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天籁之音----东北二人转琐谈

2020-12-14叙事散文九月飞鹰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57 编辑

天籁之音
——东北二人转琐谈喜欢家乡的二人转,并不是因为二人转最近被赵本山捧成了时尚,让该剧种从庄稼院走进了中央电视台,一步登天到大雅之堂。喜欢二人转是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57 编辑 <br /><br />天籁之音
——东北二人转琐谈
喜欢家乡的二人转,并不是因为二人转最近被赵本山捧成了时尚,让该剧种从庄稼院走进了中央电视台,一步登天到大雅之堂。喜欢二人转是因为它的表演具有紧贴民间生活的真实情感,剧本里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喻世教义,还有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那份文武双全的过硬功夫。
二人转的根源虽然来自北方的民间草根阶层,但其潜入人心时魅力却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无论高垄低壑,只要它步履所及,不经意间即会绿草无边,勃勃生机中透出悠悠的古意。
至今我所记得的二人转传统段子中,没有一个不是有历史出典的。比如,《密建游宫》、《包公陪情》、《楼台会》、《十八相送》、《王二姐思夫》、《小王打鸟》、《武家坡》、《蓝桥会》、《杨二舍化缘》、《马寡妇开店》、《马前泼水》、《夜宿花亭》、《西厢记》、《柳毅传书》、《冯奎卖妻》等,它们有的来自远古的春秋战国史书记实,有的来自文人撰写的传奇故事,有的来自搜集于民间的经典传说,在经过几代艺术家不断给以民俗化的加工后,最终成为当今民间有口能传的流行剧本。
由于传统段子里的故事大多曲折动人,情真意切,因此在一代又一代的男男女女芸芸众生中,不知有多少人割舍不掉对于它的痴迷眷恋,心甘情愿做它最驯服的“俘虏”。
记得当年不知多少个夜晚即将来临时,获知村里来了二人转戏班子的老少村民,估计表演的戏班该出场了,就把偷偷搬来的小凳、马扎或砖头,摆放到最适合观看的位置上,以便尽情品位自己一直缠绵于心的悲欢爱恋故事,欣赏暗藏心头的名角儿那响遏行云的唱腔和勾人魂魄的传神表演。——几千年的乡村业余生活一直是单调乃至荒芜的,人们看不到现代文明戏花样百出的表演,只有用二人转这个形式简单、含义深厚、生命力极强的下里巴人剧种,来添补无尽岁月漫漫长夜的荒芜与空虚。
发展到今天的二人转,当然有着比遍地开满蒲公英花儿更美的色彩和前景。曾经在许多城市的街头上,看到一块又一块发布着二人转演出信息的超大广告牌,广告牌上报出的票价竟然极大地超出着我的想象。总觉得那些城市中的居民对于二人转有着和我一样的痴迷,像是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到了二人转上。二人转成了他们物质时间的伴侣,精神生活的味精。也有人说,这种类似休闲的艺术本身是为孤独而备的,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多的失意者,所以在乱耳的音乐和耀眼的华灯中,才会有着那么多追随的身影。
……书生崔护孤零零守候在叶落花残的桃树下,一哽一咽中泄露多少心底对于“人面”的暗恋?五彩缤纷的花园里萦绕着弦弦如泣的琴声,带出多少诱人向往的旖旎?崔莺莺花前月下难以自持的徘徊,丫环红娘知趣地奔走调和,虽然最终的结局是始乱终弃,没了下文,但那发展过程中的甜美,毕竟让人回味起来,可以感受到无限的回甘。——由古至今的戏剧,总是关联着与人们心灵合鸣的情爱,在一个一直被人们称为下等人才欣赏的皮影戏上如此,更何况是放在那么出色的二人转上!
只羡鸳鸯不羡仙,即使古人也赞赏这样的生活追求。二人转的民间艺人虽然不会想得这么高雅,然而他们演出时每每全身心的投入,本身就是对古人这一观点的认同。这一种以实际行动的表达,无疑是最为到位的表达。这么说似乎有些高深,高深到让许多表演者和观看者都给予摇头的地步。但是,爱情在二人转所有的段子里,都属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早已成为业界不争的事实。
于是,才有了莺莺不顾露水湿衣的深夜听琴,有了尾生为守承诺而抱着桥柱心甘情愿被洪水淹死,有了崔护再返南庄面对空荡桃花痴想佳人的泣血吟哦……二人转以它载歌载舞相对简单的表演方法,替代了繁琐、复杂的现代化辅助手段,完美表达出同样的爱恨缠绵。
试想:当一个女孩把堆积心中日久的浓爱与相思,用大段的比喻倾诉给男友时,那其中的意味又何需再辅以其他手段来渲染!当一个青年男子把自己心中沸腾不已的思慕,公开给暗恋的女子时,那如歌如诗般的婉转诉说,又怎能不引起对方的感动和共鸣?
相对国粹京剧而言,二人转是平民大众化的,是属于大多数人的,是一种只要用心就能成功的艺术。同样的爱恋思情,同样的缠绵悱恻,二人转虽然用得是不一样的表现方法,但结果却能让更多的平民百姓获得意醉情迷酣畅淋漓的相同感受。

