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五寨沟三录

2020-12-14抒情散文闫文盛

五寨沟三录引言去年秋,我们七八人,去过一趟五寨沟。在此之前很久,我并不知道这个地名。因为陌生,所以一切想象都是合理而夸张的。我琢磨着这个地方可能是什么样子,或者不是什么样子。像一个小学生面对生字所表现的惶恐,我不知道我将与她获得什么样的沟
五寨沟三录


  引言
  去年秋,我们七八人,去过一趟五寨沟。在此之前很久,我并不知道这个地名。因为陌生,所以一切想象都是合理而夸张的。我琢磨着这个地方可能是什么样子,或者不是什么样子。像一个小学生面对生字所表现的惶恐,我不知道我将与她获得什么样的沟通。反倒是去了之后,看到那明媚而自然的山山水水,我突然就觉着一切想法的多余。她就那么不动声色地进入了我的记忆。一些秘密绵延传递,它们渐渐深入我的心底,并且覆盖了我的担心。真正的回想却从多半个月后开始了。因为天气转凉,所以刚刚经历的这次旅行加速了2003年的结束。转眼就过去了那么久,当崭新的一年来临,经过了春的缠绵和初夏的倏忽,炎热的阳光重新照耀在头顶上时,那过去的记忆又慢慢地泛滥上来。恰好应了朋友之约,就开始动笔写这篇关于五寨、关于荷叶坪的文字。假若时光倒流,我还会觉得秀丽的风光与平淡的人生真是相得益彰,但此时,却是深感生活在匆迫的运行中丢失了原本应有的蕴涵,且不说疏远已经在暗寂的时光流淌中悄然发生,即便就是当时,我们沉浸于那如同梦幻般的山山水水中,也不会对当下的一切保持真实而应有的郑重。因为时间的作用,有些故事已经结束了。但那些场景还在浮动着,仿佛生命中的一些端点,它们在悄然地联结着彼此。我不知道,我会对五寨寄情。那属于地理意义上的旅行恰恰因为人在其中获得了意义。我知道的是,我将写下的是一篇与地名、风景也与人有关的文字,但我还是恢复了临去前的惶恐。因为与记忆的重逢总是让人既惊奇又感叹。
  ●初录:石·林·水
  出五寨县城,往东南方,沿着盘山公路慢慢深入她的腹地时,那些与黄土高原的自然风貌迥异而颇具南方气象的自然风光就渐次排列在眼前了。年轻而欢快的导游小姐介绍着这里的风物景观。像一个孩子在迷恋着人群,她的言语生动,动作诚恳。说起来,五寨沟的开发还是晚近的事了。当时还在规划实施中的整个五寨沟荷叶坪风景区是芦芽山自然风光的一个主要部分。这里既有峻峭巍峨的大山和风格特异蕴意深邃的奇峰怪石,又有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以及厚实的绿色植被;还有引人入胜的高山湖泊群系和瀑布溪流。对于向往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当代人来说,较之繁华喧闹的都市和殿宇栉比的佛教胜地,亦或人为造就的园林景观来说,五寨沟别有洞天,自有一番景致。因此,国内有关专家评论说:荷叶坪是黄土高原上迄今为止保存最好、最为完整的一块高原绿洲,是黄土高原上已很难得的绿色明珠。

  我们在缓缓地上山。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一边流连窗外的景观。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们沿途经过村庄,不多的几个村庄,零落地散置在我们的视野中。那些孩童,在不远处的水中嬉戏,穿了厚衣服的老农,睁着既沧桑又单纯的双眼,望着我们。光了膀子的老妇,在秋季,拥有只属于她们的世事。我想,秋季并不冷吧,尤其是在山脚,老妇的身后是拥有一个教师四个班级的七个孩子的学校,我们并没有看见他们,只有被四季风吹拂的围墙,袒露在我们的目光中。

