人说是大禹发明。大多数人认为是先民们吃上了有温度的熟食,筷子才应运而生。
据说“箸”和“住”同音,船家忌讳,改称“快儿”。筷子最初大多是竹子加工的,古人就在“快”字上加了个“竹”头。
规范筷子的造型一头圆,一头方,象征“天圆、地方”;长度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前几天我用尺子量了一下自家的筷子,长约25.3厘米,一算正好是七寸六分,看来中国制造在这方面还是十分讲究的。
宋代《童蒙须知》中规定,“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如果你走进当今高档酒店进餐,餐桌上不仅有匙,还有筷子,古人风采依旧。
儿时多大年纪开始用筷子已没有印象,可从孙子言行可见到我儿时的影子,他两岁多就学会了摆弄筷子。有一次在外吃饭,他竟成了小明星,演了一场用筷子吃饭的大戏,引来大小朋友的围观。儿时使用筷子的时,父母就会教一些用筷子礼仪,如不能在碗里拨弄、挑拣食物,更不能用筷子敲击碗盏等等。
筷子虽然传入日本才一千多年,但他们很早就将筷子使用就纳入幼教,还规定每年8月4日为“筷子节”。发现娃娃经常使用筷子可以强化手的精细协调动作,促进视觉发育,并有健脑益智的作用。 有一次与几位朋友聚会,回家的路上,好友对我说,你这位姓张的朋友,不可深交。说是他在餐桌上总是用筷子将盘子底部的菜翻上来,划拉几下,才夹起喜欢吃的菜。并说,他是生意之人,生活并不艰苦,如此吃相,说明他自私、狭隘。十多年后,应证了好友的话,他为一点蝇头小利,弃义而去。说明筷子上可反映一个人的品质教养。
儿时经常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请“家家客”,就是学着父母玩请客吃饭的游戏。当然父母不会让娃娃们拿家里的餐具,如筷子就是用田野里的芭草杆杆做的。当然用芭草杆杆玩做算术比赛的游戏也是大伙喜欢的。偶尔在文献中发现,古人也常用筷子来做计算,除了十进制的算术,甚至能够做平方、立方、三元一次方程式。《周易》中还利用筷子实现的二进制,不得不说古人智慧真是让人惊讶。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曾说,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筷子也能做,且不怕高温,不惧寒冻。如此简单的两根小细棍,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
在古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筷子也是披金戴银,步步高升,并将帝王将相及普通人家使用的筷子分成了三六九等,如商朝时,纣王就使用象牙了做成的筷子;南北朝时,帝王把金丝镶嵌红木筷子赏赐给百官,到了唐代还用上金筷子、玉筷子。在当今不少人士也会弄上几双名贵筷子放在家里,一是让人品赏,另外是作为事业成功和生活富华的标志。
银筷子从唐代开始得宠上千年,除经久耐用、色泽 秀美外,民间认为它能防毒,特别皇亲贵族,生怕有人在食品中投毒,纷纷使用银筷,以防万一。在电视古装剧中经常出现用银筷子查毒防毒的场景。红楼梦中的凤姐好像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她给刘姥姥换上了一双镶银筷说:“如果菜里要有毒,这银筷子下去了就试得出来。”直到现在一提银筷子,上了年纪的人就会说:“银筷好,能防毒。”其实,以银筷子防毒并不可靠,只有接触砒霜、山萘、氰化钾等硫化物时,银筷才会失去光泽发黑。不过银筷子可消毒杀菌可是真的。
近来在一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有一位姑娘在街面上拿筷子敲着碟儿唱着词申诉冤屈的场景。让我想起在读小学、初中时,筷子也是文艺节目的道具,像那“手拿碟儿敲起来”经常出现节日的晚会上,后来才发现它是电影《洪湖赤卫队》剧本中的片断。
筷子有好事成双的寓意,直到今天,一些地方依然保留着结婚时送新人筷子的风俗,取其“珠联璧合,快生贵子”、“成双成对、永不分离”之意。送孩子筷子,则寓意“快长快长”。送商友筷子,寓意“双木成林,合作长久”。
小小一双筷子,蕴含着值得我们骄傲的中国文化,承载着我们寓意其中的情感。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筷子的地位仍无法动摇,在未来的岁月里,无疑还会保持持久和独特的魅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