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吾师曹鼎

2020-12-14抒情散文蔺心懂

吾师曹鼎
□ / 蔺心懂曹鼎先生原是德州学院中文系主任,我在德州学院求学的时候,曹老师已经离开了杏坛,并没有直接教过我。而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得以联系,并成为仅见过一次面的师徒,也可谓结为忘年之交。1999年初,我即将从当时的德州高
吾师曹鼎 □ / 蔺心懂   曹鼎先生原是德州学院中文系主任,我在德州学院求学的时候,曹老师已经离开了杏坛,并没有直接教过我。而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得以联系,并成为仅见过一次面的师徒,也可谓结为忘年之交。   1999年初,我即将从当时的德州高专中文系公关文秘班毕业,因为实习的缘故,我们选择了宴宾楼大酒店。作为学习公共关系和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讲,到大酒店锻炼一下是不错的。曹鼎当时就在宴宾楼做高级文化顾问。记得我们一伙十多人到曹老师的办公室里面试,那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稀疏的头发,消瘦的脸庞,大大的眼镜,给人一种十足的学者风度。虽然我们没有到宴宾楼实习,曹老师每人给了一本他的小册子——《薄积薄发录》。那本小书,是曹老师刚从杏坛退下来的时候出版的,只有五六十个页码,短短的十多篇文章。而就是这本小书成为联系我和曹鼎老师的纽带。   同样是爱好文学,我便抱着看。一遍又一遍,隔三差五地看。一次,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试探着给曹老师写了一封信,还附上自己的几篇作品。本没有什么奢望,因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位堂堂的大学教授,德州学界的泰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参与出版各类书籍几十部的名人啊。自己只不过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一个晚辈,一位学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曹老师不但写了热情洋溢的来信,还寄来了他校注的《田雯诗选》。就这样,我们“你来一封,我回一封”地联系了起来。有时候,我们的信很短,或是相互问候,或是互通情况,总感觉在当今通讯发达的时代,通过这种最古老的方式交流感情,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曹鼎老师身为大学教授,虽已离开他所热爱的工作岗位,却不忘他所执着的文化事业。先是在宴宾楼做文化顾问,在他的主持下,创办了《宴宾楼报》,使宴宾楼的文化层次得到很大提高。后来又到东来顺,主持编发《豪门实业报》,至今我都能准时收到他赠阅的报纸。或许人就应该这样,不论干什么,只要自己想干,爱干,能干出点成绩来。曹老师曾自嘲自己是“老打工仔”,年近七旬,仍骑自行车奔波于学院和东来顺之间。我想他并不是为了那每月1000元的工资,同样1000元,他满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挣得。或许,只有这种方式挣来的钱花得才开心一些罢了。   曹鼎老师为古汉语教授,所写书信短小精悍,大家不妨同来欣赏。   其一:小蔺先生:贵地亦开了东来顺。不知不觉,我来东来顺有一年又半了。北京,同窗刘氏,上月“偷着”为老朽撰写“铭文”,只增汗颜,然亦感无既也。今请你“偷着”一瞥一哂。值此新春佳节,祝你撰安!曹鼎,2003年1月23日。   其二:小蔺:有道是:贺卡一小张,致富奔小康。好几年了,我喜得的贺年有奖明信片,无一有奖。今天我领回了一份三等奖,却源自于你张贺卡。自此,我已是准“先富起来的人”了。因此,我得谢谢你!专此,祝好!曹鼎,2004年3月12日。   身为晚辈,一个正需要汲取知识的青年来讲,我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好老师感到高兴和自豪。北京刘氏在《曹氏铭》中感言:
  全国优秀,奖以万金。然字三千,又注田雯。
  乡邦文献,整理倾心。大报小报,常现令名。
  德州贤达,文化名人。一朝退下,不甘寂寞。
  教授治店,另有本领。不为挣钱,不为红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