  我们看见奇怪的石头,看见山峰和林海,那么茂密的林海,有原始的蛮荒的清新的生动的气息汹涌着迎送我们。车子在山路上盘旋,左转、右转,有时候,“眼睛是看不见路的,只有车子开过去了,你才知道这全是路”。但其实山路并不惊险,我们坦然得像要返回自己的家中。我们的家,是眼前那广袤深厚的树林子么?
  石
  道路在道路中缓缓上升。抬起眼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了无数的奇观异景:情人岭、坐化老僧、龟背猴、三头龟石、百福石、三猴拜狮石、风动石、卡童石、芦芽山石、荷叶山神石、双熊石……雄壮而又灵气十足的奇石,它们分布于密林间、山之巅、峻岭上、沟谷底、滑坡畔……集雄、奇、怪、险于这一有限地域内。多处锐峰危崖挺拔,高耸霄汉;它们似华山之险,但多由巨石叠起如层层累卵;如黄山之奇,又参差如伸五指,尽显“五寨沟”之特色。这一道道独特的天然石雕风景线,令人目不暇接,顿足惊叹!

  在通往荷叶坪的公路途中,你会发现路旁的森林里,有一石峰挺立于树丛之中。从几十米远处观察,只见一位硕顶明眸、长髯弓背的老者慈祥地站在那里,他一手捋着长须,一手拄着禅杖,注目神思,城府深邃。他那样思索世事纵贯,还是欲与游人叙谈衷肠?当地人称之为山神爷。

  关于石头,关于传说,关于时间……我从太阳的层叠的光中看过去,可以寻觅到远古对于今天的坦荡逼视。导游说,“进入情人谷,犹如行走在东方的伊甸园”,或许,那几对情人石,便是对忠贞爱情的最好诠释吧。而他们都老了吧,千年万年如斯;但他们并不都老了吧,那深情的依偎,穿透了时间,直抵今天,甚至,还有千年万年……
  林
  五寨沟风景区所在的管涔山林区气候属于温带暖温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非常适于树木生长。华北落叶松林每亩每年总生长量为0.2048立方米,年总生长率4.67%;白杆林每亩每年总生长量0.2456立方米,年总生长率3.91%。作为观赏树种的侧柏生长慢,每亩每年总生长量平均只有0.0439立方米,只有白杆林的1/6,但因幼林多,蓄积基数低,生长率却高达5.86%。

  管涔山地区自古林木繁茂,宋《太平寰宇记》载:“火山(保德)、宁化之间,山林富饶,财用之数也,自荷叶坪、芦芽山一带,直至瓦窑坞,南北百余里,东西五十里,林木薪炭足以供一路。”元朝在西安修建王府时,在吕梁、芦芽等山大肆砍伐林木,顺汾河、黄河编筏运出。金代赵秉文在其《淦水文集》卷六《芦芽山》中,将这种集运木材的盛况描述为“万木河汾”。

  管涔松杉材质坚硬,枝干挺壮,因系建材中之上品,远销省内外,久盛不衰。

  五寨沟荷叶坪地处管涔山森林区的核心地带,海拔2000米以下山坡覆盖着成块连片的大森林,这些森林跨涧越岭,绵延不绝,波澜壮阔,雄伟壮观。其间,有以云杉和落叶松为主要树种的原始森林,也有人工栽植的幼树和成林,其平均轮龄为百年左右。这里不乏挺拔高大的建筑用材,也不乏古老苍迈的原始老林。一些古树、怪树穿插于森林之中,为游人增添了不少妙趣。

  茫茫管涔素有“云杉之家”和“华北落叶松之乡”的美誉,这两种主要树种的林相和材质,这在中国来说也是第一流的品位和品象。所以,走进五寨沟,就是走进云杉之家,落叶松之乡。其中一些珍稀的树木,很有观赏和研究价值。
  水
  我还想说起瀑布。我们站在湿滑的河滩上,看瀑布沿着山势潇洒地泻落。那水滴飞溅到每个人的发上。水流清澈而强大。它的有声衬托我们的无声。我们在离它不远处。陡峭的山壁把它悬挂在那里。如果时间还在,我们可以看到红豆树。层次分明的阳光和树影。红豆树下的潭水在流。我们的脚下潮湿。心也是湿的。衣襟上的水珠,像羞涩的童年时光,我们彼此不认识。而后来我们在这里。彼此的眼光中有我们记忆中的水在流。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水随山走”。这是当地人用来描述五寨沟地区水资源的俗语。

