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电 影 往 事

2020-12-14抒情散文海怡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3 编辑

  看露天电影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但许多往事却记忆犹新。有记忆以来第一部电影是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的,是在聊城新华舞台的大院子里,依稀记得门口有等退票的人,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3 编辑 <br /><br />  看露天电影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但许多往事却记忆犹新。
  有记忆以来第一部电影是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的,是在聊城新华舞台的大院子里,依稀记得门口有等退票的人,坐下不久,—光束从头顶上照过来,灰尘在那束光里细细活活地飞舞,鼻子里闻得到烟味汗味挤挤轧轧的人味儿。我陷在硬木头的排椅里,屏幕下方是前排的人头--那部《哪吒闹海》的影片我记住了,那是因为第一次看电影看得哭了。在李靖叱骂哪吒闯祸连累了全家全城后,哪吒拆骨剔肉还给了他,说从此不欠他骨肉之恩,然后就自杀了。我坐在妈妈旁边,觉得很害怕,眼泪流下来,就抓住妈妈的袖子擦,妈妈回头看我一脸的眼泪,边用手绢给我擦泪边安慰我说:“没事儿,哪吒一会儿又会活过来的。”然后转过头跟爸爸说:“这孩子怎么就哭了呢?”也许妈妈是为我第一次不是为饿了痛了吃的玩的不好而哭感到意外和震惊。
  后来随妈妈回到老家,那年月乡下没有多少好娱乐的,看电影是村民们娱乐的方式之一,放电影的日子就成了乡下人共同盼望的日子。乡下没电影院,都是由县城的放映员带着放映机到村里去,从这个村放到那个村。
  放映电影一般是在学校的操场或打麦场上,白天村里的广播发出通知,家家户户很快就传开了。孩子们兴奋的在下午三点左右就到学校操场上,参照早就挂好的白色银幕而抢占 “有利地形”--正面、越中心位置越好,太偏不得看,太远看不清。占前边位置的用麻袋片、芦苇席铺好,四边用砖头、石块压好。那时大家都很自觉,谁也不动谁的,老远看去,原本整洁宽敞的操场被弄的一噶瘩一块的。后排的就放条凳或小方凳子占位了。
  放映员一到村里,孩子们就紧跟着寸步不离,有时还争着给放映员打下手。那时的放映员,简直就是村里的土皇帝。他的放映机和发电机不仅要村里派人用小推车接回来,而且家家户户争着请他吃饭。为此,时常会发生两户人家争吵的事情。为平衡关系,放映员常常一餐晚饭吃两家。
  吃了晚饭一直等到天彻底的黑透,大人们和放映员才会姗姗到来。而一旦放映灯亮起来,那些玩耍的小伙伴们就会大呼小叫地跑向放映灯的前面。一双双小手争相伸向灯光处,幕布的下方立刻就是一片举着的小胳膊。而大人们就会很高兴地大声说笑,并且时不时地用爱怜的声音责备一下淘气的儿女。
  当电影放映时,喧闹声立刻就停止了。放映到情节生动感人之时,会传来人们开心的笑声或唏嘘抽噎声。那时候似乎也就那么几部影片,什么《小兵张嘎》、《英雄儿女》、《洪湖赤卫队》、《铁道游击队》、《冰山上来客》、《苦菜花》等等,每次看都是新鲜的,都让我们激动不已。
  电影散场以后,大一点的孩子们跟在父母身后蹦跳着往回跑。小一点的,有许多已经睡在了父母的怀里。一路上,都是听大人们在谈论着电影。欢声笑语就会在静静的夜空里回荡。
  那时候我们看电影的瘾特别大,但凡听到消息,哪个村又放啥新片了,就会三一群俩一伙结伴去临村看,绝不嫌路途遥远,即便走上十几里,也铁定了心是要去的。有时“情报”不准,害得空跑一场,失望之余,只好自嘲说看了一场《革命英雄白跑路》。记得为了第二次看《南征北战》这部影片,我和几个小伙伴硬是跑了十几里夜路,到附近公社的小村子。当我们汗流浃背地赶到时,电影已近尾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都忍不住的哭了。
  看过电影之后,我们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摹仿着影片做游戏。
  看了戏剧影片《天仙配》,小伙伴们会在有月亮的夜晚跑到村里的打麦场上,迎着明亮的月光,翩翩起舞,咿咿呀呀地学着电影里的唱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看了《智取威武山》,男孩子又学少剑波,将衣服披在身上,在打麦场上学着滑雪的姿势一圈一圈的迅跑;看了抗美援朝的影片,第二天下学后,每个同学的头上都会有一顶柳枝编成的小帽。一群男孩子学着影片里的动作在地上匍匐前进。有时大家分成两伙,一伙是敌人,一伙是志愿军。当敌我双方在空地上遭遇以后,就会传来一片喊杀之声,并伴随着:“缴枪不杀”的呼喊。最后,当然是敌人落败。当我们拿着当枪用的小木棍,押着那一群垂头丧气的鬼子,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曲时,年少的心里就充满自豪感,可以说,当时是电影给了我们另一种童年的希冀,给了我们另一种童年的快乐。
  在对每一场电影的真切期盼中,在观看一场又一场电影的喜悦中,我们渐渐地长大了。
  读初中时,不管学习多麽紧张,我都要抽空去看电影。那个时期,我最欣赏的是原苏联的电影《乡村女教师》和由李羚主演的《苗苗》。而电影中两位女主角美丽、善良的女教师形象影响了我的人生选择,从那时开始,我做出决定,报考师范院校,将来当一名人民教师。文革后期下乡任代课老师时曾圆过我的教师梦。后来因我赶上推荐上大学,没能如愿上山东师范学院而学了水利专业。
  记得那时我在乡下教书,也是不定期的同乡村的老师一起看露天电影。记得曾与桂兰姑一起看过越剧戏曲片《红楼梦》,当时桂兰姑正是恋爱的年龄,她爱上了县剧团的一个演员,家里人坚决反对,当她看到黛玉死和宝玉哭灵那段时哭得放出了声,引得许多人向我们这边张望,当时我很理解她的心情,她是在哭她无望的恋情,我心里充满了对她的同情和苍凉悲伤感。许多年过去了,与桂兰姑分开几十年了,后来又看了拍的电影和电视剧《红楼梦》,但总找不到与桂兰姑一起看越剧影片《红楼梦》时的那种感受。
  如今,环顾四周,电影市场一片萧条的景象。城里的电影院空空荡荡,当年人头攒动、拥挤不堪的售票口,早已曲终人散,大多电影院改做别的营生了。我们老家的孩子们,也不再盼望什么放映员了,他们已经像城里人一样,天天坐在家里看电视、vcd了。我们村当年那位英姿绰约、得意非凡的放映员,也已是牙齿脱尽,腰背佝偻了。当我回到老家和他偶遇,轻轻地喊他一声:“刘师傅”时,他竟然毫无反应......

  沧海横流,世事变迁。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历史却永远无法改变。我与我这一代同龄人的关于童年中的电影,关于电影中的往事,将永远那样美好的,那般纯净的留在我们心中了。
2005.9.20

文章评论