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穿越港珠澳大桥

2020-09-17抒情散文李晓萍
从珠海过关,人已密密匝匝。办完去香港的过关手续,就等着带团的导游拿穿越港珠澳大桥的巴士票了。说是港珠澳大桥,其实是不需要经过澳门的。刚开通大桥的那一周,一帮同事周末就匆匆相邀去游,等我匆忙赶坐早晨6.30第一趟地铁到蛇口游轮码头,一看港澳通
从珠海过关,人已密密匝匝。办完去香港的过关手续,就等着带团的导游拿穿越港珠澳大桥的巴士票了。说是港珠澳大桥,其实是不需要经过澳门的。刚开通大桥的那一周,一帮同事周末就匆匆相邀去游,等我匆忙赶坐早晨6.30第一趟地铁到蛇口游轮码头,一看港澳通行证,上面开通的一年一次澳门游已经用完,才想起去年春节母亲和妹妹一家来我这里,已带他们去过一次。蛇口码头没有临时续签,就一个人又返回了。现在来看,根本不用去澳门。

大桥用地图标识就是一个大写的Y子形,一边枝丫是珠海,另一边枝丫是澳门。想去澳门的可以从澳门过关去香港,珠海这边也可以直接去,旅行社的人用一枝笔在纸上画着这样跟我解释。 珠海关口大厅,一位漂亮的女工作人员扯起嗓门大喊:不要挤不要挤,今天人太多,前后已接待有一两百个团了。在关口等了大约一个小时,临近中午12点,终于坐上了港珠澳大桥的双层穿梭巴士。 坐上车了才知道,大桥是看不到的。大桥几乎是一条直线,车在一条直线上面跑。只在快要到海底地下隧道时才有一段比较曲折的弯度,大桥就跟普普通通的任何一座大桥一样,在乘坐的感觉上没有任何差别。不同的感觉,或者说风景,在两边,或曰天上。 宽阔的海面上,海水浑浊,层层波浪微微荡起皱褶,荡起涟漪,一波连一波,一漪连一漪。仿佛层层叠叠,皱皱巴巴的海水,才是大海呈现的常态。远处是天边,浓重的灰白云浓浓淡淡,重重叠叠堆积在目之上方、延宕至天边。太阳偶尔探出一个头,又被移动的层云很快覆盖。那种重叠,深灰渗透着浅灰,浅灰浸润着灰白,就像一场悬而未决的云雨,在彼此撕扯,暗自争夺,令人揣测、琢磨不透。带给人的更像是一种深远、沉重的音符。远处更远处,像是一处惑或魅,那种浩淼,旷阔,连天接地,没有边界,仿佛无法想象的一种深渊或吞噬之地。 一两艘船只在海面荡漾,由于车速快,完全感觉不到船只的行走。一只白色的海鸥贴着海面在起伏的波浪上拍着翅膀,让人不禁惊心,我知道这样的惊心是多余的,是替古人担忧。高尔基的那篇海燕搏击风浪的雄姿,让我早就知道它们矫健的身姿与出类拔萃的飞行能力。但当我真实地看到,那么一只纯白可爱的鸟儿,要穿越那么宽阔的海面,它的翅膀需不停地拍打,没有任何可以停歇与依靠的物体,供它休憩,那种感官上的悯怀之心是自然而然生发的。 车到了地下隧道附近,一晃眼好像看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圆盘设计入口,又一晃眼看到了标志牌上写着的:6225米。进入海底隧道的感觉就像是地铁在地下穿行一般。以至于工程如何建造,建造过程中如何的艰难艰辛,工程作业中如何解决遇到的重大难题,如何在海底打桩,如何密封隧道,如何抽空隧道里的海水等等,对外行来说,永远是一个无法破译的谜底。 普通大众永远都是踩着少数人的脚印前行,只有时光会将卓越见识的人远播。就像我们,除了享受大桥的舒适便捷,就只把大桥当着一种风景前来观赏、体验。而大桥,一直会在那里,终将载入史册,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隆重的一笔。 临近香港边界,海水也渐渐地变得蓝绿了起来,一座座青山紧贴着明晰的海水,仿佛大海有了依靠的肩膀。据说对面的山就是香港的大屿山。我的那些同事们昨天就约我去大屿山徒步,说是可以看大桥,现在她们一定在山上,大屿山的缆车从山顶一直延伸在我们路过的新机场附近。两条长长的铁索从山顶拉至山脚,缆车厢像一颗颗成熟的灯笼果,挂在秋天大屿山的缆绳上。若再有同事相约,我也会去大屿山,做一回大屿山的灯笼果,去看大桥。 另记:港珠澳大桥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连接港珠澳三地,长度为近50公里,坐车大约四十分钟。
为便于观赏大桥,大桥珠海段隧道东西两端建有两个人工岛,可以近距离地观看大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