  在荷叶坪风景区的山谷沟壑中,分布着几十处规模不同的瀑布,其落差和气势虽不很大,但或碧珠飞溅,或直落成漩,均很秀美,且有奇趣。其中较突出的,有清涟河瀑布、洞儿上和还珠洞瀑布。

  荷叶坪与芦芽山海拔虽都在2000米以上,但山顶及山腰的水源却极为丰富。荷叶坪草原上有30多个高原湖泊及小水臼。西麓山角下有清涟河和岚漪河源流出。这些河流分属于黄河和海河水系,其山中流水汩汩潺潺清洌甘甜,水中常有野生鱼,叫做马口鱼。
五寨沟里,沟中有沟,每条沟谷大小不均,但沟沟有奇景。你抬起头来,路边的水流像闪着波光的时空,它交错着带走了许多人心中的秘密。
  ●又录:山·草甸·蘑菇
  时光在空阔的高处停滞下来。这样的一种时辰,西部天空的阳光悄然射入林间,洒上草地。我在沉寂中看到一双恍若时光的清亮眸子。这样的一双眸子,映衬着草甸子上的自然景观,星星和月亮、云影和太阳……其实时光也成了草原,日升月落,云雾缭绕,远远地看过去,只有天地,却没了时间……

  荷叶坪上,旱荷遍地。虽名旱荷,在我看来,却与水中的无异。漫山遍野的荷叶,像许多年来我们置身人群中的探寻。梦里可以梦见的,在这里见到了,那么清爽的天空里,若有若无的香气经由人的肌肤渗入心底。在广袤的四方岭上,如画的烟缕和如雾的薄梦早已渐渐散去,林中空地上,许多人和事的面孔可以由此看得清晰。


  山
  车出林海,是一片空阔的草地。这便是我们此行将去的目的地了:荷叶坪。它是管涔山脉的主峰。海拔2784米,比芦芽山主峰还高出39米,是整个晋西北的制高点。荷叶坪缘何得名?据说原因有二:一是这一带漫山遍野生长着一种叫做旱荷的植物,所以把这海拔虽高但很平坦的“坪”称作荷叶坪。二是这一高山草甸嫩翠欲滴,形似荷叶,故以此命名。

  荷叶坪风景区位于管涔山脉腹地,主要包括奇伟鬼怪、犬牙尖峭的芦芽山,巍峨敦实、宏阔平夷的荷叶坪山,以及小巧严谨、浑圆如石的黄草梁。这三座集处于几十平方公里地域内的山峰,以其鼎足之势,互为犄角;彼此风格隽异气象天成。它们彼此沟通,近在咫尺,却又各领风骚的意境,向游人展示着移步换景的风韵和情趣。荷叶坪距芦芽山主峰约7公里,有山地公路通达。

  荷叶坪山的敦实平夷,与芦芽山的怪石参差,在风格上形成显著差异,它们如情侣,似手足,两情依依,万世厮守。游人登临其上,纵目远眺,可望见百里外的原平、忻州、静乐、岢岚、五寨等县市,综览晋北大地,使人无不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草甸
  荷叶坪山顶部平夷宽广,土层肥活厚实,3.6万亩的山顶铺展着茂盛的天然牧草,被称作高山草甸。置身这适宜游牧和骑射的草甸,使人不禁忘却身处高山,而有驻足“风吹草低见年羊”的大草原之感。

  荷叶坪的高山草甸景观,是五寨沟荷叶坪风景区有别于其他风景区的一个显著特色。由北、西、南三大片相连而成的草甸,广袤连绵,百草丰茂。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晋西北各州县共有的天然牧场。每年农闲季节,罢犁的牛群和成片的羊群,从各州县乡村云集于草甸之上,自由放牧,自由繁殖,农忙时再集群归来。

  另外,很早以前,这里还是杨家将的牧马场,有南将台、北将台和石马栅为据。

  除草甸牧草外,这里还有数百种野花芳草生长在坡梁沟壑。盛夏时节,这些色彩斑斓的花草,如同盛装一般,把荷叶坪装点得五彩缤纷,让人流连忘返。

  荷叶坪山的亚高山草甸,建群植物由禾本科和莎草科组成,平坦如茵,周环森林,恰是一派古典式的田园风光。加之蓝天白云的映衬,草甸更显得清新曲雅。
  蘑菇


  “芦芽秋雨白银盘,香簟天花腻齿寒”。清代命脉山在其《芦芽白银盘》诗中的如上诗句,盛赞了芦芽山所产的银盘、香簟、天花三类蘑菇珍品。其中的白银,是一种营养价值及高的菌类食品。

