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二人台:黄河岸边的艺苑奇葩

2020-12-14叙事散文闫文盛

二人台:黄河岸边的艺苑奇葩引言:去河曲采访二人台,先经忻州、原平,而后过五寨、神池,绕道偏关,旅途辛苦自不必言,而一路行来,只见山路曲折,只觉岁月蜿蜒,真不知生于斯长于斯的山民们是否曾经经历过与羁旅他乡的旅客同样的情感。几天下来,二人台像
二人台:黄河岸边的艺苑奇葩
  引言:去河曲采访二人台,先经忻州、原平,而后过五寨、神池,绕道偏关,旅途辛苦自不必言,而一路行来,只见山路曲折,只觉岁月蜿蜒,真不知生于斯长于斯的山民们是否曾经经历过与羁旅他乡的旅客同样的情感。几天下来,二人台像一个固有的秘密被慢慢揭开,被慢慢渗出,慢慢长成一个古朴的汉子和一个纤柔女子糅合的人形。这一只生成于黄河岸边的艺苑奇葩存储了太多的神奇,就像与它相辅相成的河曲民歌,像古老的河道沧桑的古渡,像这个临河的小县城,像这片土地上的民众,被一片黄河水一片黄土地养育成熟后又反过来滋润着这方水土。有时候对一种古朴艺术的喜爱不需要理由,只要在孕育它的土地上落一落脚,那深切的、婉转的、高亢嘹亮的调子就驻扎在你的心里了,这样直接的占领简直就是一种勾引,而在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一种猜测,就有并不平淡的情愫在你的心间辗转纠结,这么些年,二人台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就是这片土地本身。
  ①源头·
  在这里我们将要说到的源头其实是双重意义上的。其一,是说地理之源,即指河曲及周边一带,再无别处。资料记载,它曾是元曲大家白朴之故地,宋杨业之父杨信即“老火山王”之故居。河曲县与陕西、内蒙隔河相望,是昔日襟西塞之要冲,称晋右严疆:由于大河之阻凭,誉水旱码头,三省通衢;黄河、长城在这里交汇、延伸,晋、陕、蒙地域板块文化在这此碰撞、升华;后有始自康熙年间的“走西口”自发移民开发大潮在此滥觞、漫衍。其二,即指艺术之源。“二人台”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宋初时的民间的“舞鞭”(即霸王鞭)。著名历史学家郝树侯所著《杨业传》所载:杨业之父杨信在公元944年间组织地方武装,聚众起义火山(即今河曲),民间学艺练武者甚众。源于武术性质的“舞鞭”产生。明清时,“舞鞭”的表演形式融为民间社火,并配以笛子、四胡等乐器伴奏,被称之为“打坐腔”。之后,“打坐腔”从“社火玩意儿”(即秧歌、高跷、道情)中汲取营养,融入“戏”的因素,进入“鼓舞演故事”阶段,人们称之为“打玩意儿”,出现“二人台”雏形。
《走西口》的问世成为“二人台”成熟的标志,1986年,河曲县老文化馆长张存亮在该县唐家会村发现了一份《走西口》的戏文抄本,此手抄本誉抄于光绪11年7月15日,戏文反映的是“咸丰五年”即1855年的事,虽与现代《走西口》有些差别,全剧没有道白,角色行当分一丑一旦,交替唱和,故事情节完整,妹妹“玉莲”与哥哥“太春”人物性格鲜明,表明“二人台”已演变为“戏”,并有了自己的代表剧目。期间,“二人台”已开始与道情同台演出,人称“风搅雪”,从“地摊儿”登上“舞台”。清末民初,“二人台”与“道情”分门立户,终于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当时,叫“二人班”。
“二人台”唱腔初为一剧一曲,剧名即曲名,后发展为一剧数曲,演唱时多用“推”、“闪”、“躲”、“让”等表演动作,道具多用“鞭”、“扇”、“绢”。用方言土语作说口,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的道白,唱念相间,歌舞并重、风趣生动、地域特色鲜明。现存传统二人台剧目100多个(基本是一剧一曲)、牌子曲105首、河曲民歌——山曲儿近两万首,能够集中地反映河曲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特色,并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②艺人们·
  时代的变迁发展往往会使那些拘泥于形式的艺人们无所适从,而聪明的表演者却能够自出机杼,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唱出满腔生动而不羁的情感。如果说,所有的艺术都来自生活,那河曲二人台的存在本身更是深刻地验证了这一点。我们在河曲采访到了几位与二人台颇有渊源的艺人,譬如辛里生,譬如韩运德,再譬如张存亮和任俊文,看起来,他们彼此的生活是那么不同,但若要深究,却无疑会发现:就在这貌似迥异的生存的内部,有一条严密的丝线把他们拉拽在一起。人的生命存在的秘诀在于使人感到充满刺激和富于娱乐性,而伴随着这种人生价值的存在,艺术,这个古老的名词经常成为我们的主人。生活是平淡而麻木的,我们需要艺术家带给我们疯狂。
