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灶君和祭灶

2020-12-14抒情散文云水苍茫
我国的春节其实是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的,民间称这两天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灶君早在夏朝时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
  我国的春节其实是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的,民间称这两天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灶君早在夏朝时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将灶神说成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地区,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充当,并且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在山东最流行的版本是:灶君本名张万仓,娶妻郭丁香,丁香勤俭持家,使张万仓家境渐渐富裕起来,后张万仓外出经商,爱上了能说会吃的王海棠。张万仓遂休了前妻,娶了海棠,结果不出几月就把家财挥霍干净,张万仓又因遭火灾而双目失明,沦为乞丐,沿村乞讨度日。一日,张万仓乞讨至一家门口,主人可怜他施舍他一碗热面条,并叫他到厨房里暖暖身子,以免冻死。张万仓从面条的味道里感觉出是郭丁香所做,一问果然不错,羞愧难当,一头钻进灶膛自焚而死。玉帝闻知此事,感念张万仓尚有悔过知耻之心,于是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民间又称为“灶王爷”、“司命菩萨”、“灶君司命”。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有 “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   旧时,差不多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其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灶王爷的神像,也有的人家直接将神像贴在墙上。神像有单座和双座之分,如果奉祀人无配偶,则只供单座像。灶神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   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里,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一更左右黄昏入夜的时候)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王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红公鸡称“红马”,白公鸡称“白马”。焚烧香表后,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旧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禁止女子参与祭灶,后来则要求不那么严格,由一家中的男主人主祭,先到灶房,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和供品。此时妇女要用净泥涂饰炉灶,叫“挂袍”。供品有关东糖、糖瓜、南糖及凉水一碗、草料(为灶王爷之马而备)一碟,还有专门为祭灶制做的小羊油红腊,上香以后,按尊卑长幼依次三叩首,同时口中有祷词,无非是“上天言好事”,“好话多说,坏话少讲”之类。然后用糖稀往灶口一抹,或将一块糖投入灶中,用意是粘住灶君之口,谓之“粘灶”,即少说话,即便说出话来,也是甜言。还有用酒糟涂抹灶门的,叫“醉司令”,意思是让灶王酒醉,少说话。香尽之后,取出香根,与揭下来的纸像及草料等一同烧化,将凉水泼在地上,大礼告成,只等除夕夜再接回来。   民间还有“阔祭灶”和“穷祭灶”之分。王公府弟、巨贾宅门为了排场,供品相当丰盛,还为灶王爷糊纸活,有升天用的车马等,小户人家只在灶台上放碗凉水,烧三炷香,磕三个“素头”,把灶王码一烧,亦算礼成。有些地方还分二天进行,二十三日夜“祭荤灶”,用鸡鸭鱼肉,美味佳肴做供品,二十四日“祭素灶”,供品用水果、瓜子及点心等,但无论荤祭还是素祭,都少不了糖瓜儿。   举行过祭灶仪式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过年的准备,民间称为“忙年”。人们认为这时候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所以举行婚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