  银盘蘑与一般蘑茹不同,只生长在五寨风景区所在的森林中草丛里的“圈道”上,这种有规律的生长方工,人们称作“蘑圈”。每年立秋白露,为芦芽银盘蘑生长和采摘旺季,雨后数日内尤宜。采摘银盘蘑,必须学会看“圈道”。“圈道”分明、暗两种。遇有草地上一片片厚实的草丛,蘑菇隐草而生,俯采可得,即为明圈道;暗圈疲乏蘑茹却多,但难以寻觅,欲采其鲜,必邀当地山民有经验者为向导,方不徒劳。

  银盘蘑从根部到顶冠均呈现乳白色,干后呈乳黄色,肉肥而实,油性大,营养价值冠于诸野蘑。用其为宴席做汤或做菜肴佐料,清香可口,肉腻立解,且畅肠胃。此外,银盘蘑颇具药用价值,具有舒盘活络,降低胆固醇,增时人体抵抗力,防治血管硬化、肾脏病、胆结石、糖尿病、肝硬化及跌打损伤等功效。

  银盘蘑备受当地居民及远方游客欢迎。游人若能从当地农民手中购得银盘蘑作为纪念,方觉不虚五寨沟荷叶坪风景区之行。银盘蘑既是馈赠亲朋佳品,又是宴用的佳肴。倘以银盘蘑做汤,蘸食当地特产又耳朵莜窝窝,那才叫你食一餐而终身无憾呢!

  除银盘蘑外,1989年被科学工作者还在五寨沟荷叶坪风景区的云杉林中发现享有“蘑茹之王”盛名、极其珍贵的食用菌类--松口蘑。五寨沟荷叶坪风景区发现此蘑,乃为华北地区首例。此蘑肉质肥厚,香味独特,不仅营养丰富,美味适口,且具有抗癌的药用价值。又因其迄今沿无人工培育成功的先例,且仅在我国东北、云南、台湾等少数地区分布,国外也只有日本、朝鲜、北欧等少数国家生长极少数量,致使松口蘑身价百倍,在紧缺此物的国际市场上,每吨新鲜松口蘑价值高达3万~5万美元,相当于三四十万元人民币!


  ●再录:虎·褐马鸡·黑鹳
  我们在荷叶坪上留宿。夜晚到来时,空气中开始渗透浓浓的青草味道。仿佛那些白天里长势正旺的植物正在做着悠长的呼吸。它们彼此交头接耳,猜测今夜会有那只动物掠过这茫茫的暗夜。月光扫过,偶尔刮起一阵清风,像是林子的边缘上有跑动的动物转瞬又没入了夜色中。因为杯酒下肚,醉眼朦胧,所以几乎没有恐惧。有一个身影远远地跑出去,找一样东西,又借着月色跑回来。一朵暗处的花朵,在夜里释放后又沉入更深的暗处。还有那些客房里住宿的客人,说着我们不明白的话语,并做着不着边际的猜测。我们在这个夜晚相互陌生,像是许多年后,对于这样的一个夜晚,再不会有肯定的结论。月色转过山岗,天空中似乎再看不见了光明。夜浓得跟酽茶一样。林子里有哗啦啦的响动,模糊而隐约。似乎是梦境已经莅临,有许多事物开始隐形。在转瞬亮起来的夜光中看见那些远处的晦暗身影,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聚在那里,又会在什么时候,悄然地散去。
  虎


  在这个野生动物资源荟萃的自然王国里,金钱豹、梅花鹿、原麝、猞猁、金雕、小天鹅、鸳鸯、杜鹃、黄鹂、锦鸡等种群活跃。特别是世界珍禽褐马鸡,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更为保护区锦上添花;而行踪无定,极难见到的虎,多年来一直成为专家和民间寻觅的“谜踪”,至今尚未破译。