较早的艺人们应该是清末民初那个年代的,因为走西口促进了蒙汉经济繁荣,所以出现了大量歌唱这段生活的民歌手,较著名的有樊贵桌、樊二仓、何山、樊六(现为内蒙古剧协副主席);沿这段时间下溯,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民间艺人中,有菅二毛、李法子等;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有任爱英(任职于山西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一个唱《走西口》的女演员)、吕桂英(上世纪50年代成立河曲县二人台剧团时名震当地的台柱子,退休于原忻州地区文工团);在上世纪60年代的艺人中,有张美兰、尹占才(均就职于山西省歌舞剧院)、许月英(现忻州市文联副主席),此三人均为国家一级演员,还有农民歌手辛里生;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掌良(原河曲二人台剧团演员,现内蒙古自治区二人台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杜换荣(女,原河曲二人台剧团演员,现河曲县文化馆馆员)开始领一时之风骚;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的代表艺人,则有杜全居、王永茂、侯巧梅、贾彩平等人。除上述一些代表性人物外,还有一些艺人因年代久远或活跃于民间而有可能被疏忽或遗忘了,但在几十年前,却恰恰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使河曲民歌、二人台沿着岁月这条长河慢慢地传承和延续了下来,他们是:柳凤英、张林燕、樊板态、任叔世、李有诗、张翠英……


  ③辛里生·
  在黄河岸边的古渡口,每周一次的文艺演出改变了我们的行程,将要离开的冲动被一种莫名的期盼所取代。在这种时候,最敏感的神经带动了我们的情绪,一曲山歌与我们的心灵靠得很近。67岁的老艺人辛里生到了台上,在他家乡的土地上,河风吹走了岁月,但吹不走不老的传奇和不变的情感。他的嗓音是奇特的,可以尖利高迈,可以宽阔低沉。他唱着《打莜麦》和《过大年》,迎来送往的人群推动了他的记忆;他精神矍铄,表情自然而放松,被调动的是他心灵的部分库存,仅仅是这一部分,就有一种特别的力量把我们从拘谨的现实中拉回到生命的真实,他的唱腔高低起伏,却流畅自如,宛若环城的黄河水,跌宕紧促又流转有序。
关于辛里生,有为数众多的资料在叙写着他的人生传奇。但真正的故事可能只在他的心中隐藏。有专家赞誉他是比帕瓦罗蒂还高八度音的民歌大王。而站在我们面前的辛里生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民。那是在他的家中,一个山脚下的小乡村,他坐在矮板凳上,切着西瓜,做着农活,他的个子不高,如果不是听说了他的故事,我们简直不会想到他会是河曲民歌、二人台的代表人物,几十年来,他获得了无数奖项,并曾在港澳巡回展歌舞演出中获得过金奖。村里谁家办红白事筵,他还是一个掌厨手。这样一个人,在十五岁那年,曾迫于家计走口外谋生。在鄂尔多斯草原,他被那粗犷豪放的民歌所吸引,每天除了干活就是跟着当地的民歌手学唱,真可谓因祸得福。三年后,家乡年馑好转,他才随父亲回到了口里。
  ④韩运德·
  与辛里生相比,今年63岁的韩运德先生更像一个老者。生命在他这里被赋予了更加刻骨铭心的印记。他的艺术青春似乎过早地开败了,但事实上不是。当他不顾嗓音疼痛为我唱起他自己创作改编的曲子,我随着他的指引,慢慢地走进那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有一种博大精深的感觉自我的心里升腾起来。我看着他,一想再想。我迅速发现,我的喜欢,缘自我对那种呈现内心尊严的生命存在形式的渴望。他兼具了民歌的理论素养和一种凸现自我的演唱风格。他可以说可以唱,那丝毫感觉不到年龄的歌喉或许是岁月对他的深刻回报。用情到深处,他几乎可以使人含泪。他的生命线条是简洁的:1962年起任小学音乐教员;1970年底到县二人台剧团任手风琴演奏员;1976年到县文化馆工作;1985年返回到县二人台剧团任团长,兼任二人台艺校校长;1988年到县博物馆工作,直至2001年退休。
今年六月,一次偶然的机会,韩先生被推荐到中国音乐学院做了一次关于河曲民歌、二人台的专题讲座。来自河曲民歌源头的演讲使在座的众多专家感慨不已。不久后,中国音乐学院与他签定了合同,准备将他收集、整理的1000余首(其中他自己创作的达300余首)河曲民歌一部分编入大专教材,一部分整理出版,并由他演唱其中的100余首进行录音整理。他的创作拓展了原有的民歌素材,词曲都变得丰富而意蕴深沉。另外,对每首曲子,他都用了方言创作,并加注了拼音,力求保证原汁原味。
