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我为什么看到这个贴子会哭?

2020-12-14抒情散文太阳神
我是通过女友打电话才知道殷雪梅救人的事。女友在电话中随便聊起来,我们的谈话气氛是在兴高采烈的中提到的。她说到这件事,语气也没有变低沉。就说,你上网看呀。于是,我就上网看,一边还继续和她说笑。应该说,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忽然要为一个不相干的人哭
  我是通过女友打电话才知道殷雪梅救人的事。女友在电话中随便聊起来,我们的谈话气氛是在兴高采烈的中提到的。她说到这件事,语气也没有变低沉。就说,你上网看呀。于是,我就上网看,一边还继续和她说笑。应该说,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忽然要为一个不相干的人哭,那是不可能的。   我点出了那则新闻,看到开头的介绍,情绪也没有变化。开头介绍是这样的:   4月7日,人民的好教师殷雪梅同志追悼大会在江苏省金坛市举行,10万名金坛各界群众挥泪送别以身挡车勇救学生的英雄教师殷雪梅。殷雪梅是金坛市城南小学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3月31日中午,学校组织数百名学生排队去影院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队伍刚出校门,一辆小轿车飞驰而来,危急中,52岁的殷雪梅老师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间的6名学生推到路旁,她自己却被轿车撞飞。金坛市人民医院及本省和上海等地的医疗专家对殷雪梅进行了全力抢救,但她终因伤势过重,于4月5日凌晨1时去世。殷雪梅是一名十分优秀的好教师,参加工作近30年来,她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深受学生和家长爱戴,先后多次获得金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她舍己救学生的消息传出后,当地群众和学生、家长纷纷到医院探望,全国各地不少网友在网上发帖子表示慰问。在她去世后的两天里,有近5万人自发来到灵堂,以各种方式进行悼念。为表彰殷雪梅同志的英雄事迹,江苏省政府授予她“见义勇为英雄”荣誉称号,省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金坛市政府授予她“金坛市师德楷模”等荣誉称号。新华社记者孙参 摄
  应该说,新闻记者以平实的语言,简单介绍事件的经过,并不会感染读者,顶多让读者被吸引着看下去而已。我们一般看了这样的介绍,面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消息,是很难为之感动的。为什么呢?语言的平实不是问题,而是这平实中忽略了重要的细节。这些细节是触发我们情感的神经元,没有这样的神经元,我们是不能感动的。这就提出了一个文章的写作问题。   散文不是新闻报道,散文是以情感人的艺术作品,它不能象上述这样的新闻报道那样,概述事件,然后总结一个人的一生。然而,我们看到了本版历来这样总结一个人一生的作品实在太多,对一个人闪光的地方,感人的细节发掘很不够。很多作品看上去,就像上述这样的新闻报道。那是简讯,而不是散文。我们说,简讯是应用文,正如知道,布告,条例那样的东西,语言要求严密,但不要求感人。然而,散文不是应用文,散文是艺术化的语言形式的一部分。它就不能写成简讯。   但这则通讯的确让我感动了。说实话,这样的事天天都发生,车撞人,还有许多更令人震惊的新闻,都不足以令人感动。比如说海啸那么大的事件,那么多的新闻,然而,就因为他们离我们远,很少看到令我们感动得哭的文字,我们所感受到的,是同情,是害怕,是感叹,是关注,是思索。但我们没有被感动。   这则新闻让我感动的,是下面的文字。当时我看到这里,就不说话了。告诉女友,电话结束。结束了电话,我才看下面的文字:   新华社南京4月7日电(记者王骏勇)“慈师真爱感动天地,圣母情怀流芳千古。”7日8时,十余万群众自发来到江苏省金坛市虹桥小学,含泪为舍身勇救学生的人民好教师殷雪梅送行。   一大早,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便络绎不绝。不到8点,虹桥小学操场就黑压压一片挤满了人,数百名警察在维持秩序,校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临街的马路上也排起了长达好几百米的队伍,连操场围墙、紧邻学校的民房顶上都站满了人。这些群众以金坛本地人为主,也有从无锡、江阴、丹阳等地赶来的。他们大多与殷老师素不相识,却从大老远的地方赶来,为英勇的殷老师送行。
  家住丹阳门中路的83岁老太太顾兆娣,在殷老师出事后几乎每天都要来学校,“我的两个女儿也是老师,一个教幼儿园,60多岁退了,一个56岁,跟殷老师一样也是教小学的,我就想过来看看,就像看我自己的女儿一样。”   80岁的顾阿林就住在学校背后,昨天他是在自家的屋顶上远远地看人们悼念殷老师的,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到灵堂亲眼看一看这位人民好教师。“现在能做出这种举动的人的确不多,真希望以后会有多一些这样的好老师,我们金坛人民不会忘记她的!”   望着母亲的遗容,殷雪梅老师的儿子潘斐禁不住泪流满面。他哽咽着说:“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走了。曾经,母亲用微笑告诉周围的人什么是永恒。当她用羸弱的身躯挡在孩子们的前面时,我想苍天也会流泪的。妈妈,我好想您!”   当殷老师的灵车经过城南小学的时候,全校师生涌到校门口,手捧鲜花,失声痛哭,六名被殷老师所救的学生齐刷刷跪下,大声喊着“殷老师,您别走……”“殷老师,我们永远爱您!”
   在我看到这里时,我也忍不住流下了泪。事件本身是感人的。然而真正要感动没有去现场的读者,就要靠作者的文字了。新闻记者必须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了解事件的过程,然后捕捉具体事件的细节和人物语言,这样才能组成感人的新闻稿。海明威开始作记者时,主编给了他一张规则,比如行文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少用抽象名词,多用具体名词,少用长句子,多用短句子,等等,据说有三十六条之多。就是靠了这样的严格要求,才练就了他的文笔,成就了一代语言大师。    综合起来看,这则新闻稿正是在数万吊唁人群中,努力捕捉那些特殊的场景,努力捕捉那些感人的,能让记者自己感动的语言、情景。这则新闻稿没有引用领导的讲话,没有大谈自己的感想,没有描述事故现场。却捕捉到了83岁的老太太吊唁这个特殊的镜头,然后再加上殷雪梅的儿子的话,还有被救学生的话。这些具体的细节,才是打动读者的关键之处。我正是看到这样的文字,才感动得流下了泪。    最近,我关注到了本版不少写感情方面的文字。有的是追忆,有的是怀念。但是说心里话,真正让我感动的文字不多,真正让我在看了之后就马上加上精华的文字不多。我是个很感性的人,很容易被文字感动的。如果一篇文章真正在情感上下了功夫,想清了作者自己感动的地方,文章自然就会感动人。   我们说,散文是情圣,一点也不错。虽然现在散文可以写成随笔,杂议,读书报告,描述世间百态,但是,仅仅陈述自己的看法,是不够的。散文还必须怒,必须哀,必须怨,必须恨,必须悲。总之,散文必须让人动情,以情感的力量来打动读者。尤其是写情感方面的,比如清明节,比如回忆录,等等。   感人之处,在行文中主要是讲究细节的安排,形成心理反应的落差。只有形成了一定的情绪落差,散文才能感人。   文章只有感人,才有它的价值。   我自己也只是不会缝衣服只会品衣服的人。以上感受只是拿出来与大家共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