  之所以怀疑此山有虎,其理由,首先是这里的气候生态等自然环境有适宜虎类生长的条件;其次是森林科研部门多次在山林中采集到虎之遗物:粪便、褪毛和脚印;再次是此处出没过被当地老乡传为“黄棒”的巨型动物,凶猛、敏捷、行踪不定,时而盗食农家圈畜。几代乡农都曾远距离亲见此物通体黄色皮毛。专家根据老虎皮毛黄底黑斑特征,按虎奔跑时较窄的黑斑被黄色掩盖的原理,推断该“黄棒”可能是东北虎。

  五寨沟荷叶坪风景区地处华北区西北隅的黄土高原腹地,为何会有东北虎存在?至今没有任何一人逼近看到此物,也无任何影像证明。关于东北虎的种种猜测,均是难以破译的谜。为过,就目前来说,此谜未破,反倒给荷叶坪风景区旅增添了一些惊险、猎奇和令人神秘向往的气氛。


  褐马鸡
  古代,山西境内的褐马鸡活动范围颇广,《山海经·中山经》有:“辉诸之山……其鸟多曷鸟”的记载。因历代捕杀,近代除神农架发现一只外,仅在山西关帝山林区和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发现。而今,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1400只~1900只褐马鸡。人工孵化褐马鸡也已试验成功。五寨沟荷叶区所在的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饲养棚内,游人尽可饱览褐马鸡的雄姿。

  褐马鸡是我国稀有珍宝,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984年3月15日山西省人民政府第八次常务会议将其定山西省省鸟,全国鸟类协会以其形象为徽图案。

  褐马鸡属鸟纲、雉科,以其美丽的黄黑色羽毛得名,又称“角雉”,古名为“曷鸟”。褐马鸡体重约1公斤左右;冠羽长而美丽,翎毛细密柔润,喙短,爪尖而细长,晋代徐广说:“曷鸟……每所攫撮,应爪摧碎。”其体形较大于家鸡,尤其嘴两侧的两绺挺直白羽向脑后突起,颇显英武。
  黑鹳
  近年,在荷叶坪风景区所在管涔山天池水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黑鹳上体披挂着黑褐色羽毛,放射着紫绿色的光泽,下体之胸部腹部为纯白色;上下体形成为黑白分明的对照。黑鹳形态婀娜傲岸,常喜挺胸昂首,其艳丽的羽裳与轻快的飞翔,十分引人注目。

  黑鹳般喜栖于有树的开阔泛水沼泽地区,虽栖止树上,但常飞落于沼泽水域觅食。食物主要是鱼类,也吃大型水生昆虫、蛙类,偶而也捕食鼠类。

  黑鹳为候鸟,每年春节陆续迁到北方的繁殖地,筑巢于水域附近的高树上,巢以枯枝堆成,巢底铺垫干草。据考察,其生态特点近似白鹳,产卵后雌雄共同孵育,以雌为主。雏鸟在雌雄成鸟共同哺育下,约一个半月长成成鸟。每年10月时,黑鹳相继南迁,在长江南及台湾各省越冬。

  黑鹳的地理分布比白鹳广泛,我国北方各省均有繁殖记录。由于生存条件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致使黑鹳自然群数量已很稀少,故而黑鹳已列入了世界濒危物种公约中的保护对象。
  附记
  从五寨回来后,我不时地想起过这个隐匿的夜晚。我们站在草甸子的边缘上,宛若来到了天涯海角。有一些词就是这样生长并且被记住的,譬如:地老天荒。这是一种永远的远。对于我们。我们走过去了,伸出手。

  当我开始讲述这些的时候,我知道,时间早已变成了草原一样的梦,那些闪闪的秋露凝聚在荷叶上……还有野草莓果和红豆,有黎明时浩大的日出,有森林里的枯树和盆景,还有许多我们来不及看到的,都在思念中一一驻留下来。它们后来哪里去了。它们都跑到了一个人,又一个人的心里。“所有应该留下来的事物都没有失去,在我们眼睛里,浮出了许多年来难得一见的奇景。”

  许多天来,我第一次读懂了它们。它们,那些树、那些叶、那些阳光和泉水。什么时候,我们会重新返回,用手轻轻地挽住那一脉心绪,那是一种被时间记住的时间,也是另一种,被记忆锁定的昨天。往事还有另外许多,像夜晚深处高远的星空,东一片西一片,散发着与我们亲近又陌生的清澈光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