早年的农村闲余时间的打发,除了简陋的酒馆和纷争的牌桌之外,剩下的只有上不得台面的男女媾合之乐了。
酒馆更多的时候是属于过客的场所,里面的人物总是鱼龙混杂。混杂的人流本来就容易有各种各样的消息交叉传播,酒后的过客更容易把交叉消息添枝加叶,演变成另一个变形故事的线索。当时的人们不知道,这些男人之间有意无意的变形传播,在忙碌的女人心目中,经常会滋生出莫名的仇恨,致使生活中充满了血腥的味道。
然而,二人转却是美丽的,经常看它的村民总会为那耳熟能详的剧情和唱腔所打动,因那熟稔的温暖而心生和谐。物本无心,有心的只是人。单纯从作用的角度来说,二人转填充了早年农村漫漫长夜强加于人们的空虚和无聊,屏蔽了无事生非的土壤,二人转之功实不可没。
二人转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出言直爽,表演泼辣,情感真切。表演者因为自己本身就或多或少具有着剧情中的经历,表演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其情其感也自然相应到位。常常有的演员演着演着自己就完全进入了角色,在舞台上为剧中人物声噎气短地痛哭,连带得现场观众也陪着唏嘘落泪。
二人转演员具有天生的幽默与机灵,他们每每在演出过程中,随时随地捕捉到观众心中的所思所想,即兴演绎成一个又一个诙谐甚至带点粉色的段子,调动得现场气氛火爆而不冷场。或许那是一个人的名字,或许那是一个辈分的乌龙,再或许那其中带着某个女人的隐私……总之,所有这些在表演艺术家的调侃下,都能给人以开怀的大笑,并且笑得烂漫无邪。这种即兴创作与表演,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更出色。有人说,二人转就是凭着这招迷住了无数观众的心哩。
最好的艺术往往是单纯的,不单纯的只是目的。人们在从欣赏二人转表演中获得快乐的时候,有谁还顾得上思索那些张家长李家短的鸡毛琐事,宁愿三天不吃不睡,也要争出个我高你低呢?!
在新一代二人转的表演方式与内容中,原有的表演模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与传统二人转相比,甚至可以说是脱胎换骨,面目全非。——新二人转不再是单纯的按腔就调,一板一眼地演唱传统段子,而是加入了大量时下流行的说笑逗乐唱歌跳舞甚至魔术表演等杂耍玩艺儿,从而满足不同阶层的欣赏口味儿。比如装傻充愣的小品、流行歌曲的克隆、缩骨钻圈的杂技和笑话小段、脑筋急转弯等。
会表演二人转的女子一般都有着惊人的技艺和无限的风情,她们永远是二人转舞台上一道绚烂的风景。似乎二人转舞台是上天为宠爱她们,特地提供给她们用以表达自己美丽的专利平台,这些女子只要一登上舞台,立刻就如同附着了仙气一样,登时展现出自己最美丽的一面。争奇斗艳也就成了她们之间自然而然的事儿。
二人转的演员,多是来自民间。共同的生活环境,相同的悲欢离合,使得他们之间没有半点排斥与隔阂。所以当人们看着二人转那个小小的舞台,看到两个或几个人痴情投入的演出时,心头都会骤然产生一种回到旧家老院的感觉。在这里,观众和演员是不需要磨合的,他们只须偶然地相视一笑,知道相互理解着对方,就已经感到幸福了。演出空间,她们有时也会平和而温柔地交换一些心得,话话家常,甚至在心底隐隐比较着对方。当某一方自觉超越了对方时,会不由自主地在唇角带出满意的微笑。而另一方也不见得气馁,或许他根本就没有感觉到,仍然还以充满热情的微笑,温馨着现场所有观众的每一颗心。
时至今日,人们早就不再缺乏观赏戏剧的机会。各式各样的媒体,各种各样的剧种,只要人们身体能到达的地方,几乎都是有戏剧养眼的场合。很多人依然执著地追捧着二人转,当然并不是仅仅迷恋于二人转剧本的情节和演员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追求二人转那种率真、直爽的情感流露和贴近民心爱憎鲜明的剧情。这是一种单纯的追求,可爱,美好,充满了人性和本能。二人转一直满足着这样的市场需求,所以二人转始终具有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的诱惑力。当然二人转也不仅仅只具备这样单一的内涵,它更像一个玩转在孩童手中的万花筒,折射着生活中更多、更复杂的斑斓。
2005.11.11
注:原稿曾发在《天涯文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