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旧书摊上看新书

2020-12-14叙事散文姜仲华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51 编辑

       旧书摊上看新书经常去旧书摊淘书,便发现那里总有或多或少的新书,外表挺拔,干净,显得鹤立鸡群,里面的书页没有丝毫折痕,甚至散发着油墨清香。用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51 编辑 <br /><br />       旧书摊上看新书
  经常去旧书摊淘书,便发现那里总有或多或少的新书,外表挺拔,干净,显得鹤立鸡群,里面的书页没有丝毫折痕,甚至散发着油墨清香。用收藏术语,该叫“品相好”。
 
  翻得多了,发现有些新书的扉页有字,抄录几则在此——
  “恳请xx先生教正,xx敬赠……”
  “赠我最知心的朋友xx,并祝你……”
  看来大都是作者赠书,口气呢,尊敬,诚恳,客套,热切,不一而足。
  说实话,每看到这种题款,我心中总是油然生出一种怪怪的感觉,想起苏轼的诗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赠书者,也许此刻正在哪里忙碌,而饱含心意的笔迹,流落到街头地摊上。如果知道,心中有何感想?
  细细一想,此事颇堪玩味。赠书怎么流落街头的?不排除不小心遗失,不过我相信,大部分是被当作废品处理的。
  赠书,有的为了情谊,有的为了尊敬,也有的是借此炫耀,还有的是觉得赠对方一本是给他面子……但是不管怎么说,心里有他。
  可是,你觉得有情谊,人家却不觉得;你觉得写得好,人家不没这么想;你想炫耀,人家未必看得上;你觉得自己是回事,赠他是给他面子,人家却没这种感觉……好多两个人当面看不出来的事,都可以从弃书上得到消息。
  或许,人从旧书摊的这些弃书上,了解别人,了解自己,了解别人眼里的自己,对世事人情更明白一些。
  人们看自己的书像看自己的孩子,格外顺眼,赠人时的心情,也就不错。而别人的感觉和你一样吗?有个故事很有趣。某人爱好书法,见到白扇子就题字。一天,看见人手持白扇,要过来欲题,对方急忙跪下。书者惊问:“题字而已,何劳如此?”对方苦笑道:“我不是求你写,而是求你别写。”得意于自己的书法,主动给对方题字,却让人家难受,赠书上不会没有类似的事吧?忽然想起“敝帚自珍”这个词,从旧书这件事上看到,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敝帚只宜自珍。
  也可能被赠人有眼不识金镶玉,焚琴煮鹤也不一定。齐白石成名前,作品就被包过点心。《笑林广记》:一生赁僧房读书,每日游玩,午后归房,呼童取书来。童持《文选》,视之,曰:“低。”持《汉书》,视之,曰:“低。”又持《史记》,视之,曰:“低。”僧大诧曰:“此三书,熟其一,足称饱学,俱云低,何也?”生曰:“我要睡,取书作枕头耳。”再高级的作品遇到这样的人,也只好摇头苦笑了。
  赠书也有外在条件的限制。一个有权力的人赠书,往往得到加倍的美誉。你敢出诗集,别人敢说你是李白,你敢出画集,别人敢说你是张大千。你的赠书正给他了他恭维、拉关系的机会,你会有很多知音,你会在他家书橱的显要位置看到你的书。这类新书在旧书摊上出现得不少,估计作者下台或者调走了。
  书的际遇,各有不同,可以作为人生的象征。好书摆在街头无人问津,仿佛英雄才俊怀才不遇,千里马死于槽枥之间;被人重新发现,珍之用之,仿佛英雄时来运转,风云际会,大展襟抱;有的一上市就被喜欢的人购得,终生珍爱,犹如无憾的美满姻缘;而平庸的书如果恰好被附庸风雅的大款买去摆在家中的高级书橱里装点门面,居于厅堂而不受颠沛流离之苦,恰是庸人多福的写照了。
  贾平凹《乐而开笑》:“著作得以出版,殷切切送某人一册,扉页上恭正题写:“赠xxx先生存正。”一月过罢,偶尔去废旧书报收购店见到此册,遂折价买回,于扉页上那条题款下又恭正题写:“再赠xxx先生存正。”写毕邮走,踅进一家酒馆坐喝,不禁乐而开笑。”
  这种令人尴尬、疼痛的冷幽默,很难笑出来,能笑出来,还能幽自己一默,确是境界。不过,贾先生是否真的再赠呢?“人情练达即文章”,此文章比纸上的文章更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