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行走在丽江(一)

2020-12-14抒情散文雨夜昙花

夜走丽江街 尚没有在夜晚细细走过丽江的石板路,不知那白日里如淡墨画的古城在夜色里是怎样一番景色,乘了星儿依稀,晚风清凉,向古城走去。见了不停转动的水车,就知那千百年来生机勃勃的古城已在眼前。古城的街道并没有灯火通明,只依稀能看见青青的垂柳
夜走丽江街   尚没有在夜晚细细走过丽江的石板路,不知那白日里如淡墨画的古城在夜色里是怎样一番景色,乘了星儿依稀,晚风清凉,向古城走去。   见了不停转动的水车,就知那千百年来生机勃勃的古城已在眼前。   古城的街道并没有灯火通明,只依稀能看见青青的垂柳,在月光下反射着亮光的石板路,与不停流动的河水,但尽管是如此暗的光线,也能看到河水的清澈与石板路上的苍桑。   沿着潺潺的河水,走在五花石板路上,心情不知是因河水还是垂柳,又或空气,清澈了起来。每与同伴说句话,都忍不住带出笑意,步骤也轻盈得如夜空的流云,又或河水中的落叶。可一路行走,在这深秋的日子,竟不见有叶片顺水飘流。如此不染凡俗的河水,让走在河边的人迈出每一步都有种千尘不染纯净的轻快。   夜已深,河边的一些商家仍在营业,红色灯笼垂挂在屋椽,又或柳树上。临河有木椅木桌,喜爱这种夜风垂柳皆清凉如河水的人们坐在河边的小吃店,喝啤酒,吃小吃,聊天。虽有人交流,有人喝酒,可并无喧哗之声,也许沉淀进了不停流淌的河水中,又或许被古城的沉静包容了,没有一丝繁杂。   河水里飘来一盏盏荷灯,飘悠的烛火遥遥顺水而来,穿过小小的石桥,越来越近,到了眼前,那粉色的花瓣竟能看个清清楚楚。它从身边飘过,又穿过另一座石桥,顺水而去。这些荷灯多是游人购买并放进河里的,那盏盏荷灯是一个个的心愿与祝福,河水因这人间温情而分外温馨。   缓缓走在丽江夜晚的街道,来来回回一遍一遍又一遍,怎么也不感厌倦。   在行走中,夜渐渐深了,再次走到四方街时,那里已空空荡荡,卖荷灯的纳西女也已回家,许多店铺已关门,唯有游人不舍这静静的夜晚,仍三三两两行走在古城的街道上。   夜晚的古城街道,恍若天上街市,可天上又哪有这份缠绵绸浓的人间烟火,这份清澈淡然的热闹快乐? 迷路丽江城   夜已深,河水仍在流淌。越走离灯火越远,虽然是在陌生的城市,走在陌生的路上,但不觉惧怕,因为深信了古城的宁静里有着安详与和谐。   越走越远,没有了河流,连柳树也无了踪影。没有想到会迷路的,只是沿着河水一路行走,以为向哪走都可找到来时路。我们一行五人闭紧嘴,轻易不愿询问,同行中便有人自告奋勇,说白日里已把丽江古城走薄一层,可为我们带路。便随了她,一路高高低低,可转来转去,仍是不见灯火通明。   每见有转角,总是想着走过去就是正道,可是等走过去,又见前方还有转角。一见有岔道就走进去,不是通往小小的庭院便是另一条仄仄的小道,而前面,仍不见灯火。   记起曾有人说过,丽江是按八卦布局,所以这座没有围墙的小城至今没有被人攻破过。虽仍寻不到来路,心底却不禁升起一层浅浅的欢喜:自己仅是如此行走,便迷失了方向,可见这话属实。   终是忍不住,问了路上的行人:“从哪条道可走到繁华处?”   那人随手一指:“直走不转弯,很快就可看到桥旁垂挂的灯笼。”   “从这里走行吗?”要为我们带路的同行不服输地问。   “可以,但要走很远。”   众人一笑,沿了那人指的路,慢慢行走不足五百米,便见到行人来来往往的街市。   很快便溶入人流,进进出出每家小店,为一些喜欢的小挂件讨价还价,没有人知道我们曾迷路。除了书上那些尘封的记载及迷路的我们,不知还有没有人知道,看似不设防的丽江有着最古老最有效的防卫措施。   在小桥流水共婉约的小城里,坐在街边看因夜深而零星的游人来往的我,明白了不一定非要拨剑张驽才能表达爱护自己的情绪,在小城温婉缠绵的垂柳与无尽苍桑的石板路上,保护自己,原来可以做得如此平和自然随心随意。 在丽江购物   丽江是座手工小城,街道小店里卖的多是手工制作的物品,如木雕画、木刻画,如土布及其制作的帽子服装,如皮靴、皮包,还有手绘的地图……穿行在这小小的城池,总能看见店主低头或刻或雕或绘,而这些店主却不全是丽江本土的居民,他们来自世界各地。   常见纳西女在自家的店里用刻刀细致地雕刻着手中的木板,墙上挂的成品有纤细的女子倚河或坐或卧,戏水的鸳鸯或紧紧相依或前后相顾张望,也有东巴文写成的祝福文字。有的古朴真纯,有的线条柔美,每一件都让人爱不释手。那纳西女并不用模版,也没有仿照的图像,所有的图案,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人间千句祝愿万种美好,她全了然一心,在有些昏黄的灯光下,一刀一刀刻在木板上。这样的小店古城里不多也不算少,却不知怎么称呼,说手工店,却又担心涵盖不了其间的精细与别致;称为精品店,又觉少了那份纯正古朴,唯有不去称呼,把这种小店及店里专心雕刻的主人看做古城特有的景色之一。   为了一幅名为《猎归》的木雕,我们在那些街道来来回回寻找。同样的图案有许多小店在出售,而我们要的是那种纯手工制作又没有一丝貌似却神差的艺术品,因此专门寻找丽江本地人的木雕。在寻找的过程中,有人看中了绘有东巴文的T恤,店主便马上为她绘制一件;又有人喜欢上各色细条相间土布制作的围巾,店主便为她裁了布,极快地制出一条来……在一家极偏僻的小店终于寻到了让我们惊叹不已的《猎归》:一个猎人扛着猎物骑着骏马回家的图案浮凸在一块方方的木头上,箭、马铃等等许多小部件,全缕空雕出,作为底座的木头与主图是一个整体,也缕空雕了许多图案。店主说他用了整整十一天才雕刻出来,大家均明白这是真正的绝版孤本,更不舍释手。   离开街市时,行囊里装满了于这个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却又让人喜欢得紧的手工制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