这些年来,他基本上作到了曲不离口,笔不离手。“每天早早睡了,又早早起来,有时凌晨三四点也会突然起身,将夜里想起来的曲子记录下来,”他说,“百姓那里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听得多,记得多,写起来才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但他特别害怕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变得干枯了,寥落了,他不愿意看到祖辈相传的东西在他们的手上失传。“我一辈子想做的就这一件事情。对河曲民歌、二人台来说,虽然还有一些人在唱着,但几乎都是老人了,年轻一代都不唱了。唱不了了。早些年村子里大人小孩口口相传的氛围没有了。得培养新人。这件事情迫在眉睫。” ⑤谜语· 河曲县的二人台简直是个谜。从诞生的那天起,200年以降,它把西北的汉子们、婆姨们迷得如醉如痴。由河曲县文联秘书长、博物馆长任俊文先生撰写的一篇文章这样说到:“大家小家闹红火离不开它,一年不唱几场二人台就觉得不红火不平安。各行各业的文艺调演离不开它,没有二人台的参加,调演就觉得逊色。”
早在1956年,河曲的山曲、二人台就赴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前苏联友人进行了汇报演出,演出后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前苏联友人还向演员们赠送了列宁勋章,并一起合影。上世纪70年代初,山西省歌舞剧院的二人台演员张美兰、尹占才二同志,赴朝参加了中朝文化交流演出,一曲二人台《打金钱》倾倒了朝鲜观众。从上个世纪80年代直到新世纪,河曲二人台四处出击,赢得了一系列的褒扬和掌声。2002年,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由北京中山音乐堂、《北京青年报》主办,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群众艺术馆、河曲县委、河曲人民政府承办赴京举办了“河曲山曲、二人台演唱会”,传统的山曲、二人台演出后博得了金湘、张千一、田青、刘铁铸等等专家与首都各界观众的一直好评,轰动了北京城。当年中央电视台12频道对河曲山曲、二人台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报道,同年10月又应邀参加了文化部在上海举办的“天籁之声”全国民歌演唱会,一曲二人台《走西口》让上海观众与在场的外国客人为之动容,掌声如雷。2003年还被邀请参加中法文化交流的文艺演出,不幸的是,由于资金问题,这次演出没有成行。
一个土生土长的小剧种为何会产生如此大的魅力?许多年来,人们都对这个谜语疑惑难解。或许是高亢激昂的民歌唱腔迎合了人们心里对美与爱的向往,细腻婉转的二人台勾起了人们对古朴生活如醉般的痴情,又或许是,民族的便也是世界的,当走西口的传奇成了一段岁月的印证,而人们在多年后回忆那段古渡口溯流而下的漂泊生涯,愈发对生命自身难以琢磨的流向产生认同和祝福,那么以记忆的形式传唱就成了对旧岁月最好的一种祭奠。但仅仅如此显然不够,大抵还因了河曲这一地界三省交汇的独特地理特征,几个民族间的融合造就了纷繁复杂却质朴动人的心理蕴藏,当二人台将它们巧妙地表现出来,那些来自生活和生命本身的东西就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心灵底部。人们的心灵被唤醒,其怡情功能被激活……也许它全无伟大的历史意义,大半只是一点笑意、一抹温情,可看了它,谁心里不暖暖和和?
  后记:采访河曲二人台,我们进一步懂得了,在吃穿住用等适用功能之外,人们剩余的生活内容,更多是诉求于心灵而非物质。当然,如你所知,全国各地那么多的民间文化遗存,有的发扬广大了,有的却销声匿迹了。而作为一方水土养育的一方百姓,他们心底里最熟悉的东西往往是最容易被他们忽略的。在河曲,原以为二人台是随处可见的,可到底用了整整四天时间,还是带了一种遗憾回来。或许是机缘不巧,或许是他们自个儿觉得“其实没啥”,我们在周六晚举行的周末广场文艺晚会上,只听到了辛里生地地道道的一曲高歌,其余的节目,却多数步了他人后尘,令人有一种恍惚和不甘。我们准备着奔走相告,准备着发呆不止,因为心中的准备太充足了,期望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在最后,还是有一种轻轻的打击使我们镇定不下来,“我们心里的宝,就是在这个地方,看到他们又是唱,又是说,又是闹,又是笑”。结果是一次意外。但好在,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山西的文化底蕴就深深地埋在民间。在河曲县委宣传部一行人的密切配合下,我们找到了想找到的故事,看到了,想看到的人,在此,我们深深地表示心中的感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